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楚世家》:“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这段记述,是司马迁写《楚世家》关于武王以前之事最为详细的一段,不仅简要描述了西周后期王室衰弱、楚国一度强盛并趁势向外扩张的大致面貌,而且提到了几处地名或封国名,对于楚史、楚文化的研究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材料,凡是研究楚史、楚地理、甚至研究越史的, 没有不引证的。可是,这段记载有不少疑难问题,就是同一个问题,由于研究者所持的观点不同,看法也不一致。笔者不打算在此涉及过多的问题,只是就“句亶”、“越章”二地及其相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史记·楚世家》说:“肃王四年(前377年),蜀伐楚,取兹方。于是楚为捍关以距之。”对待这一史料,有的文章怀疑蜀不可能越过巴而到达楚境,径将此蜀理解为巴。另有文章认为此蜀当为巴或巴蜀联军。此事究应如何理解,值得深入讨论。一、关于蜀王“王巴蜀”的古史传说为了探究伐楚兹方的蜀究为何属的问题,我们先注意一下蜀王“王巴蜀”的古史传说。公元前四世纪末,秦举巴蜀,在四川地  相似文献   

3.
《长江文艺》1996年第7期发表的长篇散文(楚都二千七百周年祭),是黄瑞云先生游览湖北荆州楚故纪南城(郢都)之后写的一篇游记。有意思的是,这篇艺术散文却包涵着一篇研究楚史的学术论文,对楚国发展的历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点。文章根据历史上周昭王、周穆王、周宣王长期与楚作战的史实,指出“周楚长期对立,并多次发生大规模战争”。接着,文章又根据楚熊渠于周夷王之世宣布“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溢”,乃立其三子为王,指出“当时中华大地上”,有“王”这一称号的只有周楚两家。而熊通于公元前704年自立为楚武王乃在东周平王…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帝高阳之苗裔兮"表达了他希望楚王心系天下,主张强国变法的政治理想,也为渐为学界认同的楚族族源"北来说"提供了重要佐证;关于"伯庸",从闻一多的"屈瑕"说到段熙仲和赵逵夫的"句亶王"说,与西汉刘向的"伊伯庸之末胄兮"相印证;"三后"亦为熊渠所封之"三王"。  相似文献   

5.
一、楚国异族人的来源春秋时期,楚国吞并了数十个小“国”。这些被灭国的君民,大部分成了楚国人,在楚国的异族人中,以这类人为最多。熊绎被封于丹阳,尚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昭公十二年》)的艰难时期,国力微弱,无力灭他国。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他一度扩张,伐庸、杨粤、鄂,封三子于“江上楚蛮之地”(《史记·楚世家》),此时楚国的异族人一定不少了。时隔不久,由于周王室的威胁,楚人暂时停止了扩张(同上)。  相似文献   

6.
一读《江汉论坛》今年第一期陈振裕同志的《勾践铜剑和楚越关系》一文,有点拙见,写出来请教。越王勾践铜剑,是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在湖北省江陵县发掘望山一号楚墓时发现的随葬品。陈振裕同志在文中认为望山一号楚墓的“入葬年代当在楚威王时期或楚怀王前期,即楚灭越之前”。我以为,这里所说的入葬年代是有些问题的。查《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楚成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  相似文献   

7.
今本《韩非子·喻老》中有一则记事:“楚庄王欲伐越……杜子曰:……”这个“杜子”究属何人?王先慎说:“杜子”乃系“庄子”之误。我认为此说甚是。因为稽之古籍,诸书都作“庄子”。如:《御览》366引此条时作“庄子”,《荀子》杨倞注引此条时亦作“庄子”(陈奇猷说:松皋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704年,即周桓王十六年,已在君位37年的楚国国君熊通,因周王室不允尊其号,怒而自立为武王.这种躐等破格之举,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僭号称王之先声.虽然在正统史籍中,楚国国君仍被书为"楚子",但楚君从此以王为号,不再受到质疑,即使半个世纪后齐桓公经营霸业,打着"尊王 攘夷"的旗号,率诸侯之师伐楚袭蔡,其问罪之由也只不过避重就轻地列举了两条,其一是"尔贡包矛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其二是"昭王南征而不复",对"楚子"()号称"王"一事,竟然不置一辞!  相似文献   

