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大规模扩展,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分异已然成为不争的客观事实.通过对杭州市商品住宅面积、类型和价格分异的讨论,勾勒出目前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分异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透过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来探究居住空间结构分异的动力机制,以便提供一些居住融合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上广 《社会科学》2005,(10):65-7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正发生着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这一演变趋势的影响因素包括国家意识形态、个体居住选择和开发商市场行为等,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变迁的综合动力模式。对于城市社会空间动力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城市社会问题,制定城市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南京市目前的居住区位、居住环境、居住格局、居住质量等展开全方位、多维度、翔实的透视与分析后,发现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正在形成,而经济因素成为南京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首要因素,由此导致了城市不同收入阶层区域化分布现象.同时可以看出南京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化的动因是在多方面机制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康琪雪 《兰州学刊》2014,(11):88-93
不同收入阶层的城市空间分布构成了城市的居住空间结构,在住房市场化背景下,城市居住空间结构遵循住房竞价模型的规律。居民是社会人,在选择居住区位时根据区位的社会特性来进行,包括空间符号、社会交往特性、公共物品的消费偏好等。当居民的区位选择自由度高时形成不同的公共物品消费偏好聚落和不同的社会文化聚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呈现"共生"的特点。当房价过高或城市空间资源过于集中时,导致居民区位选择自由度受到限制,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居住空间出现"分异",还会导致居住地到包括就业中心在内的居民主要活动场所的"空间失配"问题。  相似文献   

5.
区域城市协同发展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DMSP、VIIRS夜间影像与城市统计数据,使用计量统计及地理空间模型,分析2000—2020年山东城市演化特征,并定量揭示了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区域城市演化强度经历波动,市区与县域呈现出协同发展态势,演化强度速率下降;城镇化减缓,高位序城市与低位序城市规模差异扩大,区域城市体系由均衡发展转向极化发展;土地城镇化增速由大于人口城镇化增速,转变为小于人口城镇化增速,人地关系协同发展显著;影响机制以市场力与行政力混合为主,外向力上升,内源力受产业调整影响下降.  相似文献   

6.
从分异隔离走向和谐交往--城市社会交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露光 《学术界》2005,(3):106-114
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隔离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居住空间分异是不同社会群体的空间分布状态.分布在城市不同空间区位上的不同社会阶层间如果缺乏交往,就会形成社会隔离.社会隔离反映不同人群在社会分层网上的位置,社会隔离形成"群沟".当代中国城市贫富群沟危害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缓解隔离,弥合"群沟"需要扩大社会交往.政府、城市规划工作者和社会学家应从不同角度研究城市社会交往,寻找扩大交往、解决分异和隔离的有效方法,致力建设和谐完善的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7.
秦红岭 《理论界》2010,(2):192-194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居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分层的加剧,对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适度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过度分化与隔离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尤其是富裕与贫困阶层之间社会距离扩大并引起居住空间形态上强烈反差的社会现象,却可能隐藏诸多负面问题,影响社会和谐。达成居住空间融合的方式,除了摸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混合居住模式以外,还应当强调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住房规划与建设政策。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背景下居住空间分异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城市居民阶层分化的重要表现。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体现了各阶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其形成过程中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人际互动的空间障碍,促进社会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实现城市空间的混合居住,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社会空间视角"是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新视角,其涵盖了整合、网络的概念,认为城市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利益团体和活动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该视角认为房地产的发展领导着都市地区空间结构的变化;政府干预和政治家在城市发展中的利益是城市发展的首要因素;强调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和在生产中新的移动、弹性安排及它们在居住空间更新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体系演化的影响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理论总结了城市体系演化的影响因素,并基于Zipf定律,提出了中国城市体系演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框架,利用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化的政府干预政策效应显著,城市内固定资产投资、城市财政支出对于城市体系演化的效应最强.城市内运输成本、对外贸易,以及信息与通讯技术(ICT),对于城市规模分布演化也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同时信息和通讯技术广泛应用,能够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而影响到城市规模分布演化.据此提出构建合理的中国城市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3.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五四爱国主义在继承传统士大夫济世拯民、爱国报国精神的同时,更赋之以全新的内涵。它摒弃了传统士大夫对于君主权威的依附人格,代之以生机勃勃、个性独立自主的民主气息;它饱含着浓烈的忧患意识,又充满着源于开放意识的信心与乐观;它不是盲目的“忠君报国”,而是立足于“科学”、“民主”之现代意义上的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20.
从第三人为抵押人出发,抵押人凭借专有抗辩权不仅可以对抗抵押权人的抵押权,而且可以暂时或永久地摆脱担保责任的束缚,保全自己的财产利益.我国相关法律对于抵押人专有抗辩权的规定十分模糊,应从担保法原理及相关法律规范出发,对抵押人之专有抗辩权进行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