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论者在论述《伤逝》的时候,都是侧重于论述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及其社会根源。却鲜有论者把《伤逝》的主题与当代大学生谈恋观爱观结合去论述。鲁迅在小说中对恋爱婚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既赞扬了子君和涓生对恋爱自由,也指出了涓生的生存困境与子君错位的恋爱观导致了他们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本文对《伤逝》主题的再认识并将其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比较论述,旨在引发当代大学生对恋爱观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伤逝》作为鲁迅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同类题材小说。它通过子君与涓生的爱情经历,不仅体现了五四时期的一种时代精神——反封建与追求个性解放,更重要的是挖掘了造成子君与涓生爱情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写于1925年10月,最初收入1926年出版的小说集《访煌》。长期以来,人们对这部作品题材的思想意蕴的深刻性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也从多角度多方面探讨了涓生、子君悲剧的必然性。基于这篇短篇小说叙事视角的独特性,涓生这个虚构的叙述者,将作品的思想功能发挥到极致,很好地体现了涓生、子君悲剧的心理发展过程。笔者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涓生、子君悲剧的必然性。《伤逝》中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深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身上有一股强烈的反封建、反传统意识,敢于无所顾忌地追求个性解放…  相似文献   

4.
《伤逝》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涓生是故事积极的述说者,在他虔诚的忏悔之外,还存在另一个声音为自己辩解;子君则始终沉默在故事的背后,她丧失了对故事指示性的控制,处于消极、被动的尴尬境地;作者鲁迅的叙事态度无论是否与涓生的叙事态度保持一致,小说的叙事方式都客观地展现了人物灵魂的最深处。  相似文献   

5.
歌曲《风萧瑟》选自作曲家施光南先生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经典民族歌剧《伤逝》。它是歌剧中女主角子君所唱的咏叹调,歌曲感情强烈,富有戏剧性,表现了主人公迷茫,痛苦,挣扎的心情。剧本体现了原著抒情诗式的笔调,刻画了涓生和子君敢于与封建礼教抗争的20年代青年形象,也揭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本文就咏叹调《风萧瑟》的剧情背景和曲式作了简要分析,对歌曲的演唱部分的艺术处理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伤逝》与茅盾的《创造》同为婚恋题材小说,且都融入了作家各自的情感生活经历,折射出作家独特的情感体验。同一般的爱情小说不同,小说男女主人公涓生和子君、君实与娴娴既是恋人,同时也是启蒙者和被启蒙者的关系。因而,这两篇小说通过对这两对青年恋人情爱故事的描绘和展现,不仅揭示出女性的现实处境和未来的解放之路,也对启蒙和启蒙话语进行了质疑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运用义素分析方法对鲁迅《伤逝》中主人公涓生的名字进行分析,由此发现了涓生形象的四个方面:末人、超人、道德家、忏悔者.这四个方面体现了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因此,涓生其实是鲁迅自己的精神写照,而鲁迅对自己的婚姻、家庭与爱情的思考和艰难选择是建构涓生形象的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8.
<伤逝>是鲁迅小说创作当中题材独特、寓意深刻的作品文本.作者通过主人公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对于五四思想启蒙运动作了形象生动的深刻反省.<伤逝>具有明确的自我批判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它对以"恋爱自由"为中心话语的五四精神,提出了与众不同的强烈质疑;并借助涓生灵魂忏悔的痛苦追忆,由衷地表达了自己"希望"与"绝望"、"寂寞"与"虚无"的真实心境.  相似文献   

9.
李林荣 《东岳论丛》2012,33(7):15-24
《伤逝》在主题蕴含层面,不仅涉及其情节层面上所呈现的“涓生”和“子君”这类“五四”一代青年的爱情问题,而且与五四运动过后的特定时代氛围中“无政府主义”等思想文化和社会实验运动所促成的特殊生活观念情境,以及鲁迅置身这一情境中的个人化的思想感受,有复杂关联.基于此,《伤逝》的主题和情节,形成了提出而不是解决问题、展示而不是弥合冲突的开放式和碎裂型的构造.  相似文献   

10.
胡叔和 《江淮论坛》2000,(1):103-106
如果我能够 ,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 ,为子君 ,为自己。这是的确的 ,子君的“逝” ,子君的死于“无爱”的连墓碑也没有的冰冷的人间 ,引起了涓生的“伤”———从心灵深处涌出的悔恨和悲哀和由这种悔恨和悲哀交织而成的歌哭。“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子君就是怀着这种个性主义的人生信念、理想追求 ,不顾父亲“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 ,与同是怀着个性主义的人生信念、理想追求的涓生 ,自由恋爱 ,无畏同居的。无论“那鲇鱼须的老东西”和那脸上搽着加厚的雪花膏的小东西 ,怎样不怀好意隔着玻璃窗暗中…  相似文献   

