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1]中吴望名教授首先提出了 Fuzzy 群上的正规 Fuzzy 子群的概念。本文讨论了它的几个性质,其中命题3及例指出了它与群 G 的正规 Fuzzy 子群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2.
Fuzzy商群是Fuzzy群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对现有文献中的两种Fuzzy商群的定义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还讨论了Fuzzy商群的若干性质。提出了一种较直观又便于操作的Fuzzy商群的定义,并且研究了它的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引入了三个重要概念,即R~n上Fuzzy数,R~n上Fuzzy数的Fuzzy距离和Fuzzy数序列的Fuzzy极限,并给出了它们的一些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4.
Fuzzy子广群和Fuzzy子群的概念是1971年由Rosenfeld[1]给出的。本文用一个反例说明了匈牙利L·Filep在《Structureandconstructionoffuzzysubgroupsofagroup》一文[2]中的命题“群G的Fuzzy子广群必是Fuzzy子群”是错误的。同时证明了当G为有限群时,G的Fuzzy子广群和Fuzzy子群的等价性。还指出文[2]由上述错误命题推出的关于Fuzzy群的结构定理的证明是有问题的。事实上,它在有限群G条件下是成立的。此结果在1992年已经给出[3]。  相似文献   

5.
在文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一般有限群的Fuzzy子群的结构主要结果是定理5和定理8,它们分别揭示了群G的共轭Fuzzy子群的构造和Fuzzy群上的正规Fuzzy子群的构造.最后,作为应用,在§4中,对阶数不大于6的低阶群的所有Fuzzy子群逐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Fuzzy循环矩阵的Fuzzy特征向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Fuzzy循环矩阵在Fuzzy数学的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者试图在理论上对其性质进行研究.主要讨论了Fuzzy循环矩阵的Fuzzy特征向量,给出了X是Fuzzy循环矩阵A的Fuzzy特征向量的等价判别定理.  相似文献   

7.
A.K.Katsaras提出了Fuzzy半拓扑生成序的概念,由此建立Fuzzy拓扑共生结构的基础理论。本文给出了Fuzzy g-映射的定义,讨论了Fuzzy g-映射与Fuzzy半拓扑生成序的关系。即:给定一个Fuzzy g-映射决定两个Fuzzy半拓扑生成序;反过来,给定一个Fuzzy半拓扑生成序决定一个Fuzzy g-映射。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Fuzzy群矩阵半群的幂等元,用群的观点刻划了Fuzzy群矩阵半群的幂等元,得到了Fuzzy群矩阵是幂等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Fuzzy群矩阵半群的幂等元,用群的观点刻划了Fuzzy群矩阵半群的幂等元,得到了Fuzzy群矩阵是幂等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识别Fuzzy上下文无关语言的下推自动机(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提出了Fuzzy下推自动机的概念,进而讨论了Fuzzy上下文无关文法与Fuzzy下推自动机的关系,即当且仅当一种Fuzzy语言是由Fuzzy上下文无关文法产生时,该语言可由Fuzzy下推自动机识别,从而达到了自动识别Fuzzy上下文无关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文[l]给出了模糊线性变换的模糊特征向量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模糊特征向量的性质,并给出了某些特殊的模糊线性变换的模糊待征向量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文[1]、[2]与[3]间已就Fuzzy矩阵的广义逆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讨.在此基础上,本文继续给出广义Fuzzy可逆阵的一些性质,并讨论了广义Fuzzy可逆阵的G-逆阵的广义Fuzzy可逆性问题,给出了几个判别定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Fuzzy矩阵广义逆阵的理论讨论了Fuzzy矩阵方程何时有解的问题,并给出了几个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文[1]讨论了Fuzzy矩阵广义逆的一些性质及求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Fuzzy矩阵广义逆矩阵与该矩阵的行秩、列秩的关系,并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及矩阵的分块法给出了广义逆矩阵存在的充要条件以及其他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5.
引入了BCI-代数X的广义强蕴涵a-理想和广义模糊强蕴涵a-理想的概念,讨论了它们的关系和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6.
模糊法学理论是为法治实践而生,其所含的技术性特质赋予其实践的秉性。模糊法学理论不仅是一种学说,更是一套可供操作、实践的技术,能广泛应用于立法与司法审判实践。模糊语言变量在立法中的适用,增加了法律的灵性与韧性;模糊推理在司法审判中的运用则使判决更趋于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