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戚枝淬 《兰州学刊》2005,(3):202-205
股东出资瑕疵是指股东不按照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要求,股东出资方式、对出资的处分存在不完全符合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的一种违法行为.本文在对股东未足额出资、股东不适当出资、股东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四种典型的出资瑕疵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主张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完善公司资本制度:实体上明确规定出资瑕疵的责任认定及承担方式;程序上完善对瑕疵出资者诉讼制度,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公司及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无效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时虽在形式上做出治安处罚,但因重大且明显违法,不待有权机关确认并宣告,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处罚行为。导致无效处罚的事由主要有处罚主体瑕疵、内容瑕疵、形式瑕疵和程序瑕疵,其法律后果包括效力内容、判定方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宁红丽 《社会科学》2013,(9):88-100
《合同法》有关出卖人物之瑕疵责任的构成要件的规定相当疏漏与不完整。理论界对该问题也未予以足够重视。随着《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的颁行,我国法上有关出卖人物之瑕疵责任的构成要件的拼图才基本成型,但仍存在着较大的完善空间。根据这两部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出卖人就标的物瑕疵承担瑕疵责任,需要具备标的物交付时存在瑕疵、买受人践行检验通知义务、买受人在缔约时不知且不应知标的物有瑕疵、当事人未以约定减免出卖人的瑕疵责任等四项要件。虽然"司法解释"的准立法形式常受诟病,但它细化、补充乃至发展合同法上买卖合同制度之功仍不容否认。  相似文献   

4.
2004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简称《道交法》)是一部调整道路交通安全诸方面法律关系,填补我国在道路交通方面的立法空白的重要法律。实施两年来,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笔者认为这源于《道交法》在立法上的一个瑕疵———在使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的不正义性。本文从立法精神、法理、法律实施后果、法律实际执行、公民安全意识的树立、法的社会引导作用六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弥补《道交法》瑕疵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道路瑕疵的界定由道路瑕疵引发的损害赔偿诉讼在我国早已出现1。随着道路交通的日益发展,作为侵权责任要件的道路瑕疵问题愈来愈为学者们所关注。但什么是道路瑕疵、有哪些种类、法律上如何认定却一直未能明确。笔者认为,对此有必要在理论上予以澄清。对道路瑕疵,日本法给予了较为明确的界定。日本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1款规定,“因道路、河川及其他公共营造物的设置或管理存在瑕疵而致他人以损害的,国家或公共团体负赔偿责任。”日本最高裁判所在昭和45年8月20日的判决中指出:“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1款上的所谓营造物的设置或管理瑕疵,…  相似文献   

