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以为和蔼可亲的婆婆很好相处,可自从女儿出生后,却拉开了我们"明争暗斗"的大幕。女儿3个月的时候,婆婆和妈妈轮流来帮我照顾女儿。这之前我已经有和婆婆共同生活3年半的经历,对婆婆我自认为还是很了解的。  相似文献   

2.
紫烟 《伴侣(A版)》2011,(8):34-35
掐指算来,最大的80后今年也已经31岁了,已然是新结婚时代的中流砥柱。她们的婆婆大多是50后的传统女性。一边是曾被誉为"小太阳"和"小皇帝"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另一边是接受传统思想、正统道德观念的婆婆,这种组合,不仅仅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更是两个时代的碰撞。一旦住在"同一屋檐下",短兵相接,虽然不一定全都是冰火两重天,但彗星撞地球的剧烈运动是很少能逃得掉的。所以,80后婆媳现状,一时成了一个不吐不快的问题。到底如何处理这种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呢?且看三位专家如何为你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3.
<正>和林谦结婚后不久我就怀孕了,得知消息那天,婆婆说了句让我感动不已的话:"晓颖,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亲闺女!"让我更感动的是,还没到退休年龄的婆婆选择了辞职,她说要照顾她的"亲闺女"。婆婆不跟我们同住,但每天早上7点  相似文献   

4.
陈方霞 《老年人》2013,(5):35-35
公公去世十多年了,婆婆却还是一个人住在乡下。每次丈夫回家看望婆婆,回来后总是闷闷不乐,有很重的心事似的。我知道丈夫是惦记乡下的母亲。可从结婚到现在,婆婆从未来城里跟我们住过十天半月。平日里我在家自由散漫,不想做家务,如果婆婆来了,看到我一副"懒婆娘"的样子肯定心生不满。就是因为这个顾虑,我  相似文献   

5.
看一档电视情感节目. 50岁的儿媳和80岁的婆婆,矛盾重重,几乎大动干戈.记者想尽办法了解儿媳心中的结,原来,儿媳是外地人,嫁入婆家后本就有些自卑,在医院生产孩子的一周时间里,婆婆竟然一次也没去看望她.从那以后,她对婆婆的情感结下厚厚的茧,日益增厚,难以瓦解.在记者面前,婆婆解释为当时太忙,家中不能离人.儿媳声音洪亮地反问:“我有什么错?关键时刻您这样轻视我!”是的,女人生孩子,是很关键的时刻,婆婆放弃了这个关键时刻,几乎就放弃了一辈子的婆媳情.虽然我们觉得儿媳未免太纠结,可对她,多少有几分理解.  相似文献   

6.
婆媳一家亲     
结婚后的最初两年,我和老公一直住在公婆家。很多亲戚朋友担心我和婆婆合不来。事实是,我们相处得很融洽、很快乐。当然,要讨得婆婆欢心,得稍稍用些心思,发挥我们“80后”儿媳的聪明才智搞点小“招术”,让婆婆慢慢“中招”。  相似文献   

7.
艾娃 《当代老年》2010,(1):10-11
“50后”的婆婆,“80后”的媳妇,一个麻辣有趣,一个古怪精灵。艾娃(媳妇,28岁,平面设计)与邓姨(婆婆,56岁,退休在家)虽也有一地鸡毛的叽叽喳喳,但两人却是离不得、爱不得的一对欢喜冤家。尤其是艾娃采取的——以“不爱婆婆”的新潮方式爱婆婆,反而弥合了婆媳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老公家三代单传,婆婆一心想抱个大胖孙子,我如愿生下儿子后,婆婆说:"你可以好好休养准备上班了。照顾孙子的重任,就交给我好了。"生这个孩子不容易。因为之前有过两次意外流产经历,怀孕4个月时,我就去医院进行保胎治疗了。生孩子的过程也是一  相似文献   

9.
据《成都晚报》报道:朕婆婆名叫朕平,陕西汉中入。1933年,22岁的朕婆婆参了军,在部队里跟着医生们学习中医。先后在新疆中医院、新疆第十二医院等单位工作过的她退休后搞起了按摩。朕婆婆说。"退休后。我到了克拉玛依,在那里我开始钻研按摩技术。"由于老伴喜欢成都。1999年朕婆婆和老伴一起来到了成都。来到成都后,朕婆婆还是继续着自己的按摩职业,尽管那时她已经88岁。由于按摩手艺好,朕婆婆的生意一直不错,"人多的时候一天有十多个,少的时候也有七八个"。  相似文献   

10.
雅文 《伴侣(A版)》2011,(6):54-54
正一位婆婆对着邻居说:"我那个媳妇,好吃懒做,睡到中午,家事也不做,东西还让我儿子拿到房间递给她吃,真是太过份了。"后来邻居反问她:"你女儿嫁的还不错吧?"那位婆婆说:"是啊,过的很幸福呢,大家都对她很好,也不用她做家事,假日都到处去玩,也可以睡到中午,女婿还会煮东西送到房间给我女儿吃呢!"原来,同一个女儿在婆婆和妈妈那里的评价是如此不同,所以对待婆婆和妈妈是不一样的:一、顶妈妈的嘴,妈妈一下子就忘了;顶婆婆的嘴,婆婆一辈子牢记在心。二、妈妈切水果给你吃,顺其自然;你切水果给婆婆吃,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1.
我和婆婆在"新抠门战线"上越战越勇,在家,我们以节约的名义,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用淘米水洗碗,尽量享受自然风而不是空调。出门,远一点的我们乘公交车,只要时间上不是很急;而近的地方,我和婆婆都是走路去。  相似文献   

