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七月十四日,我们一行四人,从北京乘飞机,经过三个小时又二十分钟的飞行,抵达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新疆是遥远的边陲,但是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它又同首都靠得这样近,可以“朝发而午至”了。年届七十上天山,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真可说是件快事。当晚,由区党委统战部长钱树森同志陪同,先后走访了王恩茂书记和司马义·艾买提主席。我对王恩茂同志表示歉意说,我在统战部工作多年,但没到新疆来,这次是来补课的。恩茂同志说:“我们热烈欢迎你。新疆不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有华侨和侨眷,还有台湾籍同胞和亲属。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2.
阳春三月的一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驱车从残冰未消的乌鲁木齐赶到春意早来的绿州吐鲁番县。他和他的一行人要在这里同维吾尔族社员一起参加风沙前沿的植树造林活动。王恩茂同志离开这里已经十八年了。在县城小憩的时候,他对一道来的乌鲁木齐部队司令员肖全夫、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司马义·艾买提说:“我今天得去看看老朋友。十八年不见了,实在想念他们啊!”二人欣然赞同。肖全夫司令员说:“走,我们陪你一块探亲去!”  相似文献   

3.
“我被增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不是说我有多大能力,而是体现了党对中青年干部的关怀和信赖,说明我们党加在我们年轻干部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深深感到,党的要求与我个人的水平差距拉大了。”当我们在团中央大楼里向克尤木·巴吾东同志表示祝贺时,他深沉地说了这番话。 1939年4月,克尤木·巴吾东出生在新疆库尔勒的一个维吾尔族农民家庭里。1959年至1966年,他被保送到苏联塔什干大学物理系学习,读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6年毕业回国,他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物理研究所、新疆科委、新疆大学等单位从事科研和担任领导职务。1980年以来,一直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  相似文献   

4.
“我是中国的达斡尔人!”当1982年我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候,我自豪地向大家介绍。我为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民族而感到骄傲。我们达斡尔族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西北地区和新疆的塔城。有关我们民族的记载,最早见于明末清初,称谓多采用“打虎尔”、“打湖里”等贬意译音。不过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达斡尔人狩猎打渔的原始经济面貌。至于我们民族的来源,史学界有两说:一说认为是从古代契丹族大贺日部族演变而来;一说认为  相似文献   

5.
10月10日下午,参加十四大的新疆代表团一到驻地,来自鄯善吐峪沟乡的代表、乡党委书记阿不都热西提·艾合买提,就急急忙忙来到驻地秘书组,他说:“临来时,我们乡的老党员尼亚孜·依明,代表全乡各族人民给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写了一封信,捎来一点土特产,请你们转交给他们。”信上说: “我是一个有36年党龄的老党员,解放后我做了30多年党的工作,把一生献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党授予我优秀老党员的光荣称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的来源是多元的。当然 ,文化的多元并不意味着政治的多元 ,更不是分裂的理由。古称“西域”的新疆 ,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极有特色的文化区。从表面上看 ,西域一向通行“胡语” ,特别是伊斯兰教传入并在那里生根后 ,西域与中原的文化距离似乎拉开 ,但实际上 ,汉化与胡化一直在祖国的这片热土上生动地进行着 ,特别是清王朝统一新疆后 ,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应看到 ,经过 2 0 0 0年的政治文化整合 ,西域文化确立了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我们应继承中华文化整合的优良传统 ,使新疆各族干部、群众 ,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达到“三个高度认同” ,即我们的文化是中华文化、我们的民族是中华民族、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认为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参照系的文化整合 ,应是祖国统一和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主席热情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结合亲身经历向我们生动地讲述了有关情况。他说:“我生在农民家庭,长在农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哺育下成长。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参与者和组织领导者之一。”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主席扳着手指,向我们激动地讲述了50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六大发展变化。一、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改善,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50年来,广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是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去年,全区城镇…  相似文献   

