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在建国前后的几年中,刘少奇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具有一定独创性的见解,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为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均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国前后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一定的思想理论基础,并且对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也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因此,进一步研究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国前后,刘少奇提出了利用和发展私营经济,以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思想。在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剥削,私人资本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上阐明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看法。同时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构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设想,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对我国社会的经济性质及经济成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在农村建立供销合作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 ,不仅促进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 ,而且为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刘少奇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刘少奇在有关的论述中明确强调就是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二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刘少奇提出应当划出一个相对独立的较长的阶段———新民主主义阶段来发展经济,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三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以生产力为中心。刘少奇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生产关系的变革不能超过生产力水平;分配问题属于生产关系,必须以生产力为中心制定公平合理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的方针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早在建国前张闻天就提出以国营经济为主体和五种经济成分都应发展的思想,当时毛泽东、刘少奇肯定并接受了这一思想。建国后毛泽东在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程中,主张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并运用于实践,一度使我国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一大二公三纯”的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的思想,“十四大”正式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方针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参与制订了我国经济建设多项重大决策与方针 ,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 ,具有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 ,以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经济建设的目的。他的经济建设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他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及其重要地位,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全面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总的方针和总体模式;阐明了长期坚持、运用的指导经济建设的若干重要方针。这些可贵思想切实地反映了中国实际,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石,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主要发挥者。 (一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刘少奇强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同时多次使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概念。这表明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观是过渡性与历史阶段性的统一 ,既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看作过渡型的社会 ,又认为它是一个需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二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刘少奇最早提出并多次论证过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同时又多次以明确的语言指出经济建设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这实际上是把两者放在不同的问题层面或范畴加以确认的 ,因而形成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二重性。建国前夕 ,刘少奇曾不再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当作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 ,但二重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 )关于怎样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刘少奇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基本经济方针、经济发展步骤、工业化与民主化的关系及利用外资等重要问题。 (四 )关于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提法反映了全党长期以来的共识。关于刘少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 ,可以概括为 1 2个字 :长期准备 ,一步跨入 ,两步完成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思想源泉.这一思想在指导建国初期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发生了嬗变并过早终结了.探讨这一思想嬗变的原因及对后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影响,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对更好地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思想主要从两方面展开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之中心任务问题;实现前述任务所要遵循的道路、原则和手段问题.关于前者,他着重阐明了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路;至于后者,则着重论述了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改革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是刘少奇在新中国成立时明确提出并在此后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思想。其理论依据,在于他坚持认为社会生活水平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他那里,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与党和国家主要任务的确立是一致的。而1978年前党的工作重心未能实现向经济建设转移的直接原因,则在于当时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与工作重点转移的正确要求是相左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传统经济思想和传统政治思想之间具有批判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表现在哲学思想上: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石有三,一是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特点的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二是以“特色论”、“两点论”和“重点论”三位一体的矛盾论学说;三是以群众路线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表现在经济思想方面:邓小平理论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崭新观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上浓重的伦理中心主义的变革;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他的“富民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崇尚小而全的自然经济思维定势的变革,也是对平均主义思想的否定。表现在政治思想方面:邓小平的系统改革论,是对中国传统的改革变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提出的“一国两制”思想是对中国传统的国家统一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发展;他的民主与法治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政在人”的人治观念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3.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是刘少奇在新中国成立时明确提出并在此后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思想.其理论依据,在于他坚持认为社会生产水平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他那里,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与党和国家主要任务的确立是一致的.而1978年前党的工作重心未能实现向经济建设转移的直接原因,则在于当时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与工作重点转移的正确要求是相左的.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的商品经济思想是其经济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中国的国情为出发点,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过程中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性作出深刻的反思,试图探索和解决社会主义的中国应该如何发展商品经济问题。其见解深刻,独具创见,颇具中国特色。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云同志作为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在实际工作中,他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经济平衡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的各自平衡。(二)财政与信贷的统一平衡。(三)国家财力与物力的统一平衡。这种综合平衡思想过去在指导我国经济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今天,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社会步入新时期的重要标志。它使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呈现出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同时并进互相推动的趋势;它使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一种新方式——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使我们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新范畴。分析这几个范畴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一个核心范畴。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新举措,从而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推进到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论刘少奇“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及现实意义赵锡荣刘少奇在领导我国经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提出过许多极有价值的经济思想。其中,“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是他的经济思想中贯穿始终的核心观点。这一观点的基本之点是:主张运用价值规律、市场调节、经济竞争、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任弼时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探析王连升,张炳兰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内较早研究和从事经济建设工作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始终如一地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  相似文献   

19.
介绍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基本特点、内容和历史地位。指出毛泽东经济思想具有时代性、全局性、探索性三大特点 ,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三大理论。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毛泽东经济思想 ,充分认识其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国前后刘少奇同志提出了很多关于农业合作经济发展的颇有价值的思想,主要有科学地划分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层次,提出了发展农村工业合作社的主张;在新民主主义阶段,暂不触动农民的个体所有制,待农民富裕了,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向更高级的合作社过渡;大力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这一“伟大的系统”,在流通领域架起一座联系无产阶级和农民的桥梁,以逐渐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