9.
论者谓伍员之覆楚包胥之复楚。皆於子臣之道有未尽善。(?)以为两人之所处。有轻重缓急之不同。不可以不分辨也。夫子胥之欲覆楚。以其父奢无罪而见杀於平王。故挟弓持矢。去楚奔吴以伐楚之利干吴王僚。不幸为公子光所阻。公子光立。是为阖闾。阖闾欲为兴师。而复(?)於楚。子胥又自止之曰。诸侯不为匹夫兴师。逮楚衅而后动。及楚为沈故围蔡。子胥为吴行人以谋楚。入郢之役。子胥虽为父复(?)。而吴固正正之旗。堂堂之鼓。实非为子胥兴师也。且子胥所痛心疾首者。不徒在奢之死。而在建之不得立。盖欲借兵於吴。扶建之子胜立之楚。废昭王诛谗侒。以成父奢之志。而存楚之社稷。豈肯以复楚之名让之包胥哉。乃不意吴师骤胜而骄。秦人起於  相似文献   

10.
(一)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兴兵伐随.这是楚人立国后第一次向周天子所封诸侯国家的重大军事行动.它标志着楚国从原来的"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左传》昭公十二年)的卑弱落后状态,进入了雄心勃勃锐意进取的发展时期.楚国在对外扩张时,为什么首先兴师伐随?这必须从楚人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战略要求与随国的战略地位来进行考查.楚人自称是"蛮夷",原来"辟在荆山",是一个蕞尔小邦,以后乘着周室衰微,诸侯相伐之机,不断向外发展自己的势力,兴兵伐庸,伐杨粤,但其经略,"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史记·楚世家》).当时,  相似文献   

11.
《左传》文公十六年伐楚的戎人,长期以来,被认为在楚国西部.据《左传》记载:"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庸人帅群蛮以叛楚.麋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于是申、息之北门不启."杜注:"戎,山夷也.大林、阳丘、訾枝,皆楚邑."对于这支戎人的所在,未曾言及.到了孔颖达作疏,事情似乎有所明朗.他说:"四夷之名,随方定称,则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其当处立名,则各从方号.……故楚西亦有戎.戎是山间之民,夷为四方总号,故云山夷也."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关于戎在楚西的最早陈述.  相似文献   

12.
楚族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要追溯的楚族之源,是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草创楚国之前辗转迁徒而来的楚国统治集团及其族属的先族,不是荆楚之地土著居民的先族.春秋时代所谓"华夏"族称楚人为"荆蛮",楚人也毫不隐讳地自称"我蛮夷也",以别于中原诸国.不过,这种蛮夷华夏的分野并不反映鬻熊以前,也就是周文王时代以前的情况,而仅仅是西周春秋以后凝成的地域——文化观念.我们认为,所谓"华夏"族,无非是统治了中原,或多或少地融合并文明化了的蛮夷戎狄.华与夏原是黄河下游与中游东西对峙的两大部族,楚人的先族出于黄河下游的"华族"部落联盟.一楚人与鬲楚人与鬲有着特殊的关系.楚人最显赫的祖先就是祝融和?熊,出于楚族的变竟因不祭祀祝融、?熊而被楚国所灭(《左传·公二十六年》).可  相似文献   

13.
荆蛮浅释     
荆蛮,据新《辞海》云:“即楚,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新《辞源》云:“古代中原地区泛称江南楚地之民。”窃以为皆失之太简。考之史籍,似应有以下三种解释:(一)指楚。《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奔楚,而其告诸侯曰:‘兹不榖震盈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底。”周人敌视楚国,称为蛮荆,《诗经·采芑》:“蠢尔蛮荆,大邦为仇。”《说苑·尊贤》:“救中国,攘戎狄,卒协荆蛮,以尊周室。”(二)古族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荆蛮义之,纵而归之者千余家。”《史记索隐》云:“荆蛮,南夷之名。”《汉书》谓:“荆蛮之吴子寿梦,盛大称王。”荆蛮为吴越之地的古族称。而朱熹注《诗经·采芑》云:“荆蛮,荆州之蛮也。”为荆州之古族称。荆蛮为古代长江中下游之古民族。(三)指地域。(1)指吴越之地,《史记正义》在注释《史记·周本纪》:“古公有长子太伯奔荆蛮。”一段时说:“而亡荆蛮者,楚灭越,其地属楚,秦灭楚,其地属秦,秦讳楚,故曰荆。故通称吴越之地为荆。及北人书史云蛮,势之然也。”这里说明是长江下游的吴越之地的通称。(2)指长江中游江  相似文献   

