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姐姐和姐夫结婚快20年了,感情很好,极少吵架,是亲戚里的好夫妻典范。大家说起他们来都会纳闷:这俩人好像就不会生气似的。前几天,我住在姐姐家,姐夫晚上11点才回来,当时我们都睡了,但姐姐一听开门声,就立刻爬起来,说:"你姐夫醉得不轻。"我迷迷糊糊跟着出来,只见姐夫正扶着卫生间的门狂吐,马桶近在咫尺,但他全吐在了地砖上,溅得到处都是。姐姐轻拍着他的背,看他吐够了,接了杯  相似文献   

2.
姐姐和姐夫是经人说合见过几次面后就结婚的。姐姐说,那个时候没有爱情,两人凑合着过日子,也就是一个可以避风遮雨的家了。婚后,他们经常吵架。这种情况持续到姐姐怀孕,那时他们已结婚两年有余。姐姐临产时,我和父母都在医院,当然姐夫也在。我和父母在走廊的长椅上坐着,聊聊家常,时而看看产房的动静。姐夫坐立不安,不时地走来走去。终于,室内传来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我们四个人同时冲向产房,姐夫走在最前面,他一把拉住刚出门的护士,焦急地问大人怎么样?护士说很好。他又问孩子呢?最后问男孩还是女孩?在得到大人、孩子安好的消息后,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相似文献   

3.
缘分是什么     
姐夫相信爱情的缘分。他总说:我与你姐姐的结合,完全是上天安排的姻缘;那是4年前的一天。他骑车从东往西行,她骑车从西往东行。路面坑坑洼洼,两人都骑得慢。两辆自行车缓缓擦身而过,他突然惊呼起来:“小姐,小姐,  相似文献   

4.
我打电话给父亲,让他给我报一组电话号码,因为我的通讯录丢在他那儿了。他说:"等等啊,等等啊。"一等就是老半天,他都没反应。我大声"喂喂",他又说:"再等一等,马上就好。"又是半天没动静,我只好不耐烦地说:"好了,我想起来了,您不用找了。"心里感慨,父亲真是老了。下班后,我匆匆去拿通讯录。进门就见父亲拿着通讯录,远看看,近瞧瞧,好像观戏法似的。我问:"您的眼镜呢?"他像个犯错的孩子,说:"不小心弄断腿了。"我问:"那怎么不重新配一副?"他说:"昨天刚坏的,本来想哪天顺便去配。"我责怪他:"告诉我也行啊,看不清楚多难受。"  相似文献   

5.
儿子的礼物     
那天,儿子急匆匆地向我跑过来,目光里满含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对我说:“爸,我要送您礼物!”说完,他摊开双手,让我瞧了瞧他手中的宝贝,一个5岁男孩的宝贝——一颗玻璃弹子、一辆旧的玩具汽车、一根断了的橡皮筋,还有一些我现在已记不起来的小玩意儿。“这都是我为您准备的礼物,”他得意洋洋地说:“请收下,爸,它们全都归您了!” “哦?”当时,我有事正要开车外出,便有些不耐烦地说,“不过,儿子,现在我没空,你先替我保管着,好  相似文献   

6.
"第二类人"     
作为一名新员工,我的倔强和犀利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奇怪的是老总从不责备我。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陈总,很多同事认为我态度强硬而不喜欢我,您却对我很谦让,为什么呢?" 陈总被我问笑了,他说:"因为你会成为第二类人。"  相似文献   

7.
舒芜先生     
喊都没喊就没了,说都没说就走了,这是他给我的感觉。后来,仔细想一想,其实也非这样的。2008年12月30日,他在他的博客里(独角兽博客)就贴过一篇小文章:《暗暗的死与他人的歌》。在我模糊的印象里,这可是他生前发表的最后的三篇文章之一(另两篇:一篇是《论"没意思"》,写荒芜辍笔一事;一篇是《如果我是女孩》,写女性人生之难)。请原谅我全文引用,我以为它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正儿子念小学二年级时,一日,我跟他闲聊,问他学校当天有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他说:"没什么,只是汤姆的眼珠子掉了出来,我们替他拾回。他在饮水机旁洗了洗,放回去了,但没消毒,我担心有细菌。"我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又不想显得大惊小怪,问:"是不是妈妈听错了?你是说汤姆的眼球吗?"  相似文献   

9.
儿子今年12岁,上小学六年级。昨天放学回来,突然感慨地说:"明天就是儿童节了,这是我最后一次过儿童节,以后我升入中学,就是少年了。"我惊讶地看着儿子,儿子确实长大了,最起码他意识到自己将要长大。那今年"六一"节怎么过呢?我问儿子。儿子说:"我想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我继续追问,儿子笑而不答,只说:"明天你就知道了。""六一"这天,儿子放假在家,我和他爸还要上  相似文献   

10.
电视相亲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来了一位身份有点特殊的男嘉宾,他是一位副乡长。我之所以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他的身份,而是他在台上面对24位女嘉宾所做的真情告白。他说,他是一个很顾家的人,孝敬父母,善待妻儿是他做人的底线,如果哪位女嘉宾能与他牵手,他一定会将她照顾得体贴入微,因为一个男人只有先将"小"  相似文献   

11.
《家庭科技》2012,(9):9
谁埋单当女孩子说:"我们晚餐AA制吧",其实是想告诉你:"我的确真心对你,但现在我已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没理由总让你为我付饭钱,是吗?"他收到的信号:"我不想因为钱的缘故觉得欠你什么。"恰当的传输信号原本是这样的:没有必要把谁付钱说得清清楚楚,一个简单的规矩就是——谁提出邀请谁付钱。"我讨厌自己在约会时被当做小女人,"一个女  相似文献   