6.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议存在各种情形的瑕疵,这种情况在大多数公司的运营中较为普遍。当公司机关在作出决议的内容和程序上有瑕疵时,就有可能侵害到股东或公司的权益。为了维护股东或公司的合法权益,就有必要对相关决议的效力作出法律评价并给予权利主体一定的权利救济。全面阐述公司瑕疵决议的常见类型、救济方式及其对公司内外部的法律影响等问题,对司法实践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物权理论,分析《物权法》对我国农用地产权制度的贡献与瑕疵,认为:《物权法》对农用地产权制革的贡献在于建立了农用地的成员集体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完整的物权结构,为农用地的合理利用与有效配置提供现行宪政框架内最为有效的产权基础。并针对《物权法》在集体所有权确定性、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地位以及转让与抵押方面的瑕疵,提出具体的立法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8.
姬厚实 《理论界》2009,(8):115-116
"产品瑕疵"是<产品质量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产品缺陷"相对应,是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之一.但是<产品质量法>只是使用了"产品瑕疵"这一概念,并未对其内涵作明确界定.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产品瑕疵初步探讨,就其内涵的界定、认定条件、有关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权利义务、产品瑕疵的责任等问题,提出相关的法律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瑕疵行政行为司法规制在当下存在司法认定的标准确定难、司法规制的方式确定难、司法建议的贯彻落实跟踪难等诸多瓶颈。司法规制和监督的力度欠缺,易引起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怀疑,且有损法律的统一适用。走出瑕疵行政行为司法规制困境在于培养法治思维、构建瑕疵行政行为认定的实质标准、健全瑕疵行政行为的裁判体系、推进适法统一、完善司法建议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陈杉 《社会科学家》2013,(1):110-113,122
社员权为团体法权利范畴,它以社员资格或地位为发生基础,是社员对于社团所有权义务的总称.社员撤销权,是法律赋予社员为避免其遭受显失公平之不利益,通过诉讼程序使社团决议归于消灭的权利.该制度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法律价值,有利于社员权益的保护,大陆法系民法典以及英美法系的公司法都有涉及.我国社员撤销权规定尚有不足和模糊之处,应借鉴国际立法予以修正或完善.原告资格可从代表社员的人数,成为社员的时间,社员代表行为的充分性与正当性等方面确定;未出席的社员可以提出撤销决议之诉,我国不必引入社员异议制度.撤销事由应区分形式瑕疵和内容瑕疵分别规定,建议增加瑕疵之诉的种类.撤销权行使的期限应为除斥期间,宜采取短期时效.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科研合同责任的立法不足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合同是国家实施科技计划、配置科研资源的法律载体。目前我国有关科研合同责任的法律制度存在责任内容不完整、责任形式不完备、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等缺漏,应考虑科研合同的公法、私法双重特征及其承揽性和不完全契约性,借鉴国外行政合同理论,结合我国现行民商事合同制度,构建完整的科研合同责任制度体系尤其是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2.
出资瑕疵是指出资人或股东进行的不符合法律、章程或出资人协议约定的货币或非货币出资,包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延迟出资、未足额出资和不适当履行出资等表现形式。出资既是股东的法定义务,又是股东依章程而产生的约定义务,股东出资构成公司资本的最初来源,而出资瑕疵会使公司失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所以正确认定股东出资瑕疵及其表现形式,对于维护公司本身、其他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离婚登记制度存在诸多瑕疵,这主要是因为客观考量标准的缺失、审查职责不明确、责任归责虚化以及法律程序的缺位等。我国未来立法应当在明确登记离婚的民法属性和行政登记行为的公示公证功能的前提下,设置具体的证明体系和审查体系,以保障离婚登记的合法有效;引入人事诉讼程序、严格规范行政诉讼程序,明确过错当事人的民事责任和过错行政行为的行政责任,赋予瑕疵离婚登记以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界定意思表示、法律行为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意思表示与合法法律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并用意思表示构成理论分析了意思表示瑕疵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国际外层空间法尚无外空物体的法律定义,外空物体在学术界的论述中也存在着分歧。我国已成为载人进入外层空间的少数国家之一,但对外层空间法的研究相对滞后,尽管我国已经发射了多颗卫星和载人飞船,但对外空物体的阐述不多。这种状况与我国空间活动大国的地位极不相适应。本文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外空物体的法律定义,以期带动外层空间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余珺 《天府新论》2007,(Z1):189-190
大陆法系的国家和地区与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对存有设立瑕疵的公司人格采取的法律态度有很大差异,这是出于对静的安全和动的安全的偏重不同。尽管两大法系关于公司瑕疵设立的相关制度内容不同,但各立法主义实质上对公司瑕疵设立的效力趋同于肯定。  相似文献   

17.
徐健 《东岳论丛》2008,29(3):189-191
税法体系是税法在法律形式上的整体布局和法律内容上的严密规范。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主要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构成。现行税法体系存在着法律层次低,法律效力不高,税法的行政法特点不突出,地方缺乏适度的税收立法权等问题。需要尽快建立以税收基本法为核心,以税收法律为主,行政法规为辅的科学、统一、完整的税法体系。  相似文献   

18.
煤炭是国家的重要能源,煤炭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在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后,煤炭行业环境保护仍存在法律规范缺失,内容模糊、监管机制不健全等法律问题,需要构建全新的煤炭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修订并明确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建立完整的煤炭环境保护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资源生态保护立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重要的生态环境要素和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目前在水资源生态保护立法方面,已经建构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法律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还存在一些瑕疵因而有待完善:目前我国立法尚未形成自上而下的水法体系,一些相关法规尚不健全,在监督管理的主体上存在冲突,没有形成有效的水资源生态保护机制,相关法规赋予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且操作性差等.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生态保护存在的立法瑕疵,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郭少飞 《东岳论丛》2023,(6):177-184
智能时代,法律行为主体进路生变,智能体可否作为主体、人与智能体关系待定,智能体背后之人的行为能力难以判断;智能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不易厘定,真实性认定困难,瑕疵处理复杂度高。对此,可考虑以智能体为行为主体,弱化经由智能体表意之人的行为能力要求。智能法律行为的规范意义取向表示外观,意思非构成要件。行为内容基于表示,兼顾智能体根植之代码算法、运行规则等外在依据,运用法律推定、拟制等方法厘定。行为瑕疵区分智能体或人的因素,前者根据具体的智能体缘由确定法律效果;后者细分智能体背后当事人、行为相对人、第三人原因,分别参照适用意思表示瑕疵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