12.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个门!既有了缘分,就得想法去珍惜。在车行堵车时,我们就想办法马踩日、象飞田,或是炮打隔山子吧。婆婆本来与我毫无瓜葛,茫茫人海中,我可能永远也遇不上她,但机缘巧合,我与婆婆走到了一起,住在同一屋檐下,我还得叫婆婆为"妈妈"。但我一进家门,婆婆便对我另眼相看,只因为她的儿子在终身大  相似文献   

13.
一个旅人,行走在路上。在一条大河旁,他看到了一个婆婆,正在为渡水而发愁。已经精疲力竭的他,用尽浑身的气力,帮婆婆渡过了河。结果,过河之后,婆婆什么也没说,就匆匆走了。旅人很懊悔。他觉得,不值得耗尽气力去帮助婆婆,因为他连"谢谢"两个字都没有得到。哪知道,几小时后,就在他寸步难行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追上了他。年轻人说,谢谢你帮了我的祖母,祖母嘱咐我带些东西来,说你用得着。说完后,年轻人拿  相似文献   

14.
初识婆婆,是和老公结婚前。那年的圣诞晚宴上,婆婆远远地看着我,很欢喜。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尤其是对于个性张扬的年轻一代,但是我和婆婆却相处融洽,也许,第一次见面的欢喜已经注定了我们的投缘。在几年的生活中,婆婆和我就像朋友一样,她教给我最多的,居然是如何"驭夫"。  相似文献   

15.
<正>"你婆婆真是个绝品!怎么有这么刁钻的老太太?还是个知识分子呢!"闺蜜晓漫看着我哭得桃子似红肿的眼睛,仰天长叹。唉,我那个婆婆,怎么说呢?她出身书香门第,和过了世的公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虽然在各种"运动"  相似文献   

16.
嫁为人妇六七年,我从未与婆婆起过争执.但其实,我与婆婆是性格迥然不同的两种人,彼此都看不惯对方的一些做事方法.婆婆做事快得像有人在催赶似的,还爱打麻将;我内向寡言,性子慢,做事情更慢. 我俩为什么能相安无事呢? 首先,是婆婆对我很尊重.一天,我问正在烧火的婆婆锅里在煮什么,她说:"买了一个新砧板,你爱洁净,我就先把它煮了消消毒."我打开锅盖一看,哪有什么砧板呀!在热气缭绕的大铁锅中,我隐约看到一捆木块在沸水中翻滚!婆婆探头一看:"咦!砧板呢?我刚才明明放进锅里的,怎么一转眼就没了?"原来,那个砧板是黏制而成的,开水一煮,胶水融化,砧板就散架成一堆木块了.  相似文献   

17.
<正>孩子出生比预产期提前了10天。去医院的路上,婆婆说:"比预产期提前了,肯定是男孩!男孩生得快。"没见过重男轻女这么露骨的人,那一刻,我隐隐有些担心:万一生个女儿怎么办?生了女儿婆婆不管的话我怎么办?妈妈在老家给弟弟带孩子,不可能给我带孩子。我和老公收入都不高,又没钱请保姆。  相似文献   

18.
原来,婆婆的轻视是那么根深蒂固。她不仅轻视母素的贫贱,还包括母亲的富有。一天,见我把玩手机,婆婆的眉毛拧成了疙瘩:"新生儿娇气,有辐射的手机要离孩子远些。还有你刚生产完,身体虚,当心屏幕刺激眼睛。"其实,我只是想给母亲报个喜。孩子落地3天了,我还没给母亲打电话。我每每碰到手机,便会被婆婆阻止。我对婆婆的霸道感到不满,但又不敢拂逆她。刚好手机铃声响起,  相似文献   

19.
终极之爱     
我十分确认:我公公对婆婆的感情是人世间最顶点的那一种,尽管当中没有任何浪漫的色彩. 公公和婆婆是绝对的平民百姓.公公的文化程度是勉强可以看看报纸,婆婆则能看懂"郑彩其"这三个字,那是她的大名.  相似文献   

20.
蕊红 《老人世界》2013,(5):33-33
生下女儿阳阳后,为了照顾我,老公将婆婆从农村接了来。然而,婆婆的“空降”在方便了生活的同时,我和婆婆在生活习惯上的不合拍.也给我带来了许多烦恼:婆婆在卫生习惯上的一些“惊人之举”,越来越让我难以忍受:怕婆婆多想,我自己不好意思说,便让老公说说婆婆,叮嘱她注意卫生,但老公却对此不以为然,反过来还责备我没事找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