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所说的象声词,是指纯粹摹拟声音的词。这种象声词,一般的看法包括:单音的,单音重叠的AA(AA……),单音加单音重叠的ABB,单音重叠加单音重叠的AABB;双音的AB,双音重叠的ABAB;四音的AIiBC和ABCD。①在参加调查方言的实际工作中,深深感觉到吉林省方言里的象声词是丰富多样的,而其中有一类象声词,是在以前的著述中还未曾见到的。这就是“—AA”式和“—AB”式。  相似文献   

2.
兰州方言的叠音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方言的叠音名词相当丰富,具有特色。从结构类型来看,不仅有双音节的,还有三音节和四音节的。双音节的有单音重叠不能再带“子”、“儿”的,我们叫它AA_1式;有单音重叠能带“子”、“儿”的,我们叫它AA_2式。三音节的,有叠音语素在前与非叠音语素复合而成的,我们叫它AAB式;有叠音语素在后与非叠音语素复合而成的,我们叫它ABB式。四音节的,有叠音语素与叠音语素复合而成的,我们叫它AABB式;有非叠音语  相似文献   

3.
柳州方言的句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出发,讨论柳州方言的主要句法特点。分三个部分:一语序,二句式,三句类。第一部分介绍柳州方言的偏正结构、宾补结构以及双宾语结构等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语序现象;第二部分分析柳州方言的“XX什么”句、“N1N2未V”句、“连”字句、比较句和“捱”字句;第三部分讨论柳州方言的祈使句和反复问句  相似文献   

4.
谈副词的重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副词能否重叠的问题,众说不一。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和黄伯荣廖序东两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对此皆付之阙如,其余诸家则以认为副词不能重叠者为多。持这后一种态度的如以下几家:1、黄汉生先生:“副词不能重叠。”2、王松茂常纯民两先生认为副词“不能重叠”,“‘常常、渐渐、时时’是副词原形,不是重叠形式,因为这种形式同单音的在意义上没有什么不同,没有增加什么附加意义。”3、郭翼舟先生也认为副词“不能重叠”,有些副词如‘渐渐、刚刚、常常、仅仅’等只是从单音节的词发展成为双音节的词,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与普通话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的特点,包括形式、语义、语法三个方面。形式特点:重叠形式丰富。语义特点:表绝对意义的形容词和“坏字眼”形容词可以重叠。“A里AB”的感情色彩有贬义、褒义和中性三种。重叠式中有很多成对反义词,体现了语义的对称性。一个形容词可以有多个重叠式。组合方式多样,包括AB—AB、AAB中A与B的组合,AXX中A与XX的组合。语法特点:一些方言的重叠构词中存在词类转换现象;从式可以前加否定副词“不”、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6.
蒙汉语的一些词在词组或句子里的先后次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例如,一个句子里作主语的词,无论在蒙古语还是汉语里,一般都位于句首。定语一般在主语、宾语之前,状语在谓语之前。这些现象说明蒙汉语语序有许多相同方面。本文是就蒙汉语语序的一些不同方面作比较。讨论的内容是汉语的“谓宾”、“谓补”、“谓补宾”、“谓宾补”和“谓补宾补”等语序在蒙古语中的主要表示方法。为了比较方便,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沿用过去句子成分的术语。一、蒙汉语的基本语序在汉语的句子里,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的关系,句中甲成分与乙成分的关系,主要是靠词的排列顺序和虚词来表明。语序对汉语来说是重要的语法手段。如“我从北京来”不可以用  相似文献   

7.
在交际中,问语和答语构成一个问答语对。是非问用“是”、“没有”等形式回答,或用重复问语中某一言语片段的方式回答;正反问和选择问各选择问语中给定的二种或几种情况中的一种作答。这样作答的言语效果是直接、简单、消极。我们称由这种答语构成的问答语对为直接答语的问答语对。但是交际中的大部分问答语对不是这样直来直去,而是借助问语以外的其他言语形式间接作答,我们称这种问答语对为间接答语的问答语对。这是本文着力考察的言语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当代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来分析汉语的语序和词序。指出在分析语序时,最小切分法比最大切分法优越,但按传统的句法功能讨论语序不能充分说明其规律性。为此,本文从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着手,说明各种语义功能都要求在句法层有相应的体现形式,故语序复制于语义功能的多重性。在体现人际功能的语气意义时,汉语具有不同于英语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9.
东北方言中有一种可带叠音后缀的单音形容词,数量不多,但变化形式特别,在群众口语中经常见到,很具有表现力,对其它单音形容词的变化形式也很有影响,值得注意。这类单音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不同于普通话中单音形容词生动形式构成的一般规律,有自己突出的特点。普通话中单音形容词生动形式构成的一般规律是:词根和词缀的组合关系多局限于Add式(其中,A表词根,dd表叠音词缀,下同;“A不××”等形式,例“黑不溜秋、酸不拉唧”等,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即,词根A只能在前,词缀dd只能作为后缀。而东北方言中这种类型的单音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词缀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们不但可以作为后缀构成Add式,还可以作为前缀构成ddA式,甚至可以由叠音词缀变化为单音词缀,变化  相似文献   

