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8年和1939年海固二次回民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还是受到沉重的打击,国民党反动派为之心惊胆颤。他们认为,这两次起义是受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直接影响的结果,而且海固地处西北,起义军随时有奔入边区的可能。因此,伴随着全国反共高潮的升级,国民党对海固人民的镇压,就更加野蛮了。  相似文献   

2.
有清一代,封建统治和民族、宗教压迫极其残酷,西北回族和各族穆斯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而起义频频发生。每次起义都在西北乃至全国引起震动,对后世亦产生很大影响。正确认识和阐述西北回民数次发动的起义,无疑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多年来,许多同志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不少有见地的论文和著述,但除解放初期马霄石先生的《西北回族革命简史》外,至今国内尚无一部较为充实系统的回民起义专著。许多重大问题争辩不清结为疙瘩,并反映到有关民族的思想上。《清代西北回民起义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清代西北回民起义的学术著作,其论点论据是作者积多年努力,对西北回民起义进行比较系统论述的一个集结。读来令人欣然有所收益,对解开回族近代史上的一些“疙瘩”,也不乏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宗教和农民起义有密切关系。伊斯兰教和回民起义有密切关系。本文试就伊斯兰教和回民起义的关系、对回民起义的影响,作初步论述,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正。一伟大导师恩格斯指出:“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说来,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①回族是和伊斯兰教有密切关系的民族。回族多数群众的感情不同程度地受有伊斯兰教的影响。历史上的回民起义,回民掀起的巨大风暴,或浓或淡地带有伊斯兰教色彩,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或没有得到党领导的回民起义,一般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清朝同治元年至十二年(1862—1873年)在陕甘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回民起义,这是回族人民不堪清的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而进行的一次英勇不屈的斗争。但过去有的论著把这次起义说成是“联合”汉族人民进行的起义。韩敏、邵宏谟二同志在《论清代陕甘回民起义的性质》一文中,也把这次起义说成是“以回族劳动人民为主体并联合一部分汉族人民共同反抗  相似文献   

5.
再论晚清云南、甘肃回民起义的社会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咸同之际的回民起义是在传统社会面临转型使命却又背负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的背景下发生的,是当时西部各种社会矛盾综合作用的产物。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从比较研究的角度,认为清初以来的云南、甘肃回族社会,在文化同一性的前提下,基于具体的社会环境不同,其发展历程及指向不尽一致;清政府在甘肃、云南的统治政策使上述指向的差异更加明显;回民起义前,云南、甘肃两地回族与汉族的关系日形紧张,矛盾的一面日渐发展。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作用于回民起义,使云南、甘肃回民起义外在的历史面貌表现出众所周知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史上,咸丰、同治年间绵延西北各地的回民起义规模很大,影响极为深远,它与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汇合成近代中国各族人民反清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然而,西北回民起义自身几乎没有文献传世。研究这次起义,我们能利用的,只有清光绪间官修的《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以下简称《方略》),这是军机处关于咸同西北回民起义专  相似文献   

7.
由陕西省历史学学会主办的纪念陕西回民起义13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2年9月19日在西北大学举行。陕西省历史学学会会长彭树智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来自省内高等院校、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从事陕西回民起义史研究的回汉专家教授40人,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在会议开幕式上,彭树智教授首先指出了这次学术讨论会的重要意义,并对陕西省关于回民起义史的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太平天国革命和云南回民起义的影响下,爆发了西北回民大起义。这次起义首先是由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4月,陕西华州吹竹事件而引起。回民申冤反被“辱之”,官府“凡争讼斗欧,无论曲直,皆抑压回民”。由此造成了回汉积怨、械斗、互相残杀,地主团练更是肆意“妄杀无辜回民,或数十人,或数百人不等,并将庐舍一律焚毁”迫使回民为求生存,拿起武器自卫,与统治阶级进行  相似文献   

9.
一、調查的原因为什么調查同治間(1862——1874)陕西的回民起义运动,主要根据了下面几个理由: 第一,同治年間陕西的回民起义,对于西北的回民历史来說,应是一次空前未有的大变动。在此运动发生以前,陕西各县,特別是渭、涇、洛三河流域,原是我国回民的一个主要集中区或杂居区,但自这一运动发生以来,清代統治阶級把陕西各地原有的回民,除了西安城内的回民以外,整个被驱逐出境或被屠杀了。这一空前未有的大变动,改变了历史上陕西人民民族成分的原有面貌。原在陕西省西安、同州、凤翔三府和乾、邠、鄜三州共二十多个州县里住有回民七、八  相似文献   

