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农业产业化探讨邓杏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省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将产供销、贸工农各环节连接成一个产业链,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纳入产业体系中,实行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业化不仅是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静海县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  相似文献   

3.
吴红 《贵州统计》2001,(10):43-48
实现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近期农村经济发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实现。现结合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对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周洁 《浙江统计》1999,(1):26-28
[编者按]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先后进行了制度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这三个创新的相继实施,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上述制度的创新虽然解决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与决策权,调动了他们…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解决当前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关键。近几年来,台州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保持了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带动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全面增长。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2年台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70元,比上年增收339元,增长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绝对额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元。一、台州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纪人的出现是农业发展的必然,它在推动传统农业与市场经济接轨中已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因此必须进一步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解决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尤其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步伐,保持农业的稳步增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中央和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课题。互助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农牧业收入一直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方面,农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高达68%,因此,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资源和市场的有效对接与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互助县县委、县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8.
透过辉煌看福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萌 《浙江统计》2005,(8):32-33
改革开放,为福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创造了国民经济以年平均12.9%的较高速度,持续25年平稳发展的趋势.但迅速崛起的福建经济始终没有摆脱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困惑",农业农村经济这块"软肋"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获得同步的"硬化",并日趋成为福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羁绊.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可见,关注、研究、探讨农业农村经济,事关海峡两岸经济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和效果的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及确保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龙头企业是具有开拓市场、带动生产、深化加工、延展农产品销售空间和时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综合功能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企业。几年来梅州市大力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为对梅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有较全面的了解,最近,梅州市统计局、市企业调查队对全市县级以上主要农业龙头企业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资源高效利用的必然途径,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工业化进程中解决农业边际地位下降,在城镇化进程中防止农村边缘化的有效对策。现以宜宾为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山西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素质确实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也明显暴露出来。最为突出的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买难卖难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加上后续产业利益分配不合理,使农业整个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要从根本上提高山西省农业的经济素质,关键是要加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第一,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以建设主导产业为重点和突破,是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农业产业化具有巨大功能,推进农业产业化具有重大意义。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但不能说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从农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上说,除了抓好农业产业化之外,还要推进农业微观组织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结合莱芜实际,当前解决农业面临问题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靠稳定政策和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靠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两大战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靠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14.
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建立现代农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以农村工业为支撑,以小城镇为载体,使之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整体联动,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推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为早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目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大庆市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这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 1、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特色食品。大庆市应围绕大力发展绿色作物这一主线,把它做大做强,建成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特色、绿色基地。因此,种植结构调整要突出“三个依托”:一是依托养殖业调整种植业。积极发展专用饲料、饲草种植,扩大面积,优化品种,实现以农养牧,以牧增效,农牧结合,良性循环,逐步把粮食主产区同时建成畜牧主产区。二是依托龙头企业调整种植业。一方…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建立基于农村公路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以陕西省面板数据为例,运用陕西农村公路里程与相对应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值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测算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所处的不同阶段相适应的农村公路里程。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临安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导,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农业信息化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以陕西省为例,在调研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陕西实际,提出加快推进陕西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我国农业生产虽然经历了改革开放 2 0年的发展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与形势的发展仍不相适应 ,要尽快实现农业生产的第二次飞跃 ,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调整发展思路 ,以增效增收为目的调整农业结构 ,以创新经营体制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大局为重继续实施对农业的保护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广安市以业主开发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结起来,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此种经营方式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活跃了城乡市场,增加了农民收人,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主导产业不明显,产销信息短缺,科技含量较低,龙头企业很少,资金投入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