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谈到大庆形象,必然离不开大庆精神这一坚强支柱。40多年大庆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已经证明,没有大庆精神,就没有大庆的过去和今天的高大形象;大庆今天的高大形象,促使大庆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正因为有了石油会战时期,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职工,在积其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方、困难的条件下,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进行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石油会战,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大油田,一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国家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改革开放以来,以“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为代表的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大庆石油会战的史实为依据、党的建设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石油勘探东移战略为会战提供了前提、党的群众路线为会战胜利指明了方向、党中央赋予了大庆石油会战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凝聚了会战的力量、党的各级组织领导是会战胜利的保证等方面,论证了大庆石油会战胜利的根本经验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一根本经验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大庆石油会战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胜利,除了坚持以"两论"为指导,发扬企业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并且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抓对人的管理,坚持对会战队伍的作风建设和责任心教育,从而保证了石油会战的高速度和高质量。  相似文献   

4.
彭军是大庆油田钻井二公司的一名钻井工人。18岁进井队当钻工,21岁当司钻,24岁入党.25岁任副队长,同年调到1583钻井队任党支部书记。参加工作9年来,他立志献身祖国的石油事业,在井队这个艰苦的环境里,踏着铁人的足迹,走出了一条闪光的人生之路。他是在大庆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父亲是一位汽车司机,和铁人一起来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曾五次被评为大庆会战劳动模范,1980年被授予“大庆20年会战标兵奖童”。父亲为给井队拉送生产物资,早出晚归,昼夜奔波,常常一连几天、十几天不回家。在彭军的眼里,父亲是一位英雄.特别…  相似文献   

5.
“两论”起家是大庆石油大会战中形成的光荣传统,这一传统,曾经对会战取得全面胜利起着决定性作用。从石油会战的实践总结出:首先,“两论”是大庆会战艰难困苦中的精神动力;其次,“两论”是大庆石油会战生产经营中的科学指南;再次,“两论”是大庆石油会战艰苦创业中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1960年到1963年开展的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得益于社会动员的成功开展,其主要动员内容表现为宣传动员、行动动员和组织动员三个方面。石油会战中的社会动员对我国石油工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次大会战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产生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大庆精神。  相似文献   

7.
《战报》①因大庆石油会战而诞生,它不仅详细报道石油大会战的生产活动,也向我们展示了会战中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通过对《战报》的梳理和分析可知,大庆石油会战时期的音乐生活主要涉及歌咏比赛、文艺汇演、慰问演出等几个方面.虽然该时期音乐生活的政治性较为明显,在庆功会、报捷会等文艺演出或慰问演出中均有体现;但其会战宣传性最为突出,会战宣传目的明确,对会战胜利起到重要的宣传鼓舞作用.《战报》为大庆石油会战的音乐生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  相似文献   

8.
大庆“三老四严”优良传统的产生,与大庆石油会战面临的内外部复杂艰苦的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三老四严”产生的客观条件:当时的形势所迫,会战条件的艰苦,科学求实作风的熏陶,新中国石油开发的经验与教训;产生的主观条件:“两论”起家基本功是“三老四严”产生的思想基础,过硬的会战队伍是其形成的组织基础,重视作风建设是“三老四严”形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首次公开报道了大庆石油会战,首次提出"大庆精神"这样一个红色文化概念.这篇通讯的发表确认了大庆石油会战的崇高历史地位,为"大庆精神"作出了三个明确定位,留下了一幅"社会主义建设的写真画".这篇作品凭借这些历史贡献奠定了它在大庆精神宣传教育史和学术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知名作家魏钢焰以革命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次到大庆体验生活,从1965年到1984年,他先后创作发表了报告文学《毛泽东之歌》、散文《忆铁人》和《大庆的心》,以饱满的激情,热情歌颂了大庆石油会战中用“两论”武装起来的钻井工人,歌颂了铁人的公仆风范和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拿下大油田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1.
每当夜幕降临,望着那万家灯火,我们的思绪就会飞向周恩来总理曾经住过的“二号院”,就会想起总理窗前那盏灯。周总理在世时,对我们大庆后关心,每个不同时期都做过重要指示,大庆的一切成就都浸透着周总理的心血.早在会战前夕,周总理就预见到这场会战必然是一场大仗、硬仗,于1959年12月亲临哈尔滨指挥筹备工作.他明确指示: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大会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会战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大会战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1964年,大庆会战取得了胜利,毛主席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周总…  相似文献   

12.
大庆石油会战是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光辉一页,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大庆石油会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群众路线创新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实现了群众路线时代主题的历史性转换;实现了群众路线活动主体的崇高性塑造;实现了群众路线展开路径的创新性探索.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大庆发展的驱动力一、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大油田1960年4月,大庆石油会战领导小组以石油部机关党委的名义,作出了《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通过学习“两论”,会战职工精神面貌大为振奋。过去只看见条件不够、工作困难的同志,从不利中看到了有利,从困难中看到了光明;过去决心很大,方向有些模糊的同志,认识到要真正掌握马列主义的武器,务必要克服主观唯心主义。结果,会战第一个战役全面开花。几个月打下来,一个构造一个构造地相继喷油,拿下了油田面积800多平方公里。然而,面对这…  相似文献   

14.
大庆石油会战之所以能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原因很多,但全国对大庆石油会战的支援是最根本的保证。作者从党中央批准大会战,要求全国来支援;为打好石油翻身仗,国家各部委齐上阵;为早日甩掉落后帽,人民军队挑重担;全力以赴保油田,龙江人民做出大贡献等几个部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指导上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的哲学武器,老会战们靠"两论"起家,用"两论"统一思想,激发斗志,指引方向,取得了大会战的决定性胜利。可以说",两论"是大庆艰苦创业的根基,也是大庆持续发展的根基,更是大庆创建"百年油田"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群众路线是我党处理和对待党和群众关系问题的根本态度和领导方法。大庆石油会战的群体领导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以人文本的工作方法、愿景式的领导方式,不仅促进了群体人际的良性互动、凝聚了队伍,还提升了群体成员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力量,提高了群体的工作效率,较好地实现了群体目标,是大庆精神产生的动力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专题彩色摄影反映重大信息 2000年初,“西气东输”工程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一件大事,而在1999年,这一项目尚未被国家列入重点工程计划时,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便遵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部署,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南天山山地展开了一场勘探会战,主题便是“西气东输”。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抽调了数支装备精良的勘探队,并首次使用直升机作业,年内便勘探出数量可观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两次进京(一次是“文革”前1965年至1966年初的大庆石油会战展览,一次是1977年初的全国工业学大庆展览),翔实地回顾了两次布展的过程。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全国工业学大庆展览,重点展示了大庆广大干部、工人、技术人员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在“两论”起家、艰苦创业中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拿下了头号大油田,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精神财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相似文献   

19.
邴正 《贵州社会科学》2021,383(11):17-21
新中国工业建设是波澜壮阅的重大历史活动,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奠定了中国的传统工业化基础.大庆石油会战是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标志性成就,其创造的巨大的经济价值,为我国渡过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困难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大庆石油会战锻炼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坚强的"工业主力军",形成了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企业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新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铁人王进喜同志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是60年代初参加大庆会战的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在艰苦的会战中,王进喜同志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不怕困难,勇挑重担,艰苦奋斗,忘我拼搏,为早日拿下大油田,甩掉中国石油落后帽子,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们誉为“铁人”,他的模范事迹和先进思想,被概括为“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庆精神的人格比.它不仅是对王进喜同志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工人阶级革命传统、优良品德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集中体现。铁人精神不仅在大庆和拉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