10.
1942年春天在党中央关怀下,宁夏回民骑岳团马思义、冶富荣、周尚义、马希杰等10余名指战员分别被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学习。 4月湘黔边界之凤凰县苗族人民举行“跳仙会起义”,反对国民党暴政。国民党从前线抽掉大军疯狂镇压,起义军转入深山。△盛世才反动面目公开暴露,制造了“四·一二”暴动案,逮捕了一批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1.
咸同之际爆发的云南、甘肃回民起义,其领导群体在民族结构、文化教育、教派分歧等经历背景以及植根于其间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较为深刻地影响着两次起义的进程及结局,在一定程度上使杜文秀起义和甘肃回民起义的外显面貌表现出众所周知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清同治年间以金积堡为中心的宁夏回民起义是一场反对民族歧视、求取民族生存的不彻底的反清起义。起义中的主要首领马化龙时而起义,时而就“抚”,没有坚定的反清态度,他仅仅在这场斗争中代表回民群众向清朝统治者进行了有限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一八六二年五月(同治元年四月),爆于陕西华县的回民反清斗争,如星星之火,不久即燃遍全省,波及西北大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为期长达十二年之久的“陕甘回民大起义”。陕西凤翔是这次回民起义的重点地区之一。但从新、旧史书上看,关于凤翔回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等问题的叙述不甚详细;更有不少诬陷攻击之词充斥于反动史书中,如《清朝全史》第六十六页上载: “先是同治元年七月,凤翔之回民杀汉人,围郡城”; 《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卷一七三至卷一七八《纪事七》至《纪事十二》的编纂者吴廷锡公然站在反动统治者的立场上,把镇压回民起义的反革命行动标之为:“平定回匪”! 当时的凤翔知府张兆栋在他上报的《禀回民叛乱请发兵剿办由》中更恶毒地辱骂回民  相似文献   

14.
晚清同治元年,陕西关中发生了汉回冲突,史学界称之为陕西回民起义。回民军在陕西遭到清政府优势兵力的进攻后撤离陕西,直至最终向清政府投诚。因复杂的社会原因,陕西回民没有能返回原籍,被清政府就地安插在甘肃平凉、会宁、清水等地,此即是陕西回民的移民活动。笔者以为此次陕西回民移民的原因有三:第一,清代同治年间年间陕西汉回冲突严重,民族问题复杂和某些汉族士绅的反对是回民不能返回陕西的一个因素;第二,陕西回民军遭到清军的进攻被迫撤离陕西是形成回民移民的原因之一;第三,清政府对陕西回民就地安置的政策最终促成了陕西回民的移民。此外,本文还归纳了陕西回民移民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咸同之际滇、陇回汉民族关系与回民起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各种原因,云南、甘肃回民起义前夕,回汉民族关系已趋紧张。起义发生后,大理政权制订并实施了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使回汉关系基本趋于正常,对大理政权坚持长期斗争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甘肃回族起义中回汉关系紧张状况进一步发展,虽然各回民军领导人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未能扭转局面,从而对起义进程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同两地起义领导人的思想认识以及两地回族社会具体发展的差异性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1941年5月,海固回民第三次起义在国民党的残酷镇压下,几经挫折,失败了。许多起义群众纷纷离开起义队伍,一些重要领导人也各奔西东。只有以马思义为首的二百多名坚定的起义者,踏上了通向陕甘宁边区的征途。 6月6日,历经了千辛万苦的起义队伍,终于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尾追堵截,进入边区,到达环县庙儿掌。由于当地的群众对他们的来历尚不了解,人人躲避。部队到达砖城子后,只找到几个群众,才知道苦水掌驻有共产党的队伍。马思义派人与八路军联系后,又派了副官马智宽、周尚义和一名战士,同去商谈。共产党庆阳地区保安大队长王世保接待了起义军代表。第二天,王大队长带着秘书毛子善等人来看望起义军,  相似文献   

17.
清代同治年间陕甘回民大起义对甘肃地区经济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关系到清廷在西北的政权统治及甘肃民众的生活质量,甚至对清末乃至民国初期甘肃社会的发展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陕甘新驿道沿途为中心,对同治回民大起义后甘肃地区的堡寨兴废、民众生活、军队建设等方面状况进行分析。分析认为,此次大起义破坏了甘肃地区的经济,减少了人口,但同时也给陕甘新驿道沿途部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风气带来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家都知道清朝末同治年间,陕西爆发了大规模的回民起义,结果遭到了清兵的残酷镇压,关中各县的回民大量死亡,剩下的都被西迁甘肃等地,遗留的耕地全部以"逆产"的形式分配给当地的农民及外来的移民。这些事实在马长寿《陕西国民起义历  相似文献   

19.
清同治元年(1862),西北爆发了大规模的回民起义。这次起义波及面广,绵延达十余年,才在清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下失败。其时发生过一个历史事件:1877—1878年,起义领袖白彦虎在左宗棠追击下率部入俄。对此事件的性质问题,历史学界尚无定论。然而,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所造成的特殊的移民事件,并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学术问题,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陕甘回民的入俄,由此形成了苏联一个新的民族。正如上言,这一新的民族,却又本是中国西北的回民。这对于文化学、民俗学、教育学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都增添了新的内容。至于东干语对汉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所提供的新的材料价值,则更是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20.
左宗棠"抚汉迁回"措施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压陕甘回民起义期间,左宗棠不为狭隘的民族观所束缚,一方面对起义前频繁发生的汉回械斗事件的是非曲直做出了公允的评判;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采取了"抚汉迁回"的措施.这是左宗棠在当时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西北地区民族矛盾、稳定地方秩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