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追念被誉为“血肉长城第一人”的黄显声将军。黄显声,字警钟,别名惊中,1896年12月18日生于辽宁省凤城县山河村(现属岫岩县),祖籍山东蓬莱。他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班,因积极投身“五四”运动而被开除。后立志“生不带兵死不休”的他,于1921年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二期炮科,次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服务于东北军。他治军严谨,胆识过人,深受张学良的厚爱,曾两任张学良将军的副官,卫队旅旅长,骑兵师师长,骑兵军副军长等。他还是1936年8月由周恩来直接发展与联系的中共特别党员。黄显声是“九一八”…  相似文献   

2.
刘澜波对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员刘澜波投身东北军中,以黄显声秘书身份帮助黄显声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他帮助黄显声镇压汉奸队伍,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制定义勇军的编委方案,收编与改组各地义勇军,同时还支持黄显声坚守锦州。他始终伴随黄显声左右,为其出谋划策,是他的亲信与幕僚,被誉为"血肉长城幕后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女人世界》2007,(7):81-81
见过这么一个女孩子,几乎把男朋友当孩子一样地宠着,担心他会饿着冻着,出差在外,念念惦记的是男朋友自己一个人在家能不能吃饱穿暖。而且,男友目前的状况和收入远远不如女孩,但是她心甘情愿地拿自己的薪水贴补房租、给他买衣服。她的理由是:“我是不可能嫁给将军的,但我最起码可以找到一个将来有机会成为将军的人。”  相似文献   

4.
《新天地》2007,(11)
曹云莲是位师职女军官,是我的挚友,也是《老人天地》的挚友。在创办《老人天地》的过程中,我们和她及她的老伴李德生将军,共事22年。李德生曾是党的副主席,德高望重,但他公务繁忙,有了云莲的参与,两人参加我刊的活动机会更多。我们这些当时还算年轻的老人,互相支持着,鼓舞着,着实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地奋  相似文献   

5.
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小贾村,有一位104岁高龄的老人叫刘二女,大家都说老太太能有如此高寿来自方方面面的因素。首先,儿女孝敬功不可没。特别是儿媳巧云伺候老人几十年如一日,老人爱吃什么她就做什么,擀面的薄厚软硬也只有她心中有数。至于平日生活的料理,洗衣叠被,端屎端尿,从不厌烦。当人们问她:“你这样尽心,老奶奶有没有责骂过你?”巧云笑言:“她现在是‘老小孩儿’,谁都得爱护她,让着她,只要她心里痛快,怎么都行。”巧云善待婆婆扬美名,去年被临汾市尧都区评为“十佳敬老好媳妇”。社会上的关爱也使老人心情舒畅。2…  相似文献   

6.
晨阳 《21世纪》2010,(6):70-71
在六天时间里,她和同伴们尝尽了晚年生活的种种凄凉与痛苦。生活的无助,精神的孤独,使她霎那间明白了人生的一些真谛.2009年8月,在美国长岛,由纽约当地的一家电视台筹划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超级老人模仿秀”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年轻人体验老人健康恶化、孤独凄凉的晚年生活,使年轻人学会怎样善待生活、淡泊名利和孝顺尊重老人。  相似文献   

7.
王泉媛,这个名字被很多人遗忘了。因为她没有显赫的头衔,没有荣誉的花环,很少有人知道她的身世,周围人看到的是她现在的定位:一个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儿孙绕膝、安度晚年的慈祥老人。其实,人们不应该忘记她,她生命里曾有过一段极其辉煌的历史。她曾和邓颖超、曾志、刘英一起走长征路,她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她曾是王首道将军的夫人,长征路上失散后,60年后再重逢;她曾是西路军妇女先锋团团长,一位叱咤风云的  相似文献   

8.
银色浪潮……刘友宾1995年5月,中央电视台收视率较高的《生活空间》栏目,连续播出天津一位92岁高龄的老人起诉5位子女的诉讼案,一时舆论哗然。这位名叫刘家祥的老人早年丧夫,但当她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她的5位亲生子女却互相推诿拒绝老人登门,无可奈何之下...  相似文献   

9.
《江海纵横》2008,(4):33-33
她是一个黑人女孩,因为小儿麻痹症,只能卧病在床。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也与日俱增,甚至拒绝所有的人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桑榆晚情深     
2004年,干了20年敬老院院长的王红兰该退休了!那一天,她交代好工作,捆扎好随身物品,准备离院。谁料许多老人蹒跚着赶到大门口,按住她的行李,抓着她的手,恳求道:“王院长,你不能走。我们需要你,离不开你,我们还要你当院长,求你了!”有的老人竟然像小孩一样哽咽起来。此情此景让王红兰心潮起伏,迟疑片刻,她又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11.
将军与士兵     
茕茕白兔 《可乐》2008,(1):18-18
星期六,我晨练回来,女友坐在餐桌前把玩我刚买的手机。看到我,她嫣然一笑:"闲着也是闲着,玩个游戏怎么样?"我立刻警惕起来。她什么都好,就是喜欢捉弄人。女友说:"咱们一个扮演将军,一个扮演士兵,将军的命令士兵必须执行。今天我当将军你当士兵,明天我做士兵你做将军,怎么样?"我脑子急速运转。今天我在她掌握中,明天她就在我手心里。我是后发制人,主动权在我手里,量她不敢为难我。主意打定,我一拍桌子:"玩就玩。"  相似文献   

