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传统教育目的观是一种终极性教育目的观,这种观点的特点是教育对人的发展要求的单向性、对人的发展水平评价标准的单一性,教育目的的抽象性和极差的可操作性。形成性教育目的观与此是相对的,主张受教育者应是教育目的设定和达成的实践者,其基本内涵是:教育目的的设定,应顾及受教育者自主发展的需求和自塑能力,而不仅仅是社会的要求和成人的预设;教育目的不再是单一的终极目的,而应是一个多元分层的目标体系;教育目的实现,应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协调,是一个动态可变的目标达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对美国的传统教育目的观进行了深入批判。他提出良好目的的三个标准是现实性、实验性、目的和手段相互转换;其特征是:教育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活动和需要、教育目的必须能转换为方法、教育者必须警惕抽象的终极的目的。杜威把教育目的区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他虽然宣称教育本身无目的,教育过程在它以外并无目的,但他并不是"教育无目的论"者,他的教育目的是为民主主义社会服务。杜威教育目的观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三点:应重视教育目的的现实性和生活性,应重视教育目的的内在性和主体性,应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性和活动性。  相似文献   

3.
教育目的含义的哲学辨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研究教育目的的主要意义有二:一是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教育目的的概念内涵和本质属性;二是从认识论角度探讨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脉络和途径.教育目的是一种主体指向的学术范畴,包含着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体系.笔者根据不同教育主体教育功能的差异将教育目的划分为教育理想、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等三类,分别剖析其各不相同的教育利益诉求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指出,教育精神反映了人类对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构成了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核;研究教育目的的根本意义在于坚持和弘扬教育精神,也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健康的"生活与成长".  相似文献   

4.
教育目的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教育目的提供给教育对象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而教育者也要根据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教育目的作为支配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它支配和指导着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目的的构建也是逐步的,从建国初到现在制定了适应不同时期特定的教育目的,可以说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较完整的教育目的体系。  相似文献   

5.
大学的使命在于育人 ,当大学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能时 ,那么 ,其教育者和治校者首先要遇到的就是应当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 ,亦即教育目的的问题。一般认为 ,教育目的既要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的要求 ,又要根据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而对学校自身而言 ,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学校一切工作都围绕着教育目的的实现组织起来的。据此 ,学校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得以确定 ,而教育的效果也据此得以检查和评价。本文通过教育的演进的讨论 ,进一步明确了自由教育、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大学的发展过程亦因此明朗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深刻体现。和谐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出发,把握和谐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具体分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注重以和谐观协调教育诸要素的关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科学地厘定教育目的。深入解读杜威教育目的观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教育目的的实质,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从过程思维的视域,杜威教育目的观具有预见性、转化性、动态性、生成性、文化性等特征。杜威教育目的观提示我们在实施教育目的时应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动态平衡,分清师生在落实教育目的时各自的地位,在学校中创设特殊的育人环境,重视教育心灵空间的积极创设和个体的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8.
池田大作与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有很大的可比性:它们都强调把学生的成长和幸福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都是在批判现存教育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都对当今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发展关系。池田大作的教育目的观是杜威教育目的观在当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郑观应女子教育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观应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实业家和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先驱。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女子教育思想占有重要地位。郑观应在女子教育目的观的认识上表现出从"佐子相夫"到"执业以自养"变化;在教育内容的论述上呈现出中体西用的特点;而在教育制度上则透显出强烈要求规范化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
期望教育就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确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以此不断地鼓励和暗示受教育者,使其增强自信心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目标的教育过程。期望教育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大有可为。英语教学中实施期望教育应注意做到3点,即提出期望、强化期望和分解期望,同时期望值一定要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