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是整体发展,战争与和平的较量伴随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在演进着.21世纪共同发展是世界历史进入新阶段各民族国家的必然选择,虽然战争的威胁仍存在,但制约战争的因素在增长,和平秩序终将取代战争秩序,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期.  相似文献   

2.
土地改革是进入现代化的门槛。本文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将土地改革置于大历史和长时段的背景下,分析世界不同国家土地改革进程与成效的历史制度底色。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家户制、俄国的村社制及其农奴制、拉美和南非的庄园制及其农奴制分别为以上三类国家和地区的土地改革提供了历史制度,并规制着其改革进程、特点和成效。土地改革是产权制度改革,核心是“分”,但不可能简单地“一分了之”,其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传承下来的社会组织制度原型不是一夜之间的改革能够改变和改造的。  相似文献   

3.
论后现代时期的民族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战结束后,世界历史进入了后现代时期。在世界现代化历史的框架下,民族主义是一种社会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是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动力,并成为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合法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综观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不难发现:大凡刚刚起步改革的国家,都对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估计不足,以为搞好一个“总体方案”,来个“一揽子改革”,就可完事大吉;并且在改革的推进中,明显存在着贪大求快、急于求成的倾向。这个问题在我国目前阶段也不是已经解决得很好了。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论证改革是一项宏伟的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项工程需要人们长期艰苦奋斗,从而加深人们对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开放论何以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近代地理大发现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以来 ,世界由封闭走向开放。资本主义在开放世界中大踏步发展 ,而封建主义在封闭世界中走向灭亡。在开放与封闭的对峙中 ,出现了历史上称之为“李约瑟难题”的历史现象 ,强大的中华帝国在自设的封闭中走向没落。 2 0世纪诞生了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 ,经过几十年与资本主义的较量 ,到 2 0世纪 70— 80年代 ,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兴起了改革浪潮 ,社会主义必须进入开放世界体系中。社会主义必须学习与创新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技术以及人文、社科思想理论。近代以来的社会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遵循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运动着、发展着,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作为一个先进的社会形态也是如此。在前一个时期,有些人竟把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遭受的挫折,出现的失误,说成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有的人还直截地认为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社会主义的“早产”、“历史的误会”,甚至是“空想”;最多只不过是列宁、毛泽东利用战争的“机会”所造成的“偶然”的结果。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究竟是“历史的误会”,还是历史的必然?特别是经济落后国家率先步入社会主义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在40年前在理论上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族关系现实格局存在十大基本特点,现实的云南民族关系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同时也进入了矛盾和问题多发的时期.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证明,国家权力在协调民族关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所以应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国际影响诸方面,运用国家力量推动云南民族关系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中国,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历史的巨大进步。三十二年来,我们在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果,也经历过严重的挫折。历史表明,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很不容易的,但也确实有其客观规律性可以遵循。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9.
"世界历史"视阈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内涵。这一理论展现了对原苏东国家改革教训新的认识演进,折射了对当代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教训的深刻反思,同时又完成了对科学社会主义世界历史地位的重建并且呈现出对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整合力。  相似文献   

10.
万明 《文史哲》2015,(1):12-26,164
张居正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之一。改革以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开端为历史大背景,与全球市场的初步形成,白银货币形成世界货币,即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事件,改革源自市场的萌发,以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赋役改革作为前期准备;改革没有推行一条鞭法的全国法令,《万历会计录》和《清丈条例》是改革迄今遗存的两部重要文献;改革的核心是财政,改革重建的新财政体系,是从以实物为主向以白银货币为主的财政体系的全面转型,是中国二千年财政体系的根本转型,也标志了史无前例的中国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的转型。历史并非如既往所认识的,张居正改革人亡而政息了,相对王安石变法而言,张居正改革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刘英侠 《理论界》2013,(5):130-132
辛亥革命标志着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专制时代的结束,也开启了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构建的新的历史征程。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政治思维方式,中国开始以民族国家的姿态进入到世界行列,开启了现代化意义上的国家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2.
§1 改革:呼唤着中国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十年改革,成绩斐然。最主要的是打开了关闭的国门,看到了世界的真实面目,开始学会从世界大背景下看待中国问题,从而形成了改革大趋势。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逐步把中国改革引向深入,无疑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改革出现困难、挫折,而看不到开放、改革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无疑是短视。但勿庸讳言,一年来改革也出现了一些我们始料不及的问题,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疯狂投入、惊人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通货膨胀、收入差别悬殊;政治腐败、法纪松弛;文化贬值、教育滞后;宏观失控、令禁不止;道德堕落,人心失归。使开放、改革面临重大风险。  相似文献   

13.
从领土面积来讲,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二大国,但其人口数量在世界各国人口中排列第31位,只有24,083,500人(1981人口统计)。加拿大也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这种多民族的情况可以追溯到人类在现今加拿大生存的开始。人类进入加拿大的时间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但不管什么时候进入加拿大,最先进入现今加拿大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是操着不同语言进入的,由于生活在不同地区以及环境影响而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世纪最后10年的时候,中国经济改革受到世人格外的重视。有74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土崩瓦解了,中国能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呢?如果中国改革取得成功,构造了一个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世界格局及21世纪历史的走  相似文献   

15.
货币作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其间经过了许多演化和变迁。今天,人类文明己开始进入所谓太空时代,而另一方面,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偏僻角落,岛屿及深山密林中,尚有不少民族仍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发展阶段,这就构成了现今世界货币于姿百态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为什么有相对稳定的发展,它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有那些变化,这些新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世界工人运动的现状和前景如何?这些问题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因为资本主义本身的变革和工人运动的状况,不仅规定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而且还规定着下一世纪国际社会的状况和未来世界的发展前景,并对社会主义国家目前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强烈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变化与工人运动的状况,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面。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本质上就是工人阶级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而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是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以来一系列改革的结果。本文即试图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革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政治风云变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剧烈,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认真把握世纪之交国际形势发展的特点,深刻认识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世界格局的历史转换所谓世界格局,一般是指在一定世界力量对比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结构和战略态势。它是一种世界权力体系或权力结构,是世界政治力量组合和构成的方式,反映着一定时期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间的国际关系。世界的历史发展表明,国际…  相似文献   

18.
一历史永远处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之中,它在前进着,但从来没有轻松过。本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风雨如磐,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暗夜以曙光。七十年来,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曾出现过气数已尽的徵兆,但战后的发展变化又为人们始料所不及,它从外部向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内因加外因,使一切社会主义国家都或早或迟地走上了改革之路,舍此别无选择。这并不奇怪,更无需气馁自卑。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改革的结果,当今的资本主义仍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以求生存。因此,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语言了。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着两大挑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世界经济发展的挑战。为了迎接挑战,尽快地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推向前进,我国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正在进一步地深化改革,加快改革,改革已成为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历史潮流。正为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所指出:“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当前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僵化体制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更成为迫切的历史要求。”这是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而得出的科学论断,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一、改革是为了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投资准入自由化与投资措施的国际管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投资条约一般将投资准入的决定权保留给东道国。为限制外资进入或引导外资进入的部门和领域,许多国家都采取了种种投资措施,使得投资措施成为关涉投资准入自由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晚近各国自由化性质的外资法改革的推广以及自由化性质的投资条约实践的普及,投资准入自由化逐步成为世界性立法趋势,也昭示着各国自由实施投资措施的时代已经结束。投资条约中准入自由条款和废除投资措施条款的不断出现,要求各国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也关涉到各国如何在适当保护东道国主权和推动国际投资自由化之间寻求利益平衡的根本问题,应当引起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