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我与丈夫14年前就离婚了。三个女儿现在都已经成年。当时大女儿判给了我,其余两个女儿判给丈夫。丈夫是个老师,已经退休。我现在没有生活来源,要求丈夫进行扶养,可法院不予支持。离婚时,两个小女儿都不满十三岁。请问:现在我是否可以向两个小女儿要赡养费?  相似文献   

2.
甲婆婆,88岁,独居,无人照料。经济状况良好,每月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障。甲婆婆是丈夫的第二任太太,丈夫已故,老婆婆没有亲生子女,她丈夫的前任太太有两儿一女,过年过节时会来探望老人。老人身体没有严重的疾病,但与继子继女的关系不好。  相似文献   

3.
北京的王女士今年27岁,是小学英语教师,女儿还不到两岁。虽说孩子上幼儿园还早,但王女士和丈夫已经就怎样选择幼儿园争论过好多次了。  相似文献   

4.
正她四十多岁,女儿二十多岁。年龄不同,相同的是母女两人都是离异。两人在婚姻中对待丈夫的态度不同,但结果都是丈夫弃她们而去。女人的丈夫做生意赚了一大笔钱,而且生意越做越红火。俗语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她担心男人禁不住外界的  相似文献   

5.
在英国北威尔斯的弗林特郡,有两位耄耋老人,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丈夫汤姆·肖维尔顿87岁,妻子霍安·肖维尔顿83岁。他们共有5个儿女、10个孙辈和一个曾孙,可谓儿孙满堂,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6.
小禾 《当代老年》2007,(10):18-19
在驴棚里,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婚姻生活 1961年,21岁的邢燕子穿上了嫁衣。丈夫王学芝家穷,什么都买不起,公家给一对新人做了两床被子两床褥子,又给了他们几尺布票。丈夫家房子小,新婚三日后,邢燕子和丈夫就搬到了窗户根底下早年喂驴的小棚子里,那个小棚子宽不到5尺,长不到6尺,站起来直不起腰,一下雨就漏。  相似文献   

7.
《女性天地》2010,(12):30-31
37岁的袁某与小他6岁的妻子陈某婚后育有一子。袁某是一名建筑包工头,生意越做越大的同时,夫妻关系开始走下坡路。从2001年起,陈某怀疑丈夫有外遇,争吵激烈时,陈某多次用洒瓶、茶杯等砸伤丈夫。今年8月,陈某把丈夫的手臂砍得缝了20多针。  相似文献   

8.
名人老照片     
《老人天地》2010,(7):55-55
背情书挽回40年婚姻 在青岛市有一对共同生活了四十多年的老夫妻,因丈夫性格暴躁,妻子忍受不了长期磕磕碰碰,在子女成家立业后,遂向法院请求离婚。在法庭上,67岁的丈夫竟一字不漏地背诵出两人恋爱时妻子写给他的情书,虽然情书的内容很朴素普通.但他的惊人举动让丈夫说.虽然这些情书现在早不知道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9.
《女性天地》2007,(8):43-43
我是一个命运不济的人,因为长得不好看从小就被人歧视,又因为外表的原因直到30岁才嫁了个各方面条件比自己差的人。结婚两年后,丈夫因为企业重组下了岗,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我的肩上。由于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丈夫变得暴躁不安,常常拿我撒气。一段时间以来,我忍辱负重,默默地为这个家做牛做马。  相似文献   

10.
圆子信箱     
圆子信箱情人与丈夫圆子:我是一名机关干部,结婚近5年,孩子3岁。两年多来,我的孤独与失落感有增无减。一直渴盼着的温情与体贴没有降临到我的身上。我的丈夫对婚后的感情交流总是不以为然。在我们办公室,有一位比我年长的男同事。他一直对我很关心,给我暗示过爱意...  相似文献   

11.
洪江市安江镇89岁的老寿星刘满英,精神矍铄,耳聪目明,一家四代同堂,日子过得清清淡淡,却也甜甜蜜蜜。家里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老人,被人们传为佳话。老人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16岁那年,刚脱稚气的刘满英就与同龄的汪景堂结为夫妻。不久,丈夫进了纺织厂当工人。夫妻俩先后生下了四儿四女。丈夫一份微薄的工资,应付全家,光打汤喝也不够。为了糊口,刘满英舍下儿女外出,给人家当保姆,帮烟店卷烟叶,什么事都做过。解放后,生活有了转机,但由于子女多,日子依然过得艰难。1972年,丈夫突然病逝,这对刘满英来说更是…  相似文献   