12.
尽孝要趁早     
昨夜我又梦见父亲了:我正在单位开会,他突然出现在会议室门外,一脸憔悴凄凉……父亲去世已经两个月了,一想起他临终前大颗滚落的眼泪,我的心就无比沉痛。那天晚上,养老院来电话说父亲病重时,我正在参加同学聚会。当时,气氛很热烈,我喝了不少酒。微醺中,我和同学说:"我父亲没事,我接到这样的电话不是一次两次了。"当我带着酒气赶到医院时,父亲已进入昏迷状态,养老院的人说父亲是  相似文献   

13.
我儿子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最近,他特别怕迟到,每天晚上九点之前睡觉,让我早晨六点半一定要喊他起床。偶尔动作慢了,十点多睡觉,他就哼哼唧唧地说:"这么晚才睡,我明天起不来了,一定会迟到的。你明天一定要五点就叫我。"我为了安慰他,只好答应他的要求。可第二天,他五点不到就已经穿好衣服,站在我的床边大叫:"妈妈,快点起床烧饭,不然我就来不及了!"我看他起这么早,让他再睡一会,可他就是不肯。有时,我答应到时间叫他,可是,时间到了,我看他睡得正香,就有意让他多睡一会儿。他醒后不高兴了,埋怨我不早叫他。一会儿说:"妈妈,我的裤子缩进去了,你快给我拉着棉毛裤!"吃饭时又说:"哎呀,这饭烫死了,我不吃了。"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我真怀疑他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一个焦虑的妈妈  相似文献   

14.
吃相辨人品     
正一天,与一朋友吃饭,恰好父亲来看我,我便把父亲接来一起吃。父亲寡言,饭问一直静静地听我们聊天。回家的路上,父亲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我愕然,这个朋友是因生意认识的,合作过几次,印象还不错。父亲说:"虽然我对他不了解,但从吃相看,基本可以估摸出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夹菜有个习惯性动作,总是用筷子把盘子底部的菜翻上  相似文献   

15.
<正>孩子不懂爱不爱,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看法。我曾看到国外一个机构做的小调查,向一群4~8岁的孩子提问:爱是什么?结果却出人意料。8岁的女孩贝丽卡说:"我奶奶得了关节炎,再也不能弯下腰来涂脚趾甲。于是我爷爷总是给她涂,甚至当他自己的手得了关节炎也是这样。这就是爱。"7岁的诺艾尔说:"爱就是当你告诉一个男孩你喜欢他的衬衫,他就每天都穿着它。"6岁的克里希说:"爱就是出去吃饭时,你把自己大部分薯条给某个人,而不在意他是不是也给你。"  相似文献   

16.
正从小到大,我妈求过我不要打游戏,我爷爷求过我跟着他拉二胡。只有我爸从来不求我。唯独有一天,他求我看一本书。记得当时在新华书店,他试探地、讨好地,几乎是谄媚地对我笑着说:"我给你买一本《林海雪原》,好吗?"我不愿意。这书的名字太正气了,我想买的是另一本《豪夫童话》,黄色的封皮上画着童话小人,很可爱。他说:"那就两本都给你买,《林海雪原》也买,好吗?"到现在我还记得他那眼巴巴的样子。反复恳求下,我才终于勉强答应。他从售货员的手上接过那本  相似文献   

17.
问:6年前,经人介绍,我与已退休的赵某结婚。赵某退休后经营一个小超市,因我尚未退休,他雇用年轻的徐女士帮忙。去年初开始,我发现赵某与徐女士关系特别密切,而且有关两人的种种传言也不断传入我的耳中。赵某为表忠诚,特为我写下一份"忠诚协议",内容是:双方相互忠诚婚姻,任何一方若背叛婚姻,二人所共居房屋归忠诚一方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次我出门开会打网约车,一早一晚,分别遇到了两位风格迥异的专车司机。第一位司机是在早高峰的时候遇到的,是一位年纪偏大的师傅。我一上车,他就问我:"怎么走啊?"我说:"跟着导航走吧!"车开出去一段路,就开始堵车,师傅挠挠头,开始嘟嘟囔囔抱怨说:"我早上6点就起来拉活了,等了一个小时才拉上一单,现在你是第二单,又赶上大堵车,今天早高峰任务算是完不成了!""早高峰任务很难完成吗?"我问他。"网约车的政策是早上6点到  相似文献   

19.
唐纳 《家庭科技》2009,(3):44-44
一天临近下班时,我开车跟老总到某处办事,他下车后我看没有空车位,便把车开到一家开业不久的饭店门前。我刚打开车门,一位保安就迎上前来,笑容可掬地说:"是朋友告诉你的吧,快到这边领停车费。"我以为是我没听清,于是问保安:"是让我缴停车费吧?"保安摇摇头递给我10元钱后说:"以后只要就餐时间把车开过来,保你每次都得这个  相似文献   

20.
正一次,乾隆皇帝在浙江海宁微服私访时,被一家中药铺上的"天下第一家"的牌匾吸引住了。他走进一看,只见堂上有位老人站在柜前。乾隆问道:"贵店何以敢称天下第一家?"老人不语,让乾隆问他的父亲。乾隆又见一位老人在捣药,便说明来意,老者指指后门说:"请先生问我的父亲吧。"乾隆跨过后门,果然又见到一位老人。他问道:"老人高寿?"老人笑着说:"我年岁尚轻,刚满九十九。"乾隆听完感叹:"您年近百岁却如此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