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业情绪特征及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学业情绪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学生以积极情绪体验为主、男生比女生更多感觉到积极情绪,更少感受到消极情绪;学生的学业情绪特征存在年级差异。因此,教育者要改善外部环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业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2.
成就动机在学业情绪与学业拖延间的中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拖延评估量表——学生卷、青少年学业情绪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对54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学业情绪、成就动机、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学业情绪、成就动机和学业拖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成就动机在学业情绪部分维度和学业拖延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此外,研究还得出积极地唤醒学业情绪和消极地唤醒学业...  相似文献   

3.
采用学业情绪问卷(AEQ)和学业自我效能量表(ASQ),随机取样某高校35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测试,探讨大学生学业情绪及其与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显示:①大学生的总体学业情绪在中等水平以上;②女生在沮丧上显著高于男生;大一学生在焦虑上显著高于大三,在心烦疲乏上显著高于大二;③不同学业自我效能水平上大学生学业情绪存在显著差异;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情绪各维度存在显著地相关;④回9-2分析表明,学业自我效能各因子对学业情绪各维度具有显著地预测作用。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是影响其学业情绪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50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考察大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学业拖延不存在性别、年级、文理科差异,学业情绪的4个维度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相关,学业情绪维度中的消极低唤醒情绪和积极低唤醒情绪对学业拖延有显著预测作用。学业情绪与大学生学业拖延有密切关系,大学生应增加积极情绪体验,以减少学业拖延现象。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一个人心理正常发展,学业、事业成功的必要保证;也是其个人才华充分发挥,取得良好的社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我们发现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学生、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因此本文拟就高职高专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帮助高职高专学生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职业认同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业情绪问卷对210名医学生进行测量,考察了医学生职业认同与学业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①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学业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低唤醒存在显著的负相关;②自我效能感在职业认同与积极学业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普遍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是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作为高职高专的英语老师,应从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差别性教学、鼓励性教学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注重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让每个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辍学不仅影响学生个人发展,而且对家庭经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社会秩序和国家劳动力素质提高与发展都造成严重不利影响。采用"读书无用论"量表、中学生辍学倾向量表及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318名在校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路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读书无用论"和学业情绪对中职生辍学意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消除"读书无用论"观念,提高中职生积极学业情绪,降低改变辍学认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浅谈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学校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学生情绪方面的发展状况,教师需要树立新观念,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实施爱心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0.
学业愉快情绪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德国学者Pekrun等人提出了学业情绪的概念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学业情绪已成为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就学习策略、自我效能、归因方式及成就目标等相关因素对学业情绪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学业愉快情绪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建立学业负荷监测和预警机制以避免过重的学业负荷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要解决现实的义务教育中"学业负荷是否过重"、"过重程度如何"等问题,就需要一种能够在数量上科学评价学业负荷的工具.这种工具,应包含一套类似于TDE体系(即包含"学习时间(Time)"、"学习难度(Difficulty)"、"学习体验(Experience)"的三维指标体系)的监测指标并基于学业负荷的数学模型而建立.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调查问卷和评定量表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就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状况和手机上网对其坚韧人格、学业情绪的影响和关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考试时利用手机上网查找资料的学生,与其他学生在自我控制感、挑战性、坚韧人格,以及学业情绪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男女生坚韧人格上性别差异显著。很显然,手机上网在成为大学生每天不可少缺的内容的同时,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考查了中北大学 2004 年入学的370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而后将学习目的作了详细地分析,归纳出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的类型,从而指导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我们用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了因子分析,以探索动机的类型及个人因素对动机类型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把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分为四类,分别是: 目的型动机、评估型动机、工具型动机和情境型动机.  相似文献   

14.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高专考试存在的问题深入进行了考试理论的应用研究,构建了由“社会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校内学业考试模式、引导型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和考试质量管理体系”四部分构成的考试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素养欠缺等现象,在第二课堂教学中,通过实施“331”课外经典阅读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工程,以期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强化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具体措施为,在三年的学业时间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精读三部书,撰写三篇学年读书报告,接受一系列综合性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6.
对55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投入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专业承诺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规范承诺、情感承诺、理想承诺和继续承诺.学习投入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情绪投入、认知投入和行为投入;专业承诺、学习投入各因子与学业成就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情感承诺、理想承诺、继续承诺与情绪投入均能正向预测学业成就;情绪投入在情感承诺、理想承诺和继续承诺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考察183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口语学业情绪(愉悦、倦怠)及其与控制—价值评价和口语学业成绩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口语学习者经历高水平的愉悦和低水平的倦怠;口语学习控制—价值评价可预测愉悦和倦怠;愉悦、倦怠分别正向、负向预测口语自评成绩,倦怠负向预测口语他评成绩。研究认为,教师应注重口语学习价值引导,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口语学习可控感,并搭建情绪支架,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控制口语倦怠,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学生角色冲突就是指学生因不能满足社会对其角色的多重期望而造成的内心和情感的矛盾与冲突,这种角色冲突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就是学业倦怠,具体而言,包括情绪失落、行为不当、自我效能感大大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变迁引发学生角色冲突;不同社会群体对学生的不同角色期待导致冲突;社会转型期"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教学理念的变化引起冲突。为了有效缓解学生角色冲突,学生要努力增强角色适应能力,教师要帮助减轻学生的学业倦怠,社会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学业心理健康是三年制男性幼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构成。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工具分析,研究三年制男性幼师生学业焦虑感及其各种来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学业焦虑感严重的学生群体是存在的;三年制男幼师生的学业焦虑感与其学习态度、学业抱负水平、在校人际关系、家庭情况等来源呈现显著相关性。建议通过营造舆论氛围,提高职业认同感;指导学习方式转变,提高专业学习能力;科学设置抱负水平,提高职业成就感;做好奖助学贷和突发预警,解决后顾之忧;降低人际障碍,疏通人际关系等多种对策,减低其心理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包括学生个体在学习上的直接和间接的成败经验,他人的评价、劝说和学生的自我规劝,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学生对自己学业表现的归因,学生的情感和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