14.
一、昭阳伐魏史实浅析《史记·楚世家》记载:“(怀王)六年,楚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于襄陵,得八邑。又移兵而攻齐,齐王患之。”《魏世家》亦载:“(襄王)十二年(今按:《史记》关于魏国的纪年有误,襄王十二年当为惠王后元二十年),楚败我襄陵”。又《战国策·齐策二》载:“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此与上引《史记》所述当为同一战事。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楚昭阳率师伐魏,于襄陵一带大败魏师,同时攻占了以襄陵为中心的八座魏国城邑,继而移兵攻齐。《鄂君启节》所言“大司马昭阳败晋师于襄陵”正好与文献记载相印证,亦说明此乃楚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故用作纪年标志而载入史册。关于这次战事的原因,《史记》各篇未作任何记载,从《战国策》有关篇章中,略可窥其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版的《史记·魏世家》中有如下一段话:无忌谓魏王曰: ……伐楚,道涉谷,行三千里。而攻冥阸之塞。所行甚远,所攻甚难……我认为在“行三千里”处标上句号(。)是值得商榷的,应改为“行三千里而攻冥阸之塞,……”。按原文,无忌谓秦伐楚有两道:道涉谷;道河外。原文如下: 伐楚:道涉谷,行三千里而攻冥阸之塞,所行甚远,所攻甚难,秦又不为也。若道河外,倍大  相似文献   

16.
《尚书·牧誓》篇一般认为是武王伐纣时牧野之战誓师词,历代经学注疏家们都循此而注释、疏证和补缮其中的微言大义.但誓词中的这样一段话一直得不到圆通的解释:“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史记》曾改作“今日之事,不过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哉!”但众所周知,一击一刺为一伐,在殊死决战之时,为何只冲锋六步七步便停了下来?这怎么能够克敌取胜呢?对此,朱熹曾说过:“只《牧誓》中便难晓,如五步六步之类”.  相似文献   

17.
湖广土司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湘鄂西土家族地区,明朝洪武年间,曾经实行土司制度,设置过各级土官,史称湖广土司。这一制度,对于土家族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过重大影响。一今湘鄂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域。春秋时,鄂西属巴国地,后来属楚巫郡地。湘西属楚地。白起伐楚,略取“蛮夷”,秦曾在此置黔中郡(《十道志》下)。两汉时,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唐时,这一带属溪州、施州(《元和郡县志》江南道六)。汉唐以来,对这一地区均实行松弛的羁縻政策。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19-125
源于中原华夏族的楚人,在其所封楚蛮之地筚路蓝缕,励精图治,融楚蛮、并越濮、占诸夏,由"蕞尔之邦"到"地方五千里",由"蛮夷"而"华夏",成就了春秋战国时期强大的楚国楚民,壮大了华夏族,为统一的秦汉帝国及"华夏—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疆域与民族基础。楚人坚定的华夏观及其对华夏文化的接受与认同,特别是对黄帝世系及华夏神话的尊崇与认同,是楚人实行疆域扩张、民族融合、兴邦强国、回归华夏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试论秦拔郢之战——兼探夷陵之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郢之战在楚国历史上是很关键的一战,过去有楚“都郢而强,去郢而亡”的说法。楚郢都被秦占领以后,楚也的确由强盛走向衰落了。有关文献对拔郢之战的记载都非常简略,扼要摘录如下: 《战国策·秦策四》:“(楚)顷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烧先王之墓。王徙东北,保于陈城。楚遂削弱,为秦所轻。”《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十九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二十年, 秦将白起拔我西陵,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正因这些记载非常简略,过去一些史家也就把拔郢之战看得很简单,好像白起占领鄢、邓之后,向郢一进攻,楚国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即往东北逃窜。细审各种史料以及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22年)时期,是我国各民族经济交往频繁的重要时期。这时期的整个形势是:北方以中原诸侯为一方,南方以楚为首的华夏加上蛮夷为另一方。南方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蛮”或“南蛮”,细分起来种类繁多,有:楚、吴、越、蛮、淄、淮夷、巴等各种名称。楚人的始祖,是周代初年封在南方蛮夷地区的一个子男之国。楚国和这些民族很早以来就有接触,通过经济交往与武力征服,前后兼并了在它周围的包括:华夏、蛮、越、濮、淮夷、巴等大大小小的民族和国家,将长江、汉水、淮水流域直至今云南部分地区统一起来,成为介于华夏与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