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就开始着手改变印度的土地关系,使之适应殖民剥削和统治的需要。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他们先后在孟加拉、奥里萨、比哈尔实行了柴明达尔制,在孟买和马德拉斯管区的大部分地区实行了莱特瓦尔制,在西北印度实行了玛扎瓦尔制。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又在这三种地税制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税制改革。所有这些措施,归结起来目的有三:1.凭借殖民国家对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保证得到相对稳定的土地税收入。2.培植一个其利益与殖民统治息息相关的新地主阶级,作为殖民  相似文献   

2.
封建地主制是西欧封建社会的最高阶段,是工商地主阶级主宰一切的时代。这时,西欧工商地主阶级不仅把商业贸易和殖民掠夺扩展到全球,而且还把简单商品生产推向最高峰,从而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封建地主制是最完善的封建制形式,在发展封建经济,特别是在发展商品经济方面,比封建领主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在封建社会,土地是财富和生殖财富的主要形式,土地制度自然成为封建社会的基础。封建土地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封建制形式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着。在封建地主制下,一块土地的所有权为许多封建主所分享的现象已不存在,受到的限…  相似文献   

3.
一印度的封建社会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欧洲中世纪,封建领主是以封建庄园的形式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其处于依附地位;中国在解放前,地主是通过租佃等形式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其处于依附地位。印度没有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封建庄园,也不同于中国过去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印度封建社会结构的基层是村社。印度是通过种姓制度把低种姓的人和贱民束缚于村社,使其处于依附地位的。在印度村社制度下,存在着两种依附关系。一种是低种姓的人和贱民对整个村社的依附关系。低种姓中的工匠和手艺人要对全村供应生产和生活用具,如农具、炊具等;或为全村人劳动服务,如理发、洗衣等。贱民则要负责清除垃圾,处理死了的牲畜,或操其他被认为  相似文献   

4.
只要对印度农村土地关系和阶级状况作一番研究,我们就会发现英国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印度农村封建和半封建的土地关系,至今仍然是印度农村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如果要从根本上了解今日印度农村的土地关系,首先就应该对英国统治时期印度土地关系的性质及其演变进行一次简明扼要的分析。本文仅就独立前英国统治时期印度土地关系中最显  相似文献   

5.
《探求》2017,(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改革: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承包经营制。其间的变化变迁,既有执政党政策的鲜明导向,亦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逻辑性结果。这包括了诱致性与强制性的结合逻辑、国家意识形态和农民认知的互动逻辑、渐进式制度变迁逻辑,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博弈逻辑。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进程为背景,讨论农地制度改革的曲折历程及其发展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 经理行制是19世纪印度在殖民地条件下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资本输出稳步上升,欲寻找更多的海外投资场所。那些曾在印度任职告退还乡的英国人更乐意向印度投资。同时,在印度的英国商业资本已经把业务从贸易扩大到工业。这两种英国资本都发现在印度由英国人经营代理商行(Managing agency firms)对它们在印度投资和经营工业很有用处。这种经营代理商行是1833—34年在控制印度商业、银行以及保险业的英国代理行解体后产生  相似文献   

7.
巴基斯坦建国以来,在农村中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尤其是土地改革,试图对旧的土地制度作某些改变;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缓和阶级矛盾;提高农业生产,减轻不断增长的粮食压力。这些政策执行得如何?效果怎样?本文试作如下探讨。一、改革前的土地制度巴基斯坦各个省的土地制度皆不相同,这是由于英国统治印度时期在各地推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而引起的。如所周知,巴基斯坦在1947年前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历史上,旁遮普是一个统一的省份,印、巴分治后,才有东、西旁遮普之分,因此,西旁遮普的土地制度与  相似文献   

8.
英国统治印度以来,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是印度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研究当代印度社会性质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讨论得相当热烈。大家趋向分区研究,观察典型,进一步进行综合研究。本文以南印度为对象,以泰米尔纳德邦坦贾伍尔县为典型,观察它自英国统治以来的土地制度和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初步探讨它的变化规律。在这次尝试性的探讨中,虽然提出了一些看法,仍然是很不成熟的。现在把它提出来作为一个问题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9.
《印度土地制度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的院重点课题之一(1993年7月至1996年6月)。全书15章,约30万字。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了国内外史学界,特别是印度史学界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20世纪90年代前期印度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如何由原始的公有制向私有制演变及其演变的特点,以及随着土地制度的演变,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以土地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即阶级关系的变化。《印度土地制度研究》是一项时间跨度长、难点多的研究课题,笔者之所以不顾学识浅薄、功力缺乏,勉为其难地进行研究,并按计划写出这部书稿,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相似文献   

10.
日本德川幕府的土地制度为等级领主制,亦称为"石高分封制",这种土地制度改变了中世以来多重土地支配隶属关系,是以领主农民间的阶级关系为基础的封建领主制.它通过检地将土地生产力表现为"石高",明确了农民保有土地的担税责任.建立起幕府一大名一农民间的统治、被统治关系.德川幕府的领主及其家臣武士团整体离开农村,集中于城镇,他们的生活来源基本依靠农民交纳的地租,小农经济是德川幕府幕藩体制的经济基础.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到德川幕府统治的稳定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
前言要在一篇短文中详细评述印度各邦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做了些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对印度的土地立法进行回顾和探讨,而印度的土地立法比任何一国都多,其制订过程也都有案可查。因此,我甚至不敢贸然对印度各邦土地制度改革或土地改革的进展情况作全面的介绍。不过,我还是准备试图就印度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关系这两个问题作一些或能有助于了解问题的一般性论述。  相似文献   

