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对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的不同学术理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中国的本土文化中,有着非常独特的心理学探索和心理学传统.对中国本土的传统心理学存在着十分不同的学术理解.有在西方科学心理学框架下的理解,有从中国本土文化传统出发的理解,有片断破碎和语录摘引的理解,有完整系统和深入全面的理解,有限于传统和解释传统的理解,有立足发展和力求创新的理解.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应成为中国科学心理学发展的有益的文化资源、思想资源、学术资源.新心性心理学就是立足于本土心性学说资源的心理学创新.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中国化研究议题是中国心理学未来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心理学早期在学习、模仿和跟随西方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但早期对西方心理学的过度借鉴,导致中国心理学逐渐失去对中国人民心理本真的研究,学术界在心理学中国化研究过程中出现学术分歧。通过西方和中国心理学发展脉络对比分析,对心理学中国化研究中的科学观、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实证资料等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心理学研究者要在学术立场上形成统一认识,构建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学术传统:在科学观方面,心理学中国化应该以大科学观统摄小科学观,注重对心理规律实体性和心理规律精神性的研究,弱化方法中心论的倾向,强化问题中心论的立场;在研究范式方面,对待客观研究范式与主观研究范式应该采取“适度原则”,保持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从多维视角开展心理学中国化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以本土文化传统为根基,突破对自然科学模式或人文科学模式的依赖,改变过于强调外在形式的观念,注重对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现象开展具有现实解释力和价值引导力的研究;在实证资料方面,在实证资料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加强理论反思与坚守能力,使基于本土文化的心理学研究用来指导实践和服务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传统的择取,看似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然而却关涉到本土心理学的生命力,是关涉到中国本土心理学如何发展的一个元理论问题。以往中国的本土心理学,一方面过于注重文化大传统的研究定向,忽视了本土心理学与现实民众的心理契合问题;另一方面,虽然也曾关注文化小传统层面,但是却对文化小传统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关系缺乏明确的理论自觉。然而问题是,惟有自觉地进行文化小传统的研究定向,进行细致的、多样化的心理资源挖掘才有望实现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新生。    相似文献   

4.
对本土心理学与本土化心理学的关系、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中国心理学与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关系等问题加以阐述,以期澄清这些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中易混淆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文化心理学与本土心理学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土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两种心理学研究取向,二者在很多地方类同或相似,如都反叛主流心理学,都注重心理和行为的文化差异性与特殊性,都强调主位研究、同文化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等方法与策略。但二者在研究对象、内容与范围、研究的根本目的、基本假设和方法论等方面也有不同之处。基于二者的类似之处以及“本土”或“本土化”易引起误解和其内涵不明确、不确定等原因,应把它们整合在一起,都采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概念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本土心理学发源于西方心理学,随着“社会文化”被心理学纳入研究范畴之后.才得以重视和发展。目前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是在科学观、研究理论、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存在系列的问题与困境。本土心理学发展的出路在于:以科学性和本土性为原则。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研究取向多元化、研究内容深入化、研究人员多学科化。  相似文献   

7.
进化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反思和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化心理学是对主流心理学的反思和批判。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都应受进化规律制约,心理是人类在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科学的进化论应该成为对人类心理起源和本质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随着心理学的新发展,进化心理学的发展也必将成为“21世纪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土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定位仍很模糊。中国心理学本土化是世界本土心理学的一部分。在世界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中,批判美国心理学的文化殖民主义被凸显为本土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导向。除了这种消极的文化概念,更应该强调的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文化概念。与多元文化论不同,本土心理学立足于本土文化,向传统心理科学提出了挑战,这一挑战可称为心理学中的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心理学主要沿袭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群体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得出更具普适性的心理学理论。文化心理学主要遵循社会人文科学模式,研究文化与人的活动、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们分别从外在于文化和内在于文化的不同角度阐述了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并将通过建构一种更高级的深层结构,沿着对文化整合思考的理论方向进一步发展,最终将文化真正整合入主流心理学中。  相似文献   

10.
女性心理学挑战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女性心理学的研究中缺乏本土取向,缺乏文化因素,缺乏性别视角,本土女性心理学的研究还没有发展起来。通过分析社会性别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透过中国近代性别视角的转换来理解对女性人格建构的社会心理需求。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构建本土女性心理学的三个角度:以中国文化为依托,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女性心理学的构建中;注重女性的主体性,推动女性性别意识的觉醒。本土女性心理学的构建将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性别差异、女性心理和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心理学新的研究趋势:积极心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西方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特征和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上.文章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一个概括的介绍与简评,认为积极心理学提供了新的方法看待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将推动心理学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心性心理学给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中对心理行为的解读,而这种关于心理行为的认识自身构成了一种普遍知识的想象,为多元文化心理学研究提供一种来自东方文化的普遍知识方案;新心性心理学重视探讨心理行为的整体性、自觉性、创生性,对心理行为的界说具有现实意义,为产生与全球化背景相配的真正的普遍知识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3.
作为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现象学心理学与代表心理学生态学研究取向的生态心理学,在心理学人性基础、心理学研究根基、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整体性指导思想上存在共性,但同时在心理学背景、学术重心、心理学方法论等方面又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经济与心理——与马克斯·韦伯的心理学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心理学角度对M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读解 ,透过对资本主义精神现象的解释赋予意义的定义过程 ,探寻经济精神、经济心理和经济主体诸多关系的具体生成及其历史效果。经济伦理作为一种社会道德形态 ,既是一种推动经济行为的道德力量 ,又是一种有着经济主体支撑的社会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心理学一系列新进展的分析,探讨了心理学正在经历的从物理学隐喻向生态学范式的转变。20世纪末出现的主体间性理论、叙事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等一系列心理学新领域,以及人格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传统研究领域的新发展,都体现了生态主义的思想,可以放在"生态主义的心理学"(ecologistic psychology)这个大概念之下去理解。生态主义的心理学把系统的、整体的、历史的观点运用到心理学研究的所有领域中,是研究范式的全面转变。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也应当具有生态主义的视角,应当对科学与人文、定性与定量、行为观察与内省分析等有差异性的研究取向与方法兼容并包。因此,所谓生态主义的心理学,意味着在对人的内在心灵世界的认识、对心灵世界与其存在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以及探索心灵世界的方法这3个方面都体现出生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自科学心理学建立以来,西方心理学各流派基本属于现代主义的研究取向,注重经验、理性和方法,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对方法和理论的普适性的过分追求,使得现代主义取向的心理学研究困境重重.20世纪中后叶,后现代主义研究取向悄然兴起,主张社会建构、重视文化价值、提倡多元研究方法.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对现代心理学造成了极大的撞击,然而两种研究取向所持观点都各有优劣,只有加强双方沟通与合作,才是现代心理学走出困境的良好机遇,也是心理学能够在更开拓的平台上健康迅速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科室工作的效率,已越来越为决策者及管理者们所重视.作者认为.在提高科室人员业务素质的同时,也应注重科室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并保持科室工作的效率,本文从造就良好的科室氛围、减轻工作压力感,保持科室成员间的积极交流以及倡导协作的人际环境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主体心理学主张以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强调在人的主体能动性、主体整体性、主体自主性和主体创造性等主体性特征基础上关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第三势力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研究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比,主体心理学在对象观与方法论统一、群体应用领域、促进心理学理论整合统一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