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树政 《理论界》2015,(1):122-126
原型批评是西方文学评论中的一种形式,它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原型批评是通过对神话的分析和探根,凭借文学文本中的意象、细节描述、情节和人物类型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是人类学和心理学,它在文学批评领域对文学文本的分析和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型批评家弗莱借助人类学家弗雷泽和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提出了原型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文学文本的宏观分析之中。美国文学批评家费德莱尔进一步发展了原型批评理论,从七个层面探讨了成长小说的范式,为文学文本的微观探索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张素玫  俞超 《学术论坛》2005,(7):172-174
弗莱的文学批评别具特色。他的原型批评中的“形式”概念,让分裂的内容和形式在原型的基础上重新统一,使文学形式的概念得到丰富和扩展。“神话”是弗莱文学批评体系的重要概念。他把神话分为关怀神话和自由神话,二者的结合产生出文学的社会语境,从而导致他主张的社会批评,神话概念在文学与社会两个领域的游弋,决定了弗莱的批评之路既不会偏离文学本体也不会局限于文学本体,具备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立场。  相似文献   

3.
"神"意象是一个文学批评理论范畴,其定位为文学的文化意象批评,与神话形象、一般的文学意象、文学原型有区别.从神话传说、哲学宗教、民风民俗等不同的文化扇面对这一理论范畴的文化批评意义进行梳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批评在当代中国的出现,既来自于文艺学与美学学科知识更新的要求,更源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本土社会与文化现实的挑战,无疑是文化批评历史性出场的根本性原因。文化批评是文学批评的内部成员,它与审美批评具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旨趣。它们可以相互补偿,却没有高下之别。文化批评不是审美批评,也不同于庸俗社会学批评。就文化批评与文学自主性的关系而言,文学的自主性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上来加以理解:一个是制度建构的层面,一个是观念与方法的层面。作为现代性制度建构的文学场的自主性和作为文学观念与文学批评方法的自主性理论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生态批评产生于西方当代社会反思社会发展方式并寻求当代生态文明构想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中。作为一种具有当代生态文明视野的崭新文学批评流派与文学研究方法,当代生态批评专注于有关文学对自然的再现的生态思考,这种聚焦于文学中自然原型的生态批评思考构成了当代生态批评的重要批评视阈。生态批评家在生态文明视野中对自然的文学再现进行批评性解读,重新审视文学对自然的再现,对自然原型进行建设性的生态批评研究,探索蕴含生态思考并契合当代生态文明构想的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用语言表达的艺术,也反映文化精神和日常生活,因此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在批评对象上相交,而文化批评在文化精神和日常生活维度展开,文学批评在审美维度展开。文学批评包含若干方法子类,其中母题研究和原型批评既属文学批评也属文化批评。以文化研究为背景的文学批评,在比较文学“、五四”新文学、历史小说、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等研究领域更有阐释时空。文化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恰当应用,是由作品的文化内涵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批评主体必须忠实自己的阅读体验与生命体验,这是文学批评的伦理底线。对于健康的文学生态的呼吁与呵护,是当代文学批评最为重要的使命,也应当是批评实践的自觉追求。批评主体在与批评对象的对话中,不仅是发现对象的过程,也是自我发现的过程。发现“可能性”,是文学批评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8.
审美性与学理性交合:沈从文的批评文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名诚 《云梦学刊》2001,22(3):62-65
批评文体是一个批评家的个性显现,沈从文以其作家批评家的优势,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留下了独具特色的美文式批评文体,他的这种批评文体将文学的审美性和批评的学理性交合于一体.形成沈从文美文式批评文体的根本原因是他以人为本的文学观和美学观.  相似文献   

9.
付骁 《天府新论》2020,(6):122-127
“如画”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如画的诗句再现的对象是趋于静止的风景,读者想象中的形象诉诸直觉,没有象征含义,也不涉逻辑,决定了“如画”批评的审美本质。批评家用“如画”评点诗句意味着强调画意之美,从而淡化了以意义和联系为特征的意识形态属性,从现代视角看是中国古代的审美批评。清代方东树将诗句有无画意作为批评标准,而王国维将“如画”提升为具有规定性的文学法则,即诗人须营造趋于静止的画面感。“如画”奠定了中国文学审美论的理论基础,中国历代批评家与国外的巴托、高尔基、卢那察尔斯基、布罗夫等批评家用各自的理论语言,共同揭示了这一关于文学和现实关系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原型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重要批评流派,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弗莱深入探索了统治西方文化的神话的本质,系统地建立起了以神话原型为核心的文学类型批评理论。《所罗门之歌》中的原型模式,在叙事结构上对应了古代神话中追寻和飞翔的原型模式,而作品中的飞翔也是黑人文学传统中飞翔意象在现代主义文学文本中的生动再现。  相似文献   