12.
印度工业发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与财团的发展史密不可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第一批财团就已经在英国殖民统治的条件下形成。财团创始人多半属于马尔瓦利、贾因和西北部商人种姓,有的集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买办于一身。他们将商业积累转化为工业资本时,大部分投资于孟买、加尔各答、德里、马德拉斯、哥印拜陀和艾哈迈达巴德等大城市,因而称为全国性财团。政治独立给新一代财团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前景,不论他们是来自南部的地主还是工业家族的后裔,或是印巴分治时安置的难民。由于尼赫鲁实行社会主义类型制度,重点发展国营重工…  相似文献   

13.
四、印度行政官制度 (一)印度文官制度的由来印度行政官制度是由印度文官制度演变而来的。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近代资产阶级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的时期。1757年普拉西之战后,东印度公司实际上已开始成为印度领土上的统治者,由原来的商业性机构逐渐变成为统治这个国家的官僚机构。官员由公司董事会任命,“卖官(?)爵”成了董事们的一项主要收入。1786年以前,公司行政部门就已通过订  相似文献   

14.
独立以来,印度实行英国式议会制度。与英属印度时期相比,印度议会制度已经由英国统治印度的工具变为印度自己管理国家的机制,改变了英国人利用议会欺骗印度人民,瓦解分化印度各种力量的团结的状况,发挥着一定的政治作用。印度议会制度与英国议会制度存在着许多共同点。首先,两国议会制度都确立了下院多数党执政的内阁制。掌握立法权的议会与掌握行政权的内阁总理或首相负有连带的责任,印度总理和英国首相都是由议会下院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其次两国中央一级议会都实行两院制。宪法都规定了民选的下议院比间接选举的上议院拥有更大的权力。再次,无论是印度总统和英国国王都是国家元首。他们作为国家的象征,没有实权,只行使礼仪性职责。他们的行为必须征求总理或首相的意见。但是由于印英两国政治文化不同,印度议会制度在许多方面与英国不同。首先,英国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君主;而印度历史上从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过统一的封建王国,印度国家元首是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其次,英国宪法是不成文的柔性宪法,体现在以往的司法判例和法律惯例中;印度则实行一部成文宪法。再次,英国议会通过的法律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一变革反映在经济制度上不外乎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演变。春秋中期鲁国推行“初税亩”,可以说是当时经济制度嬗变的集中体现。因此,“初税亩”既为当时所注重,亦为后世所瞩目。关于“初税亩”的缘由、内涵与性质,史学界在以往曾作过相当深入的研讨,认为实行“初税亩”的缘由主要是籍田制经营方式对统治者来说已无利可图;“初税亩”的主要内涵是改籍为税,履亩征;“初税亩”的性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正式确立。对此,近年来已相继有文章提出质疑,认为这种定论似不尽合历史之真实。但是这种质疑多半是在肯定以往对“初税亩”的缘由及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尽管富有启迪,于认识“初税亩”的历史真实仍有相当的距离。由此,本文拟对“初税亩”及相关问题作一阐述,并以此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税理士制及借鉴杨忠海路丽一日本的税务代理制度始于明治维新时期,迄今已有80多年的发展史。日本的税理士制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健全和完善的税务代理制度,它不仅在日本的税收征管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为日本的税收征管工作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与世界上其他实...  相似文献   

17.
文官制度是西方工业国家为消除传统的“恩赐官职制”和“政党分肥制”的弊端而建立起来的一套人事管理制度。它已经成为一种举世公认的人事管理的规范体系和治国方法并为世界众多国家广泛采用。在亚洲国家中,印度是最早采用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了解印度实行文官制度  相似文献   

18.
魏建国 《学术交流》2003,2(3):153-157
雇佣兵制度是英国中世纪产生的一项重要军事制度。它的出现引发了英国一系列制度性连锁反应 ,导致了英国社会生活发生了不同于中世纪传统的转向 ,表现为 :土地可以买卖 ,农村经济市场化较早 ,国王与贵族的关系结构出现了新的调整 ,以及雇佣劳动阶层的产生、军事贵族向土地贵族的转变、乡绅阶层的兴起等社会结构的变化诸方面。  相似文献   

19.
自1853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东方,特别是印度“不存在土地私有制”以来,古代印度有没有土地私有制问题就一直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一个问题,而1859年马克思以印度村社制度为主要依据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提出,又使这种争论加剧。因此,古代印度有没有土地私有制的问题,不仅成了印度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成为世界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一切文明民族土地制度的发展是否都是按“公-私-公”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从英国统治印度以来,印度的农村土地政策始终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英国殖民当局、独立后的印度历届政府在制定和贯彻这一主要经济政策方面先后扮演过不同的角色。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独立以后,印度各地进行的土地改革,名目繁多,各具特点。它们在实施中无疑对印度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什么样的土地政策才符合今日印度的国情,才能给贫苦农民带来好处,并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有待于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