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安徽省26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Heckman选择模型对农户关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及采纳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户主文化程度、户主为村干部、社会资本、与村民交流、农业信息的获取、参加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培训六因素显著促进了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行为的因素有户主文化程度、户主为村干部、家庭人均收入及参加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培训,而户主年龄与到乡镇的距离则呈现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农户产权认知水平、对组织的信任度以及农户入股意愿三者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户土地产权认知水平、农户对组织的信任度这两个因素对农户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参与意愿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另外,当地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及政府支持水平对农户的入股意愿也有积极影响。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和河南省6个地区的12个县(市、区)的464个分散农户为案例,基于SEM模型对两个省份影响分散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江苏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水平显著高于河南农户。此外,除家庭特征对江苏省分散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影响难以测度、农户的粮食安全认识对河南分散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影响不显著外,农户的个人特征以及政府的外部培训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江苏省、河南省分散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湖南柑橘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基于农户禀赋视角,实证分析了农户风险可控制感与各类农户禀赋因素对柑橘农户自然风险认知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农户有较高自然风险认知水平,农户风险可控制感是影响农户柑橘自然风险认知的重要因素,且农户风险认知程度与农户自身禀赋状况密切相关;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子女受教育程度等农户人力资本禀赋、地理环境禀赋、实物资本禀赋状况均对农户自然风险感知状况影响显著。其中,地理环境禀赋对自然风险认知状况有显著负影响,农户资本禀赋对自然风险认知状况有显著正影响,资本投入越多自然风险认知越强;柑橘农户性别、年龄、产业化组织程度不是农户自然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江苏省3个地区6县(区)241个分散农户进行调研,分析影响分散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除家庭特征对分散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影响难以测度外,地区、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农药知识培训、对粮食安全性的认识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分散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  相似文献   

6.
农户对新品种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的采用及其影响因素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小锋  秦军 《统计研究》2010,27(8):90-95
 本文基于对全国2110户农户的调查,应用二项probit模型,对比分析了农户对新品种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的采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实证发现:首先,文化程度、借款难易、信息可获得性对农户采用新品种和无公害生产技术都有显著影响;其次,户主年龄、耕种面积、技术作用认知、年总收入对新品种采用有显著影响,对无公害生产技术采用影响不显著;第三,政府补助对无公害生产技术采用有显著影响,对新品种采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利用11个粮食主产省份2 172份农户调查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民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认知的差异性及其存在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自身特点、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特征、外部环境对农户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认知产生显著影响;从内在因素分析,农户性别对农户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认知影响程度最大,从外在因素分析,测土服务对农户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认知影响程度最深;在测土、施肥技术培训等公益性环节增强对农户的服务力度,有助于提高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认知度。研究结果还表明:种植大户在培养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认知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在上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稻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西南四省资源贫乏地区农户水稻生产现状调查数据整理的基础上,文章通过构建西南四省水稻投入产出的指标体系,建立水稻投入产出效率的评价模型,研究分析了水稻投入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化肥和农药对水稻的产出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地、劳动力、种子、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因素,政府的农业补贴和灌溉对水稻产出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
作物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具有不可忽略的经济价值,但随着农村生活水平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焚烧秸秆现象愈演愈烈。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秸秆处置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露天焚烧秸秆行为主要受户主是否村干部、家庭收入水平、种植规模、耕地离家远近、政府督察力度、秸秆还田补贴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和附近有无秸秆收购点等因素共同决定;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对农户秸秆处置方式选择不存在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的合作行为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内在因素,农户的合作行为是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的统一。文章重点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主要因素,并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受到户主的文化水平、认知程度、销售困难和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重庆地区16个区县内1 710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影响农户科技需求的因素归为七类,在此基础上建立排序选择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农户科技需求程度不高且存在地域差异;社会文化行为特征对科技需求起主导作用;经济行为特征中的农户收益水平偏低,限制了农户对科技产品的消费能力;农户的社会地位、其它他因素对农业科技需求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辽宁省设施蔬菜种植农户调查数据为例,运用Heckman模型分析农户采用可持续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采用可持续生产技术行为分两步进行;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总收入、家庭设施种植面积、有农技人员指导、参加培训与观摩、是政府推广项目对农户可持续生产技术采用决定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技术采用程度的影响因素中,家庭总收入、贷款可获性、有农技人员指导、参加培训与观摩、是政府推广项目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户主年龄则呈负向影响。因此,政府在促进农户做出技术采用决策与决定技术采用程度上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3.
