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晓丽 《理论界》2014,(12):85-89
从价值学的观点研究沈阳故宫,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作为世界遗产的沈阳故宫的深刻内涵。在历史上,沈阳故宫的价值经历了清代皇宫、清代陪都宫殿、博物馆和世界文化遗产几次大的转换。从现代文化的大背景下来认识沈阳故宫的价值,其历史价值是大清王朝兴起的舞台,其艺术价值是满族文化精神之所在,其科学价值是民族建筑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2.
从2003年提出“故宫学”以来,就在思考“故宫学派”的问题。只要是治中国传统文化之学,采取文献与文物相结合、重实证不空谈、学风严谨、求真求是的治学路径的,都是“故宫学派”采用的治学路子;如果研究的又是关于故宫的学问的话.便是不折不扣的“故宫学派”。  相似文献   

3.
纪望书 《云梦学刊》2013,34(2):61-63
《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其阴阳合一奠定了故宫天人合一的总体设计理念,保和太合规制着故宫崇尚中和的基本设计思路,八卦五行铸就了故宫独异其趣的设计特色。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从文化折扣、高低级语境以及文化中心论的跨文化视角,选取中央电视台出品的《故宫》以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故宫》国际精编版——《解密紫禁城》进行比较,从语言符号、画面符号以及文化符号等三个具体层面,分析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符号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文信息》2008,(1):98-101
薄荷片推荐:沈阳故宫是清初的皇宫,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与北京故宫相比,在建筑风格上有自己独具的特色,人们来这里可以在清代历史文物展览馆和工艺品展览馆中欣赏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造的琳琅满目的文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文溯阁     
《中文信息》2008,(3):32-32
文溯阁位于辽宁沈阳故宫之西,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兴建,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另有《古今图书集成》亦存于阁内。文溯阁是沈阳故宫西路的主体建筑,阁前有戏台、嘉荫堂,后有仰熙斋,建筑形式仿照浙江宁波的天一阁,面阔六间,二楼三层重檐硬山式,前后出廊,上边盖黑色琉璃瓦加绿剪边,前后廊檐柱都装饰有绿色的地仗。  相似文献   

7.
温淑萍 《理论界》2009,(7):131-133
本文以沈阳故宫为例阐述了世界遗产的"完整性",提出了"完整性"是由"主观性"、 "相对性"和"动态性"三者有机统一构成的,文章指出,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原则是体现世界遗产传承人类文明的根本保证,期望本文能对遗产研究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些素材资料,为更高层次的遗产研究提供探索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郑欣淼于2003年提出了故宫学.故宫学的提出,是人们对故宫认识和研究进入自觉阶段的标志.故宫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历史、政治、建筑、器物、文献、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科技等许多学科;故宫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故宫学的综合性学科特点要求采取多学科(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故宫学研究是从故宫博物院成立开始并逐步发展的,回顾故宫博物院80多年的历程,故宫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其第四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故宫学由自发阶段进入了自觉阶段.  相似文献   

9.
故宫文物留存南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存文物而免于日军掠夺,故宫文物曾经历万里大迁徙。战时部分未及西迁而留存南京的文物沦入敌伪之手,战后又因中国内战及时局变迁,部分文物运抵台湾,部分运返北京,尚有部分保存南京,因此,战时留存南京的故宫文物有无损失及其归属,便为人们所关心。本文系统梳理故宫文物南迁、留存南京、敌伪劫夺与战后接收的历史经纬,为增进对该问题的理解,发表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迄今唯一一部系统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以平实的镜头记录了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影片配有中英文字幕,扩大了国内外受众群体.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分析该片的字幕英译,可以发现,译者在适应纪录片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后,完成了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转换,达到了弘扬匠人精神、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  相似文献   

