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茶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对福建省茶叶主产区生态保护支付意愿与额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年龄、受教育年限、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年限是影响茶农支付意愿的显著性因素。(2)茶园的经济效益对农户是否愿意支付起主导作用。(3)茶叶生产质量是茶农关心的首要问题,但茶农对是否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存在矛盾心理。(4)茶农对茶园生态保护意愿支付额度:有一定种植经验和文化程度较高的茶农倾向于每年每公顷支付18000元;文化素质较高且对茶园生态功能、茶叶质量安全具有一定认知的茶农倾向于每年每公顷支付21000元;茶园生态发展的主题定位、经营规模、发展方案等方面较完善的茶农倾向于每年每公顷支付24000元。综合考虑茶园生态保护中茶农的机会成本及支付意愿对制定茶业发展政策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信阳市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效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产业是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的主导产业,是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针对茶叶发展的主要5种生产经营模式:生态茶园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小型农户自然绿色种植、产销一体化、创新茶园,采取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创新茶园在综合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在生态方面最优,并根据最终评判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发展模式上大力提倡创新茶园和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发展方向上突出生态效益;保护传统的小型农户自然绿色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茶树的故乡,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进入唐宋时期以来,茶叶生产异军突起,茶业经济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自唐代开始,我国茶叶产地一直处于扩展之中,产茶州县数量不断增多,南方地区产茶区所占比重不断增大。进入宋代后,茶叶产地继续扩展,产茶区共计有15路、97州军及277县。与茶叶产地不断扩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宋时期贡茶的产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趋缩小,茶叶产地的分布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茶叶产地分布格局由不平衡向平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元明时期的茶业发展概况以及茶业管理制度进行了阐释。文章认为,元明时期茶叶茶区、茶叶品种、消费方式均出现了重要变革。在茶业管理制度上,除了继承唐宋时期的榷茶制度外,茶叶贸易出现了重要的革新。这些变革过程是统治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也是历史路径依赖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安化茶区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茶源地之一,茶叶远销我国西北、蒙古草原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茶业经营活动中,安化遗留了大量与茶业相关的碑刻资料,客观上反映了清代安化地方政府对茶业的管控情况。从现存碑刻资料看,安化地方政府在茶叶生产、运输、贸易和采办贡茶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试图构建在政府管控下的茶叶市场秩序,以保障茶叶市场的正常运行,这些措施对安化茶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社会动荡、管理者认识和能力缺陷等原因,茶业经营活动仍弊端丛生,违规经营屡禁不止,反映出地方政府在社会大变局背景下基层社会管控能力的削弱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福建茶产业五十年发展历程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1952-2002年福建茶叶总产量、面积、单产、主要茶类产量等数据变化入手,分析了福建茶叶经营体制的变迁和福建茶叶目标市场的变化情况,提出了福建茶业发展的主要对策:(1)实施积极的农业政策;(2)提高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以技术选择为视角,着眼于茶叶产业发展进程中种植户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采用农户技术选择假说构建计量模型,以河南省信阳市284个茶叶种植户的微观调查为数据,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劳动节约型、劳动密集型技术选择对不同规模茶叶种植户生产收入变动的影响机理、方向和程度。研究表明:茶叶生产过程中,劳动节约型技术、劳动密集型技术的投入回报率存在差异;茶园规模对茶叶种植户收入影响显著,其中大规模茶园偏向劳动节约型技术,小规模茶园倾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基于此,得出以下结论:茶叶生产过程中劳动节约型技术和劳动密集型技术并存;茶叶生产依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呈突飞猛进态势,“云茶”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迅速提高。为学习云南茶叶生产、经营的经验,加快广西茶叶的发展,2006年7月6—16日,在广西区农业厅副厅长韦祖汉的带领下,由广西区农业斤经作处、广西茶业协会、广西桂林茶科所及昭平等茶叶主产县农业局领导组成的15人考察团,对云南普洱茶的  相似文献   

9.
郑锋华 《今日南国》2006,(15):60-60
“广西茶业的发展起步晚,规模小,眼别的茶业大省相比有很大的距离。云南‘普洱茶’、福建‘大红袍’、安徽‘黄山毛峰’、浙江‘龙井’……广西因没有叫得响的名茶作为代表,几乎淹没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但茶叶是广西的重要农产品,横县是全国最大的花茶产地,凌云县有西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对广西茶业的现状,南宁茶业商会会长、南宁绿野茶业公司董事长察家雄如是评价。  相似文献   

10.
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之一,茶树及其间作植物与环境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两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物体必须与它的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这一基本原理,无论自然生态系统或茶园生态系统都是一致的。人们认识到,茶园生态系统不仅向人类提供茶叶、其他的一些副产品,如水果、蔬菜、药材和家禽、家畜等,更重要的是它也维持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即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减轻自然灾害、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孕育和保存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以及具有观赏园林价值、展示传统文化、旅游休憩等社会功能。文中论述了茶园的生态服务功能、经济服务功能、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