8.
在新疆歌剧团来京以前,我曾在乌鲁木齐看过演出。那是在已经演了一百四十多场以后,我见剧场外还是站着不少等待退票的群众。据说,如果适应全自治区群众的要求,需要连续再演两年。为了满足听众的渴望,新疆广播电台经常播放这一歌剧的录音,有的地方的半导体收音机竟因此被抢购一空。当我们有的地方的歌剧正遇到上座不佳、感到“危机”、寻找出路的时候,探讨一下这一歌剧的经验,可能有助于歌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远方 《民族论坛》2007,(5):36-37
<正>都说到了新疆才知道中国之大,可我在北疆逛了一圈并不觉得中国有多大,也许是因为交通条件太好了。早上在新疆最北端的禾木看了晨雾,下午去五彩城看夕阳,最后还回到乌鲁木齐休息。现代人已经很难从距离中体会世界之大了。然而,当我来到吐峪沟麻扎村,这个离吐鲁番仅有55公里的小村庄时,却体会到了一个大国的丰厚与博大。  相似文献   

10.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啊,这支雄壮嘹亮的解放军进行曲,近40年了,听起来仍是那么亲切动人。每当我听到它,总要陷入沉思,回忆起一段段战斗历程。那是1949年冬,我所在的部队正在兰州作暂短休整,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任务。就在这时,原新疆主席包尔汉和驻军司令陶峙岳将军宣布和平起义。毛主席命令我一兵团二、六军等部队,在王震司令员率领下迅速挺进新疆。自从上级决定我军去新疆后,战士们就悄悄地到处打听新疆的情况。有的说,新疆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冷得不得了。甚至说,出去小便还得拿个棍子准备打冰溜,真是玄乎其玄。  相似文献   

11.
刘波 《民族论坛》2005,(11):47-48
A6月10日,在新疆乌鲁木齐银都大酒店,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记者近距离接触了这位刚年满40可却已家喻户晓的新疆奇人。“你吃大头针有多长时间了?”“七八岁就开始吃大头针,30多年了。”“每次能吃多少大头针?”“七八盒。”“当时怎么想到拿着大头针塞到嘴里去呢?”“当时我妈妈不是补衣服吗,她天天让我弄那个针线,然后我气得不行,就把针给吃掉了……”1965年6月10日,在新疆库尔勒市乔依巴克乡河北村牧民依民提家里又出生了一个孩子,父亲给他取名艾买尔·依民提。儿时的艾买尔与别的孩子并无两样,和其他兄弟们一样过着普通的生活,然而在…  相似文献   

12.
在宽敞明亮挂有波斯花纹壁毯的会客厅中,我们坐在包老身旁,倾听他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的感想。“新疆是我的故乡。我离开它虽然30年了,却象惦记着亲人一样时时惦念着它。它取得的每个成绩都使我激动不已。”91岁高龄的包尔汉同志精神矍铄,谈吐自如。他说:“自治区成立30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胜利前进。新疆的30年,归根结底,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伟大成绩的30年。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唯一正确的政策。新疆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是完全符合我们的国情,也完全适合于新疆的情况的。”包老于三十年代投身革命活动,为维护  相似文献   

13.
论妥得璘     
妥得璘是清朝同治年间新疆回民起义首领。为了反抗清朝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民族歧视,他领导回族和一部分维吾尔族人民发动了乌鲁木齐起义,攻占了北疆大部分地区。对这一历史人物,过去史学界作了否定的结论。建国初,范文澜同志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说:“1864年,新疆回族起兵反满”,“但在某些首领统率下,反满变为民间互相残害,结果只能是惨痛的失败”。1958年,包尔汉同志在一篇论文中也认为是“地方上的各种反动势力利用和窃据了人民起义”,其中妥得璘在乌鲁木齐建立的是“封建地主政权”。这两位前辈在文中都只是作了上述很简单的论断,并未展开论述,但却产生了一定影响。以后许多论著大都沿袭了这一观点,并给妥得璘加上了其他一些罪名。近年已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但尚未有专文详细论述。本文试从妥得璘发动和领导起义取得的成就、抗击阿古柏侵略势力以及就如何评价这一回族历史人物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1957年,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猖狂地向党进攻时,新疆的地方民族主义者,也疯狂地反对祖国的统一、民族团结、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们造谣说:“新疆向来就是独立的。”他们否认历史事实,或歪曲新疆的历史,这是他们的极其阴险毒辣的一种手段,即是企图为他们闹分离,闹“独立”,闹“共和国”寻找历史根据。地方民族主义者歪曲新疆与祖国的历史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26年的初夏,我离开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坐船经上海回到北京,向党中央北方局汇报了情况以后,就住下来休息。过了几天,赵世炎同志忽然来找我,说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举办了一所“农民运动讲习所”,有十几位蒙族同志要去学习,让我去送他们。他最后对我说:“你若是想留在那里学习,也可以。”我一听说到毛泽东同志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去学习,感到非常高兴。我这次所以脱离黄埔军校,就是想搞群众运动。关于毛泽东同志,我早就听说过,以前在广州时虽然都住在一个城市里,但却始终没有机会见过面,这次要到他主办的讲习所里去学习,哪能不愿  相似文献   