11.
国外马克思主义狄更斯批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狄更斯的作品问世以来,批评家们运用种种批评理论与方法研究狄更斯的作品和生平,但是唯有马克思主义批评纵贯170余年的狄更斯批评史。国外绵延不断的马克思主义狄更斯批评大致经历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批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80年代及其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四个阶段。必须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文化批判的同时实现了批评视角、批评方法的多元化,但是在研究文学与社会、历史、现实的关系这一根本问题上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批评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的狄更斯批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宝库,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评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批评的解剖》是弗莱原型批评的代表著作,弗莱原型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的文学循环观的思想.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将其文学循环观思想归纳为自然循环、人物循环和生命循环三个方面,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探寻自然循环中弗莱论述的四种叙述模式与四季相对应而呈现的循环往复的现象,分析人物循环中五种文学模式和角色的依次循环,以期对他的原型批评--神话的理论进行再剖析,以期对这位20世纪加拿大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理论家有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文学本身是丰富而复杂的,如果我们一味将文学视作封闭的审美系统来审视,必然会切断文学与社会历史文化的联系,导致视域的狭窄化和批评的浅表化。而从文化角度切入文学研究的文化批评所具有的自身优势,正好可以弥补纯粹审美批评的不足。文化批评可以也应该成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的古代 ,不同的时期和社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环境。面对既定的现实 ,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应对 ,从而呈现出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从魏晋以来的作者型批评家到明中叶出现的职业批评家 ,直至近代的学者型批评家 ,以及贯穿始终但常不被论及的读者型批评家 ,各类文学批评家因其主客观条件的不同 ,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各有特长和缺陷。  相似文献   

15.
不少批评家无意识地将中国20世纪80年代当成是文学发展的“蜜月期”,他们在学术论文的分析当中运用了“蜜月”这个特殊的批评概念.从这一概念的起源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可以看出,“蜜月“所暗示的“和谐“关系,遮蔽了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同时也忽视了文学创作所具有的自主性.这个批评概念已经事实上成为研究者评价20世纪80...  相似文献   

16.
黄仁志 《南方论刊》2022,(3):84-85,98
狼,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原型在东西方文学发展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丝绸之路文学中亦是如此.在神话原型批评视域下,丝路文学中"狼"意象的演变历程可被归结为"神化—世俗化—丑化",具体表现为:狼祖神话中被神化的狼,英雄史诗中被世俗化的狼,民间故事中逐渐被丑化的狼."狼"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本质上是人类认知不断提升强化...  相似文献   

17.
论文学翻译批评学科构建的框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嫦 《天府新论》2011,(2):152-155
文学翻译批评不同于文学研究,其研究方法也不同于外国文学或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它应该是一种复合式批评,是翻译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实践的附庸。在翻译研究的争论中,可能没有比关于翻译批评标准的争议更多、分歧更大的了。其原因就在于,文学翻译本身就是复杂的、个性化很强的艺术实践,而文学翻译批评要把这一艺术实践上升到认知层次,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学活动的几个环节入手考察,当代文学批评的三阶段——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时期、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以来——某种程度上对应着从作者导向批评、作品导向批评到批评家导向批评模式的转换。这样一种演变情况表明,文学批评并不是知识生产,而应该是作者、作品、读者和世界等各个环节之间关系的体现。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始终存在着的"批评过剩"现象,正可以看成是文学批评缺席的表现;但若从现代性的双重性的角度看,"批评过剩"现象又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某种程度上,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正体现在两者间平衡关系的把握中。  相似文献   

19.
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的原型批评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曾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学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嗣后它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内在原因是其理论体系本身及其批评活动存在一些瑕疵。弗莱理论事业的起点和圆心皆为圣经文学研究,他的批评理论尤其圣经文学研究实践表现出某些缺失之处,如过分追求从文学内部研究文学而导致批评系统的自我封闭,奉行历史循环论,所论原型的嬗变缺乏必要的动力支持,将原型批评与基督教类型学混为一谈,在隐喻思维的遮蔽下进行某种任意诠释等。  相似文献   

20.
西方女权主义批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0年代以来 ,女权主义批评在西方的发展呈三极化趋势。法国批评家提出“女性写作”的概念 ,从理论上探讨女性语言的特点 ,试图通过语言的革命实现女权运动的目标。在美国 ,批评家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文本研究的实践上 ,对长期确立的以父权文化为中心的文学传统进行了深刻的检讨。英国的女权主义更注重批评实践的政治意义 ,主张文学参与历史 ,以促进深刻的社会变革。三家既各有特点又有共同的兴趣 ,表现出女权主义批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