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三亚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给三亚河水体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解三亚河在三亚市内河段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在整个市内流段自入市到入海口依次设置5个采样位置,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测定了水体中的透明度、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高锰酸钾指数和悬浮物含量(SS).研究发现三亚河水体中悬浮物含量和高锰酸钾指数在1月份和2月份达到最高值,而水体中BOD5则随时间逐渐增大.同时三亚河中游水体的透明度显著低于上游和下游(P<0.05),悬浮物含量也低于上游和下游(P>0.05).三亚河中游水体中BOD5显著高于上游和下游(P<0.05),而高锰酸钾指数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P>0.05).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三亚河水体中有机物含量受旅游月份影响(特别是1月和2月)及其沿岸分布的红树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论内蒙古赤峰市及辽宁省西部新石器遗存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市北依大兴安岭的南段,南界于燕山余脉七老图山。出于白岔山的四拉木伦河是辽河的西源,它及南北支流老哈河、教来河与乌尔吉木伦河纵横交错其间,构成了复杂的地貌;辽宁西部西北靠努儿虎鲁山,西南临渤海湾。中部又有松岭,其间被大、小凌河所切割,形成丘陵地形。七千多年前,气温偏暖,这些地方都被温带落叶阔叶及针叶林覆盖,为森林狩猎民提供了充分的生活条件。最近数千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及人类活动,逐步改变了这里的自然环境。使西拉木伦河及大、小凌河河谷地带宜于农耕;西拉木伦河西北的沙丘地带与蒙古草原性质接近。逐渐为队事不同经济生活的先民提供了栖息、生存、繁衍、发展的自然基础。  相似文献   

3.
纵观南唐(937-975)后主李煜(937-978)词的创作,可发现一个显著的现象──春。即李温喜欢写春,以春景人词。在李煜不同的生活阶段,其词作中的“春”也有不同的表坎特征及涵义。生于帝王之家,后又继位为一国之君,李烂前期的生活是颇为著豪且惬意的。因此,其前期词的春,大都是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烘托、渲染出喜乐温熙或清幽雅致的气氛。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以“春殿”、“临春”的虚写,将春处理为李煜在宫中纵情娱乐的背景,透过欢娱场面的表现,读者也可感受到春的温熙气息;而词末“待踏马蹄清夜月”,则展现了一幅清…  相似文献   

4.
巩昌汪总帅府为元代唯一允许世袭罔替的漠南地方军政官府。降蒙初汪总帅府所辖二十四城的地盘,应该是癸卯春皇子阔端手札付秦、巩等十九州,再加原属金熙河、庆阳二路而后割出的安西、河、泾、邠、宁五州。五府二十七州、四府十五州及五十余城说,则反映元世祖朝至元五年等不同时段,因汪氏军功权势及其与蒙古诸王、脱思麻宣慰司等彼此消长而造成的地盘扩张或缩小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月牙湾     
月牙湾海滨旅游区位于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渤海之滨,因其海滨状似月牙而得名。它北望营口港,南临红海河,背靠世纪广场,交通十分便捷。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四季温和,气候宜人,这里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海域辽阔,浪缓滩平,水清沙净,  相似文献   

6.
池莉小说《你是一条河》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你是一条河》中辣辣、冬儿和艳春三位女性的性格特征及其作为女性的抗争意识。文章认为寡母辣辣勤勉、坦荡、坚韧,体现了女性对生活的抗争;同时又平庸、自私、愚昧,颠覆了传统文学中母亲形象的神圣性。冬儿对母亲的反叛,对家庭的逃离,显示出女性对生存际遇的抗争。艳春的自我中心观念和强烈个人意识,反映了她对世俗人生的执着追求、在婚姻中的强烈依附意识以及女性对社会地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金代泰州、肇州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代的新泰州(以下简称为泰州)即是辽代的长春州,辽帝春猎之地,海陵天德二年降为县,隶肇州,承安三年升为泰州,以旧泰州(泰来县塔子城古城)降为金安县。肇州在辽代为出河店,金以太祖于出河店胜辽兵,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名之曰肇州。泰州、肇州二城在东北历史地理与东北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这两个州州地的考证,  相似文献   

8.
姜寨遗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骊山脚下、临潼县城北约一公里的临河东岸的第二台地上,是1972年当地农民在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的。遗址总面积约五万平方米,除天然或人为的破坏外,现存面积约二万多平方米,但遗址中心或重要区保存基本完好。从1972年春至1979年底前后进行了十一次  相似文献   

9.
一 在实地考察中国岩画时,我有幸两次进入宁夏境内,乃得以觅见众多雄俊伟殊的西夏文物与古迹。尤其是列行于贺兰山东麓的巍峨王(王冢),虽雕零残败,而帝王之余烈犹存。其枕山饮河、俯临沃野之胜舆景象,实令人触景生情地感悟到西夏党项族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之雄姿盛况。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涂膜处理海南青枣,测定在贮藏期间青枣的失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和果皮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所得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涂膜处理过的青枣在品质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不涂膜),浓度越高保鲜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卢兴基 《阴山学刊》2001,14(1):39-43
顾太清的真实姓名是西林春.一生经历了嘉庆、道光、成丰、同治四朝,至光绪二年尚在世.因祖上文字狱而受牵连,留下了沉重的精神创伤.词集《东海渔歌》直至20世纪末才由日本传入中国得以出版.大量的作品是属于纪游、咏物和古董字画的题咏,但从其跌落的生活中,也感受到了封建末世的悲凉.风格妍秀,可与纳兰性德相比.  相似文献   

