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洛丽塔》的后现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质疑客观真理、拒绝价值判断、强调意义的不确定性.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时时暗示其中叙述的故事并非真实,并将多种传统文体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杂合体.作者还通过对经典文本进行剪辑拼贴,以游戏的心态进行模仿,以轻松甚至油滑的笔调叙述严肃紧张的场面.不少词汇和短语经过作者巧妙的分解及重组,与情节、人物结合起来,营造出奇幻的美感.整部<洛丽塔>体现出强烈的后现代色彩. 相似文献
2.
毕其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36-139
文章从词汇、句法、语音三个层面分析了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的语言风格。浩如繁星的“大词”、书卷语,不厌其烦的长句、复合句,丰富多彩的语音变化,对作家这些手法运用的剖析,剥开小说晦涩烦琐的表象,揭示出小说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小说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中的独特时间观念是其后现代主义特征的集中表现。运用德理达的解构理论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通过对《洛丽塔》主题的重新解读,发现该小说至少包含了三个时间元素:梦想、愚顽与痴迷。纳博科夫正是借此构建了小说身份缺失中的时间诉求,并以其时间的断裂和弥合所具有的现代意义,在叙述方式、结构模式等方面比其他作家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4.
身份缺失中的时间诉求——论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中的独特时间观念是其后现代主义特征的集中表现.运用德理达的解构理论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通过对<洛丽塔>主题的重新解读,发现该小说至少包含了三个时间元素:梦想、愚顽与痴迷.纳博科夫正是借此构建了小说身份缺失中的时间诉求,并以其时间的断裂和弥合所具有的现代意义,在叙述方式、结构模式等方面比其他作家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5.
6.
刘丽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1):49-53
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运用了类似于中国套盒式的三层叙述框架:叙述者纳博科夫、约翰.雷博士和亨伯特.亨伯特分别处于故事外叙述层、故事内叙述层和元故事叙述层,但使用的目的和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套盒的结构现实主义。纳博科夫利用三位叙述者使自己远离小说的中心人物和中心故事,但同时又在每个叙述层上设置有类似特征的叙述者并把他们同作家自己混同起来,以增加阅读、理解和阐释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洛丽塔》是二十世纪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最有名又最受争议的一部小说。该小说有着诗一样的语言,也有着被世人认为极"不道德"的内容,因此被褒贬不一,甚至屡屡遭禁。然而,真正伟大的作品,无论它经历了什么,一定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以其优美如诗的语言构造了一个迷幻如梦的成人童话,让每个走进童话的人都会收获不同的审美体验,如优美与悲情的融合、悲剧与喜剧的叠加、崇高与滑稽互现等等。 相似文献
8.
张宇静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2):107-109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见证了对《洛丽塔》评价的转变,评论家纷纷把重心从研究小说的形式转向了探讨亨伯特个人行为的暗示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评论家开始对女主人公洛丽塔的缺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是亨伯特用自己理想化的幻象取代了真实的洛丽塔。换句话说,很大程度上读者在小说中看到的是经过亨伯特想象加工出的洛丽塔,而... 相似文献
9.
高明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2):106-109
自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出版以来,洛丽塔的身份之谜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我们认为作为一个精神病患者临终独白的主人公,洛丽塔身份的"真实性"颇值得怀疑,她是亨伯特被压抑了的欲望的隐喻。作为亨伯特无意识的一种建构,洛丽塔是亨伯特无意识欲望的一个出口,一朵绮丽的"镜中花"。 相似文献
10.
一个"流浪者"的"艺术欺骗"--论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中的恋童情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其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615-617
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是后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但因其恋童情节的描写而引起广泛争议。这种恋童的畸形情感实际是作家作为流亡贵族的内心苦闷情感的畸形表达,这种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后现代的表达已超越社会基本伦常的底线,虽然作家曾多次表白“艺术是欺骗”,但“艺术欺骗”不应是作家回避社会责任的挡箭牌。 相似文献
11.
12.
13.
袁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03-105
《洛丽塔》通过其主题的多意性,主人公之间的象征式的结构,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怀疑与否定,自我指涉和自我相悖式的情节与结构,机智幽默而多意的语言等,体现了一种后现代文学的精神特征,开创了后现代主义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存在性不安——《洛丽塔》中亨伯特的自我分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7-119
在大多学者对于亨伯特人格分裂这一主题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以莱恩的存在心理学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亨伯特所表现出的三大主要焦虑吞没、爆聚和僵化与非人化,重新审视其种种反常行为和心理,探讨造成亨伯特自我分裂的根本原因,揭示其悲剧根源。由此得出单纯从心理学层面来分析其人格分裂,不免会造成剖析主人公性格特征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同时希望能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5.
毕其玉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5,18(4):615-617
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是后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但因其恋童情节的描写而引起广泛争议。这种恋童的畸形情感实际是作家作为流亡贵族的内心苦闷情感的畸形表达,这种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后现代的表达已超越社会基本伦常的底线,虽然作家曾多次表白“艺术是欺骗”,但“艺术欺骗”不应是作家回避社会责任的挡箭牌。 相似文献
16.
任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2):116-119
尤金.奥尼尔在其剧作中给予了女性充分的关注和同情。他笔下的女性人物普遍具有双重性格,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她们可以像海水般包容一切,又可以像火焰般燃烧自己同时也伤害了他人。但无论是可爱还是可恨,她们身上总带着某种悲情色彩,让人感慨、叹息。 相似文献
17.
18.
祝丽萍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4):109-110
尤金·奥尼尔的自传体剧本《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家庭的不幸生活,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形象。作者在深刻描述与女主人公玛丽的悲惨人生有关联的几个主要人物基础上,分析了造成玛丽人生悲剧的根源,揭露了男权社会中存在的丑恶现象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作者对女性的自我解放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他认为:在以男权为主导... 相似文献
19.
房晓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96-97
纳博科夫笔下的小说已经超出了一般的范式,向更加复杂的反讽发展.作品中无论是主人公、还是情节结构,都可以为作者随心所用,产生一种多层次的反讽效果.纳博科夫的小说往往以多变的叙述、离奇的结构、凝练的语言著称,而大胆的表现手法也是他作品独树一帜、自成一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杨新宇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6)
劳伦斯的女性观一直以来就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有人说他是女性的同路人,有人说他是女性的敌人.通过对他的主要长篇小说的研究,可以发现他的两性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他个人经历的变化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