10.
旧体诗特殊的非常态语序兼表是把常态的并列主语句处置成“前主 谓 后置主”的形式,特殊的非常态语序兼及是把常态的并列宾语处置成“前置宾 谓 后宾”的形式。“前主 谓”与“谓 后置主”的关系有并列式、因果式和比喻式三种;“前置宾 谓”与“谓 后宾”的关系有并列式和比喻式两种,用“兼表”和“兼及”理论可以分析理解有些结构复杂含义深刻的诗句,可以把复杂的内容容纳于有限的诗歌形式中,兼表和兼及还是旧体诗句中对仗的典型形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绍兴方言词语构词方面的特点,指出绍兴方言中常用的几种构词方法,如倒序(与普通话相应的词语语序相反)、重叠前缀+词根、词根+后缀"头"以及合音合形合义构词等.文中着重讨论重叠前缀+词根这个构词现象,并分析其构成类型、意义及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的特殊动宾关系,除了“使动”、“意动”用法之外,还有“为动用法”等几种比较常见的特殊动宾关系,尚未得到充分论证和认定,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以为补遗。 所谓“特殊动宾关系”,指有些动词和它后面的名词(或代词),在形式上构成动宾关系,但它们之间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也不能用“使动”、“意动”用法去理解;而需要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即在动宾之间加上适当的介词或改变原句语序,才能正确理解。归纳起  相似文献   

13.
程序性提问及应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归纳了用于程序性提问的语法手段,它们包括一些固定形式;由疑问代词本身或者凝问代词+始发语中的成分构成的疑问句;始发语的近似形式;听话人自己的话语.分析表明,虽然一种语法手段可以用于多种程序性目的,但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解释用于程序性提问的语法形式是一条可取的路子.文章最后讨论了对程序性提问的应答规律.  相似文献   

14.
所谓“语序”是指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它是汉语里组词成句,区别语意的重要语法手段之一。在汉语里,词语相同而语序不同,则语言单位组合后的结构关系和所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如:“青年”和“年青”,“功用”和“用功”,“现实”和“实现”,“颂歌”和“歌颂”,“出发”和“发出”等等,语素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侧合成词的结构关系和表示的意义也就不一样。又如:“老师的姐姐”和“姐姐的老师”,“主治医生”和“医生主治”,“清醒头脑”和“头脑清醒”,“问老师”和“老师问”等,词相同而语序不同,则短语的结构关系和意义也很不相同。又如;“她生了个小孩儿,男的。她生了一个男的小孩儿。”“几个学校的学生走了。学校的几个学生走了。”“幸亏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改革开放幸亏有好的政策。”“他早已吃了。早已吃了他。”等,由于词语相同而语序不同,因而句子的结构关系和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也大相径庭。可见语序的语法功能和表意功能,在汉语里是十分重要的。正因为此,我国语言学家对这种功能的研究,一直来比较重视,也卓有成效。但汉语里的语序除了这种功能外,还有有意变换语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七个方面就“借自动词”的动量词问题作出了新的探讨 ,认为“A -A”式短语中的后一个词不是“动量词” ,而是一个动词 ,“A -A”式短语是一类特殊的动词重叠形式的短语 ,是前后两个动词和“一”的连用 ,它们表述的是某种持续性的动作  相似文献   

16.
0.汉语里存在着大量四个音节组成的语言单位,一般称之为四字语。四字语是汉语所特有的,体现了汉语的民族特色。被誉为文学语言宝库的《子夜》就运用了大量四字语,使这部作品独具风格的语言艺术更富有魅力。本文试就《子夜》中联合式四字语的类型、特点和功用作一些讨论。为便于叙述,用 A、B 和 A、B 下加数码的办法代表四字语中的语素或词。1.1《子夜》中运用的联合式四字语约有626个,按其重叠与否以及重叠情况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下面四类:  相似文献   

17.
优势语序对语言变异有强大的影响力。汉语和突厥语相同的语序类型对新疆中式俄语产生综合作用,遂使"修饰语+中心语"成为新疆中式俄语定语语序的基本形式。源语类型、数量及影响力是造成受语产生变异的重要因素。新疆、内蒙两地中式俄语定语语序的变异并不同步,说明语言接触环境对语言演变有制约作用。母语使用程度和语言接触途径对语言变异有制约或推动作用。纯俄罗斯族定语语序的变异和混血俄罗斯族定语语序的变异程度不同,内蒙古俄罗斯族母语使用程度较低,汉语接触只限于口语,母语功能退化,因此很多结构规则趋同汉语语序。  相似文献   

18.
美国师范教育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台刊《教育研究月刊》第105期上发表文章,从历史分析的角度论述美国由师范学校到大学教育学院的演进过程,并探讨美国师资培育机构形式改变的理由,以及美国改革经验所带来的结果、此机构形式的改革可能给台湾的启示。第一节叙述美国师范学院如何在历史演进中渐渐成为“民众大学”中的“次等公民”。第二节阐述美国师范学院如何踏上“不归路”,成为“组织变色龙”而“忘了我是谁”。第三节论述了为何师范学院在机构升为大学时,很多学校的地位却是“明升暗降”。第四节讨论此一美国经验与台湾目前师范学院机构形式变革的相似之处及应该汲…  相似文献   

19.
一、名称的中译:夸克(Quirk)等编著的“当代英语语法”(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第七章“简单句”第7.90节对零块语Block Language作了一定的论述.国内的GCE中译本将Block Language译为“标题式语言”.这是否是因为该书的这一节列举了一些书刊广告的标题而得出“标题式语言”的中译文呢?粗看起来这译法似也可以.除书刊广告的标题外,标签、布告、电报稿亦可以使用这种“标题式”的Block Language如:POIS(?)N(有毒)——标签,NO ENTRY(不得入内)——布告,NO MONEY SEND HUNDRED(缺钱  相似文献   

20.
§0、引言 形容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个大类,语法学家们在研究形容词时往往要对形容词进行再分类。在进行再分类时,往往又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如根据音节的多少可以分为单音形容词和复音形容词,根据词形变化可以分为基本形式和重叠形式,根据形式特征可以分为简单形式和复杂形式,根据意义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而“非谓形容词”和“唯谓形容词”则是从语法功能上对形容词进行的再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