12.
留一束玫瑰给自己文/李双江图/关辉不知是谁说的,女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婚前,为自己活着;婚后,为丈夫和孩子活着。身为女人,真正进入女人的角色,已是错过十六岁的花季,走过二十岁的雨季,匆匆迈进婚姻的门槛。即将敲响三十岁的时钟,自诩阅尽人间沧桑,...  相似文献   

13.
丈夫客死异乡,夫妻阴阳两隔,但妻子在办签证时却受阻,无奈求助自己因爱反目成仇的初恋情人……突闻噩耗,夫妻阴阳两隔现年41岁的朱槿是北京一家外企的管理人员,身高1.68米的她当年是学校的文艺骨干,曾经拥有众多的追求者。朱槿的丈夫鲍海丰是一位IT工程师,7年前去了美国发展,朱槿独自带着儿子在北京,丈夫曾答应她,将来全家都移民美国。  相似文献   

14.
潘家永 《老年人》2007,(4):50-50
问:我丈夫是一家公司的职员,今年58岁。不久前,他代表公司参加市里组织的桥牌比赛。由于有离血压病吏,加之在比赛中情绪紧张.导致诱发脑溢血.至今生活不能自理:请问:我丈夫的情况属于工伤吗?我能否帮丈夫申请享受工伤待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10,(29):46-47
特殊的大家庭 郝荣菊有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她和丈夫赡养着11位老人:一个婆家奶奶、三对公婆、两对父母。其中,三对公婆是前夫武其升的父母和现任丈夫陈光柱的养父母及亲生父母;两对父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及现任丈夫前妻的父母。  相似文献   

16.
萧萧 《女性大世界》2006,(1):156-157
三年前.当丈夫的音响行挖到第一桶金的时候.她做了全职太太。一直以来,她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温柔贤惠,每天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日子过得安静而惬意。她跟丈夫是自由恋爱,有着相扶相持的默契.尽管身边的女朋友不无忧虑地跟她说过“看紧点”.她却从没怀疑过丈夫对她的感情。那一天,当丈夫像电视剧里的男主角那样告诉她有了外遇的时候,她觉得天昏地暗了。  相似文献   

17.
阿鸣 《当代老年》2008,(6):20-21
有这样一对大妻,结发71年了,如今仍是恩恩爱爱,丈夫89岁,妻子86岁,一起种地种菜,一起四处游玩,挺稀罕人的。  相似文献   

18.
一次又一次的绝望之后,孙秀英教授被几乎成了植物人的丈夫曹克敏弄得形如槁木。是衡阳医学院一届又一届的在校学生,用爱心驱散了孙教授心头的阴霾,才使她对生活充满希望。孙秀英今年71岁,上海人。她的丈夫曹克敏72岁,安徽人。他们于1952年结婚,两个女儿如今一个在日本,一个在加拿大。1968年2月,他们夫妇双双来到衡阳医学院任教。30多年来,他们教学科研一肩挑,编写教材80多万字,发表论文30多篇,成就辉煌。孙教授的一项研究成果,还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两次被邀请参加世界职业卫生会议。曹克敏副教授…  相似文献   

19.
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近半个世纪内先后将自己的5位亲人送到了军营。尽管她的两任丈夫都因当兵而献出了生命,但她无怨无悔,又将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先后送进了解放军这所大学校。乡亲们尊称她为“兵奶奶”。“兵奶奶”名叫张荣花,是湘西自治州泸溪县合水镇新桥村人。张荣花是个苦命的女人。1943年,她12岁时就到一户杨姓人家做了童养媳。丈夫叫杨大改,大她7岁。杨大改念过初中,在当时的新桥村算是个文化人了。他不想守在山旮旯里,也不想配个童养媳,但却拗不过父母,只得听天由命。不过,张荣花走进家门后,聪明能干,他很快就…  相似文献   

20.
<正>结婚28年,只有19岁的儿子离世后的那一个月里,丈夫没有打她,其他时候,她一直生活在丈夫的拳头之下。在上海市妇联的全力帮助下,她终于摆脱家暴,获得了彻底的新生……被丈夫打得频频流产的她,却从不敢提"离婚"2012年9月的一天,被丈夫暴打一顿赶出家门的李成娟,第一次走进了上海市妇联权益部。接待她的,是权益部副部长陆荣根。18岁那年,李成娟经人介绍与王大勇订婚。两年后,李成娟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