12.
张群 《华人时刊》2007,(7):22-26
她是一位退休女职工,没有任何特殊社会背景,一个偶然的机缘,却使她与百名共和国将军结下书画缘。仅仅6年时间,就收藏到这些当年驰骋疆场、指挥千军万马的共和国将军们的书画作品160余幅,并与共和国元帅、将军、老红军及他们的夫人合影100多次,创下  相似文献   

13.
文明 《山西老年》2014,(3):28-28
王淑萍,62岁,2001年从运城市建筑工程公司退休。自己的五位老人去世后,她就把目光锁定在身边的老人身上。她传承母亲乐善好施的美德,邻居或街巷里有需要帮助的老人,只要她知道了,就一定去帮一帮。平日里陪老人聊天,逗他们开心。逢年过节买些好吃的送过去。经她照顾的老人去世了,她就又另找目标。当她得知一位80多岁的范阿姨是独居老人时,  相似文献   

14.
韦桂琼 《社区》2012,(3):53-53
很少有年轻人会想自己衰老之后是什么样子,也极少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当中国已向老龄化社会迈进这个现实摆在人们面前时,大家不再无动于衷,关心老人,已是个越唱越响的社会旋律。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老年人最需要什么。 北京玉蜓桥畔的松堂临终关怀医院里,有这样一位老人,她刚入院时,神思恍惚,嘴里经常语无伦次地嘟哝着什么。院长李伟经过反复琢磨,方知老人很喜欢小孩,家中新添了一个小外孙后,老人想尽一份力照看小孩。可家人特别是孩子的母亲生怕老人年老体弱,会摔伤孩子,坚决不许老人接触小孩。  相似文献   

15.
李建平  龚茂明 《老友》2013,(4):31-31
为方便照顾外祖父,她摒弃世俗偏见,在老人的房间搭个床睡在旁边;为方便外祖父进食,她每次都把饭菜搅得很碎,每顿饭她都是先喂完外祖父自己再吃;为让外祖父舒舒服服睡觉,她每天晚上都要起床给老人更换尿布。有一次,老人大便失禁了,她没想太多,只把老人当成老小孩,一点一点给他擦洗干净……  相似文献   

16.
香之久 《社区》2009,(33):18-18
平日听多了媳妇们的满腹牢骚,她们总是埋怨婆婆这不好那不好,连婆婆给少了或不给红包的事,有的媳妇也拿出来到处说。都市家庭独生子女多,从小父母娇惯,嫁人后,当婆婆的说她不得。我实在看不惯这些人媳对老人的不敬、无礼和自私。别忘了,你的孩子会把你当老师,你晚年恐怕会自食其果的。  相似文献   

17.
徐建星 《老友》2014,(3):25-25
正甘祖昌将军夫人龚全珍的故事令很多老同志感动。在此之前,甘祖昌是老少皆知的名人,而将军的夫人,却完全名不见经传。她的这些故事自然也就很平凡,讲出来,像是拉家常,既带有泥土香,也富有人情味,更能让人体会出淡而绵长的韵味。我从小就知道将军当农民的故事。在小学课本里,我们看到的不是金戈铁马中的甘祖昌将军,而是看到他把军功章压进箱底,回乡当农民的故事,是他以农民的身份走完人生之路的故事。按理来说,他是将军,将军的故事应该与  相似文献   

18.
杨水建 《老友》2013,(8):52-52
"布衣将军"冯玉祥故居在安徽省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里,一个明显与周围房子颜色、式样不同的院子就是冯玉祥故居。看护院子的老人说,这个故居原来并不是冯玉祥将军自己的家,而是当年冯将军购买其堂兄房子改建的。推门进入院子,绿色的松树映衬出一个高大的塑像,浓眉重目、面容和蔼的冯玉祥将军一身戎装,很是威武。布衣将军冯玉祥,安徽巢湖人,1882年生于河北青县,11岁时就在前  相似文献   

19.
她是一个黑人女孩。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她的左腿瘫痪,只能病卧在床,失去了儿童应有的欢乐知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也与日俱增,甚至她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故事。一天,她被老人用轮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啊?”老人对她笑了…  相似文献   

20.
蔡志芳:与将军书画的不解情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雅洪  袁婷 《金陵瞭望》2009,(15):32-33
从南京市脑科医院退休后成为南京芳草园书画院院长的蔡志芳,是一位退休职工,也是一位奇特的收藏家。她没有任何特殊的社会背景,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与百名共和国将军结下书画奇缘。花费了6年多的时间,她收藏到共和国将军的书画作品400多幅。并与共和国元帅、将军、老红军及他们的夫人合影100多次,创下了收藏将军书画合影之最。她在收集将军书画作品过程中.得到了全国许多老将军的亲切关怀与支持。如今,刚刚被评为“南京好市民”的蔡志芳依然像往年一样.每天都以旺盛的精力奔走在弘扬将军书画艺术的征途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