11.
鲁迅作品<铸剑>取材于古代有关复仇的神话故事,不可回避的复仇主题除了世俗的子为父复仇之外,还包含深层次生命个体灵魂上的复仇,这种理念上的复仇,具有无可奈何的荒诞感与虚无性,从眉问尺到眉间尺的父亲再到黑衣人,这三个人物的复仇精神呈现出逐步深化的现象,借助他们,鲁迅深刻显示他"激昂-绝望-绝望的反抗"的人生哲学,既回答了现实问题,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黑衣人作为真正的复仇之人,他是鲁迅心目中的复仇之神,作为作者心灵写照的对象,黑表人即是本文的隐含作者,他与作者精神中的最核心部分具有一致性.读者要以识别叙述者为突破口,结合作者的创作语境,完成对隐含作者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鲁迅评论娜拉与塑造子君的形象,体现了他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热切关注。他以易卜生剧作的终点为起点,进一步提出了应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去寻求妇女解放之路。鲁迅的见解是敏锐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李林荣 《东岳论丛》2011,32(11):12-18
《伤逝》在鲁迅写作历程和思想谱系中的出现,具有远较其内部故事——"涓生"和"子君"的恋爱悲剧——本身的构思成因更为丰富、广阔的多层面的缘由。鲁迅在写作体裁的自我定位上从小说到杂文的重心位移,在面向新文化阵营的情态取向上从助阵式的"呐喊"到反思性的"彷徨"的思想迁延,在自我的社会意识和人格精神的支撑点上从单一主体的知性力量到关联和凝聚多主体间的情知意统一体的转移和跨越,都在足以代表整部《彷徨》集艺术和思想核心价值的《伤逝》这里,有细切全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铸剑》是鲁迅饱蘸心血,用奔放激情、深邃思想和战斗经验炼成的锋利宝剑。他要携着这复仇反抗之剑和革命青年一道,并肩携手,生死与共,向一切压迫者讨还血债,进行你死我活的殊死战斗。  相似文献   

15.
在评论鲁迅性格的时候,不少人责备地说:“鲁迅多疑”。人类,恰如鲁迅所说:“最好是不隔膜,相关心”。互相猜忌,总不大好。“疑”而至于“多”,又难免让人感到是一种变态的心理。这样,鲁迅的多疑便似乎和凭空猜想、疑神疑鬼混为一谈,而成为他性格中惹人讨嫌的缺点了。  相似文献   

16.
陈霞 《理论界》2010,(8):147-149
鲁迅小说《伤逝》中的女主人公子君是个"五四"新女性,她勇敢地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篱,选择了自己追求的路,但最终却是悲剧的命运。这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子君的悲剧是当时整个女性悲剧命运的写照。子君等"五四"新女性的悲剧命运启示我们:女性只有经济独立,才能跨出追求"人"的独立的第一步;而只有整个社会解放了,女性才能真正得到解放。  相似文献   

17.
王兆胜 《江汉论坛》2002,3(9):74-78
林语堂与鲁迅的关系一向非常微妙,他们有互为朋友的共同战斗和生活的时期,也有相互论争甚至误解的时候。究其相得相离的原因,意气之争和人品之异大概是不存在的;而文化文学观念和性格之不同可能是主要的。鲁迅个性多疑而专断,林语堂性格任性而幽默,这就不可避免地在二人之间产生难以克服的隔膜与冲突。  相似文献   

18.
《琼州学院学报》2019,(1):72-77
《伤逝》乃鲁迅虚构的悼亡之作,但其中的感伤之情泛滥而虚伪,正因其写作之时流行着新式的"才子+佳人"故事,盛行感伤的文学基调。鲁迅借《伤逝》警戒私奔潮中盲目崇拜新"才子+佳人"美谈的女子们,批判如涓生那般无所作为的颓废感伤者,揭破以涓生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的男权中心个人主义者的虚伪面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鲁迅与外国作家、思想家的比较研究,与同时代作家思想家的比较研究,与中国古代作家思想家的比较研究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还出版了这几方面的专著,这标志着鲁迅研究的深入与拓展。但对鲁迅自己作品之间(如小说之间、杂文之间等)的比较研究,却似乎被忽视了,这是不应该的。本文就是试图以鲁迅小说《祝福》和《伤逝》中的祥林嫂和子君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来探讨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我们知道,《祝福》写于1924年,《伤逝》写于1925年,两篇小说都是鲁迅“彷徨”时期的作品。其中的主人翁祥林嫂和子君,虽然地位不同,经历各异,但细心分析观察,不难看出她们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是,她们都是旧中国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受害者和牺牲品,都有着共同的悲惨命运和相似的奴隶性格,以及方式相似而实质不同的反抗意识和举动。  相似文献   

20.
刘雨 《齐鲁学刊》2003,(1):33-35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两篇以《复仇》命名的同题散文 ,记写的不是以牙还牙的复仇行为 ,而是表达了困境与绝望中的精神报复之意。对那些无聊的看客 ,最好的“复仇”方式就是让他们无戏可看 ,而对那些饮过自己血的人们的无情的“打杀” ,鲁迅则表现出“哀莫大于心死”的精神绝望。这种充满矛盾与绝望的复仇欲望 ,正是鲁迅当时的精神痛苦和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