16.
初夏的一天,他走进办公室,然后自报家门:吴震启,满族,祖籍山东,1952年1月10日生于河北隆化,农民的儿子,只读完高小便成了放牛娃……趁他说话的间歇,我插话问:“你到这儿来要找谁?有什么事情?”“我想和编辑老师认识一下,找谁都行。”他说。我明白了,这是一个没有任何人引荐却希望本刊能  相似文献   

17.
撩开神秘面纱公元13世纪初,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进入新疆去元大都,他在新疆境内踽踽独行一年多; 本世纪30年代,南京政府一位要员巡视新疆,因关山阻隔,不得不取道日本、朝鲜、海参崴、西伯利亚,转乘土西铁路,从新疆西大门进到迪化(今日乌鲁木齐),历时五个多月; 1945年,迪化第一任市长金绍先赴职,有幸乘上一架小型军用飞机。他从兰州到迪化,经过空中10多个小时颠簸,走出机舱,只见尘沙莽莽,寥廓苍天与萧索的大地之间,躺着一个巴掌大的机场。半个世纪后,当他旧地重游,搜寻这段记忆时还不禁慨叹:“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土生土长的新疆人,昔日里常把新疆当世界。他们骑上马、驼、毛  相似文献   

18.
乡情     
羊年新春的一天。霏霏细雨中,一群土家族农民风尘仆仆地来到湘西自治州物资局的院子里,一连迭声地说:“我们要找高队长……”一位身材矮胖,头发花白的老人应声而出,一双宽厚的大手握住了一双双与他同样粗糙的手。老人名叫高家善,湘西州物资局副局长,一个有着36年党龄的土家族老党员。这20多名农民兄弟来自保靖县昂洞乡铁厂村。一番嘘寒问暖之后,他们掏出了土家人最珍贵的贺年礼物:一叠叠雪白的糯米耙;一块块熏黄的肥腊肉;一串串深红的干辣椒。62岁的王选楚老人双眸含泪:“高队长,这都是乡亲们托我带来的。这里可有你的心血和汗水呀!”两行滚烫的热泪消然而下。高家善脑海里一幕幕浮现出在铁厂村和乡亲们度过的300多个日日夜夜…… 1990年2月,年近花甲的高家善主动要求参加农  相似文献   

19.
1964年我曾去过文山,在一个国营农场做调查研究。这次看到《中国民族》杂志记者梁黎写的报道《张严:一个只实现了50%的梦想》,甚感欣慰,这是一篇令人振奋的好文章,同时,文中的主人公和他的事业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王蒙 《中国民族》2015,(9):18-19
自1963年至1979年,我在新疆生活了16年。我与维吾尔等各族农民、与铁衣甫江等各族知识分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同室而眠、同桌而餐、有酒同歌、有诗同吟。我们将心比心,相濡以沫,情如手足,感同一体。我学会了讲维吾尔语,我阅读了不少维吾尔文书籍。我始终将新疆看作我的第二故乡。1979年回到北京工作以后,我10次再访新疆,与各族农民与知识分子老友重逢话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