12.
宋元时期太湖东部地区的水环境与塘浦置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革 《社会科学》2008,(1):134-142
宋元时期,太湖东部地区沿吴淞江、长江和沿海地区的塘浦置闸是当时大圩水利的一个重要特色.大闸存在的主要理由是以出太湖之清水,刷感潮之浑水.宋以前,大闸的位置因农业开发的程度不高,靠近河浦内部的农田区,以后随着农业开发的加强,更接近外部近长江或近吴淞江河道区域,元代吴淞江淤积程度的加深,任仁发一度以强化河口置闸之法冲吴淞江之淤.由于河道常淤,大闸逐步废弃.在明代,由于吴淞江的弃用和东部北部丰水环境的改变,坝堰体系兴起,大闸与塘浦圩田体系也彻底地被替代.  相似文献   

13.
饶明奇 《河北学刊》2008,28(3):91-94
中国古代防洪工程起源较早,并且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一直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系统完备的防洪立法却不发达。而学术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则是防洪的工程技术问题及治河成就与治水思想等,法制史学界对此领域基本无人问津,相关研究成果极少,这种局面急需改变。本文尝试对清代防洪法制作出考察和研究。笔者认为,到了清代,中国防洪法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以下四大特点:立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对违法者多种惩罚手段综合运用,并首次实行经济追赔制;重奖重罚,从严执法;在量刑定罪时坚持罪行法定和有限类推并存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江河"作为普通物象,经过历代诗人不断地刻意营造,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文化内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源远流长的"江河"意象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崇拜与个人离愁的抒怀,滚滚东去的"江河"意象体现着雄浑劲健的壮美与逝者如斯的哀愁,惊涛骇浪与清澈澄明的"江河"意象分别喻指动荡浑浊的世道与宁静纯洁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治河理念的变化,生物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生物工程辅助刚性工程治河获得许多成功的经验.文章着重从生物防护措施研究的背景、物生工程在游荡性河道上的应用实例、生物工程漳河上应用的必要性、模式研究和建设内容、项目效益分析评价、效益评价等六方面进行阐述.生物防护措施对改变漳河工程面貌,丰富防汛措施和手段,改善漳河生态环境,促进漳河人水和谐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孟祥晓 《兰州学刊》2014,(11):66-70
清至民初,卫河流域与华北其他地区一样水灾多发。经过对详细统计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出清至民初卫河流域水灾的时空分布特点,以为今天的河流治理提供些许借鉴。研究发现,卫河流域水灾总体上清后期多于清前期,并表现出随时间推移而多发的趋势。具体而言,在时间上呈现出几个水灾发生较密集的时间段,且嘉庆以后水灾日益严重,几乎无年不灾,这与清朝社会由盛转衰有一定的关联性。在空间上,卫河流域各县水灾发生次数以滑县以下为最,但严重水灾的发生次数则以浚县以上的中上游为主,说明上游水灾更易造成严重的损失与后果,此特点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尘埃落定》的神秘主义叙事与藏族苯教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探寻《尘埃落定》的神秘主义叙事出现的原因时,研究者普遍认为这是阿来受魔幻现实主义思潮影响,借鉴欧美小说艺术表现手法的结果,从而忽略了藏族苯教文化中的巫术观念、灵魂观念和征兆观念在《尘埃落定》神秘主义叙事建构中的美学意义。研究发现,《尘埃落定》中的神秘主义叙事更多的是来源于藏族苯教文化,本土民族文化资源是作品神秘主义叙事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有关元稹几个问题的新考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文坛元白并称,但对元稹的研究历来萧条得多,以致使一些基本问题长时期未得到解决,如所谓元稹初仕于河东或河中,其实是子虚乌有;所谓段氏志的不同“版本”意味着元稹品行低劣,其实不过是用“邻人偷斧”的眼光看问题的结果;所谓元稹拜相前后曾移居安仁里,其实是误信了《唐诗纪事》、《云溪友议》误合元稹与元载为一人的记载;所谓元稹《除夜酬乐天》作于长庆三年,其实应作于大和二年;所谓《酬乐天待漏入阁见赠》作于长庆元年十月后,其实应作于十月前。澄清事实真相,将有助于促进元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安阳县渔洋村 6 0 0 0年不间断的历史文化遗存 ,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其周围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古人选择在此生活的重要条件。这里位于漳河出山所形成的冲击———洪积扇的顶端 ,河床稳定。因此 ,渔洋村虽然紧邻漳河 ,但人类活动遗迹却能在一个地点不断演化。这里处于漳河凹岸 ,河流较深 ,具有修建码头良好的地理条件 ,使其在历史上长期为官道的渡口码头。渔洋的许多文化现象都受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康百万庄园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清朝中、后期修建的大型地主庄园。整个建筑群充分利用自然地势,“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居险垒寨墙,”体量规模宏大,空间变化多样,是这一时期河南西部地区民居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