Farmers in Sub-Saharan Africa have lowe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doption rates compared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past season yield affects a farmer''s capacity to take on the riskier improved seed variety; but this effect has not been studied. We quantify the effect of past season yield on improved corn seed use in future seasons while addr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seed variety on yield. We develop a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that addresses the fact that farmers self-select into a technology resulting in its effect on yield being endogenous. The method is unique since it models both lagged and endogenous effects in correlated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outcomes simultaneously. Due to the prescence of the lagged effect in a three year dataset, we also propose a solution to the initial conditions problem and demonstrate with simulations its effectiveness. We used survey longitudinal data collected from Kenyan corn farmers for three years. Our results show that higher past season yield increased the likelihood of adoption in future seasons. The simulation and empir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ignoring the self selection of improved seed use biases the results; we obtain a different sign in the covariance.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地区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及其贷款可获性,有助于理解农村金融市场供求非均衡的原因,为探寻供求均衡的实现机制提供农户层面的微观证据。基于江苏、河南与甘肃三省15个乡镇的调查数据,运用截取回归模型和排序数据模型对影响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及其贷款可获性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T统计量检验其地区差别。研究表明: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受到个体特征、家庭支出与地区虚拟变量的影响;而农户正规贷款可获性则受到个体特征、家庭教育支出、还款能力、贷款申请规模以及地区虚拟变量的影响;东部地区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及其贷款可获性均高于中西部地区,由此建议政府可以从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创新抵押担保机制与金融产品等方面来增强农户家庭还款能力,提高正规贷款可获性,改善农村金融市场供求非均衡。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中国西部地区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农民倾向于选择依靠家庭和自我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潜变量个人禀赋、家庭特征、认知程度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而社区特征的影响不显著;可观测变量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家庭男孩数、家庭生活水平、是否听说过新农保、是否听说过商业养老保险等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而性别、婚姻状况、个人年收入、家庭人口数、家庭女孩数、家庭劳动力数、家庭承包土地数、离最近公路距离、离最近县城距离等变量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选取江西省21个县45个村作为样本,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采用ODM(Ordered Dependent Model)排序选择模型,对农村公共产品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满意度的影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自身状况,比较突出的是年龄、文化教育程度以及人均收入水平,其他如性别、家庭人数、劳动力数量等相对不明显;二是农民对各项公共产品如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农村饮用水、生活垃圾处理、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等的满意度;三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制度性因素,包括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农民参与决策程度、农民对筹资的支持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因子分析的农村公共品需求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陕西省农民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12种具体公共品的满意度评价,运用因子分析萃取出代表农村公共品满意度评价共性特征的四个公因子:农村"软性"基本公共服务、"硬性"基本公共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和农村高层次公共服务,然后依据因子分析结果构建了农村公共品整体满意度的评价体系,并结合问卷中的辅助问项回答情况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经济解释,以揭示农村公共品需求的层次性和需求满意度的形成机理,最后提出优化农村公共品供给、提高农民需求满意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以陕西省志丹县退耕农户的微观面板数据作为实证,对影响退耕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结论:退耕农户整体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可通过增加播种面积和农药化肥投入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对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微观因素进行测算,可以发现,户主受教育年限、耕地细碎化、人均收入水平和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会给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带来明显的正效应;农户干部身份、外出务工、贷款行为和人均耕地面积则会在不同程度上恶化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提高退耕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