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系统,是社会文化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支撑的微观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诸多新命题,如要求重视文化自身的和谐,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夯实校园文化的社会根基,等等。基于高校校园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作用以及面临的新命题,我们必须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开展文化交流,同时还要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力量。当前,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我们必须积极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使各种文化、各种文化要素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新时期,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是要在先进文化的引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从校园精神、制度、文化活动、环境氛围等方面,全面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主导作用,高等院校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德育新途径,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建设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仍存在许多不足,应该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努力促进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出发,阐述了在建设高校的校园文化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樵本,努力建设具有正确办学方向、体现时代精神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实现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和谐校园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减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人际关系和谐.依法:告校、民主治校,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维护校园稳定,努力完善构建和谐校园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和谐校园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人际关系和谐,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维护校园稳定,努力完善构建和谐校园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探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对促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校园建设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应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活跃校园文化,使高校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执政的重要目标。构建和谐校园,对建设和谐社会和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和谐校园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要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等方面着手,构建科学、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追求和谐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实现校园文化的和谐是整个社会文化和谐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期工作。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必须贯穿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这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也为创新高校学生工作、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才为基础,作为和谐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本文就高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尝试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和谐的人才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和谐文化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途径。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6.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大学校园的和谐,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使其成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我们在构建大学和谐校园过程中必须把握适度原则,过或不及,大学校园都不可能和谐。  相似文献   

17.
走出校园文化困境——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系列谈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园文化是和谐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校校园文化却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故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和谐建设,注重自身有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建设,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实现教育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目前,教育发展中事实上的不公平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必须加强教育公平的保障措施建设,确保教育公平的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窗口与示范区,音乐教育在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音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其在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音乐教育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宽阔平台和丰富高雅的精神食粮,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是大学校园文化水平及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高等学校应重视构建符合校情、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大学音乐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高职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搭建一个精神与文化建设的育人平台,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这个育人平台的重要手段。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必须明确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