11.
郑欣淼从2002年10月至2012年1月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其间,他主持完成故宫"百年大修";提出并创建"故宫学"这门新学科,在"故宫学"研究中成就卓著;开启海峡两岸故宫及故宫研究的深度合作;有力地推动故宫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章宏伟 《云梦学刊》2013,(6):24-33,38
故宫学研究所最主要的任务,是构建故宫学学科体系,推动故宫学有序、健康发展,使故宫学能够早日立于学术之林,因而研究所最大的责任就是潜心学术研究,拿出像样的学术成果来.毕竟学术是靠成果来说话的.研究所也负有宣传、推广、组织故宫学的责任,因而在鼓励大家潜心学术研究之外,研究所每年总要做几件事,但也不宜在事务性方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13.
沈阳故宫博物馆院内陈列着一基石经幢,(以下简称“沈阳石幢”)它以“大十面”的俗称,在东北各地人民群众中流传着。沈阳石幢从清道光九年何汝霖所见在沈阳故宫前东华门南侧,已经历了一百五十多年。沈阳解放后,为保护文物,一九五二年将这基石经幢移存于沈阳故宫院内,作为广大群众研究、鉴赏沈阳地方史和佛教史的重要资料。沈阳石幢为八面石柱形,由天盖、幢身、幢座三部分组成,天盖上的顶部早已无存,形体不明。现存三部分全高二·一米。天盖为八角亭檐式,上以瓦垄纹为饰,下为檐枋。转角处为一斗二拱的斗拱  相似文献   

14.
(续上期) 4、台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自2002年之后的几年,台当局的“文建会”、“经济部”、“台北故宫”和“工业局”等部门针对不同类型之文化创意产业,就人才培育、研究发展、信息整合、财务资助、空间提供、产学合作接口、营销推广、租税减免等,陆续推出了整合机制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植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徽州赋     
皖南名都,歙州故土。横江似练,天都如雾。汇三江而划六县,二山峙而四宝出。程朱阙里,十里四翰林佳话;状元之县,数处多古迹流芳。民间故宫,深山隐者。西递宏村双留客,牯牛脚下茶醉人。天开文运忆绩溪,宣州游子;古树青天访婺源,外乡故人。手持妙笔,难书徽州奇景;腹书千卷,怎吟黄山锦绣?身居黄白,仙风道骨;家住徽州,不辞不离。  相似文献   

16.
去年末今年初,我们为了解东北现代文学的历史情况,访问了铁道部部长郭维城同志和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主任杨一辰同志。他们谈到了刘少奇同志在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期间,关怀东北左翼文学发展的一些情况。那是一九二九年末到一九三○年初,东北大地,千里冰封,万马齐喑。但大革命失败后兴起的左翼文学运动的波涛,却冲击着东北旧文化的老巢——沈阳。那时,我们党在沈阳(今故宫一带)办了一个绿野书店,由刘丹岩同志负责,专门销售进步书刊。如李大钊的学生、共产党员任国  相似文献   

17.
章宏伟 《云梦学刊》2013,34(1):15-25
2011年我的工作岗位有了变动,1月5日我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故宫学研究所所长.在既无基础又元经验的前提下,开始了具有拓荒意义的第一年工作。在研究所专职做研究,与我的秉性兴趣契合,但毕竟研究所与我以往的工作性质不同。而担任所长职务,就不能只按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行事.而要考虑研究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电视纪录片《台北故宫》,知道了李济先生——这位当年护送国宝迁台的学者。近期在图书馆翻阅人物传记时候,被岱峻先生所著的新书《李济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吸引,利用闲暇时间,一口气读完。突然感觉这位以前不太了解的学者,在中国学术史的地位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9.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05,26(3):F002-F002
一、故宫学的内涵:故宫学的研究对象是故宫。我们说的“故宫”,一般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紫禁城古建筑(故宫),另一是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以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和宫廷旧藏文物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宫廷建筑群、古代艺术品及宫廷文化史迹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大型综合性国家级博物馆。二者密不可分。 二、故宫学建立的基础:故宫学,是客观存在并已有很好基础的一门学科。80年来的故宫学术研究无疑多属故宫学研究,但尚处于学科发展的自发阶段。一门学科的建立,不仅要有深广的研究领域,还必须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这是学科形成、发展的必要过程。故宫博物院成立80年后明确提出故宫学学科建设问题,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故宫研究的材料十分丰富,但以前的研究是在不同领域中进行,故宫学则要求把这些基础研究整合起来,统一起来。这是故宫研究不断深入的必然要求。显然,没有长达80年的故宫研究的实践和成果,就不可能提出故宫学概念,而提出并确立故宫学,将使故宫学研究进入自觉阶段。  相似文献   

20.
《云梦学刊》2015,(2):161
为纪念古物陈列所成立100周年,推进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史研究,由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主办的古物陈列所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2月2日在故宫建福宫花园举行。在开幕式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和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先生先后致辞,高度评价了古物陈列所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段勇先生做题为《纪念古物陈列所100周年》的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