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袁丽 《现代妇女》2013,(10):157-158
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利用为网络语言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式各样创意独特新颖的词汇层出不穷.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初探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2.
火星文作为网络语言中独具特色的代表之一在年轻网民中广泛流行。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分别对其产生和原因进行探索,分析了这种新兴文字的构造特点,并指出了其存在的社会问题及影响。  相似文献   

3.
汉语网络语言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以网络文化为基础的,以增进网络交流为目的的。通过对汉语网路语言的构造及特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语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为我们语言学研究提供有益提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文中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结合网络中流行的相关实例来对网络语言的相关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随之出现了网络语言学,对网络语言进行了不同方向上的研究。网络语言具有明显的多模态特征,即网络语言具有图片、符号、文字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在应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达成了多种语用功能来达到交际目的。通过分析网络语言的多模态特征,研究网络语言所体现出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近期"娘炮"一词成为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甚至蔓延到现实生活之中。本文从社会环境、感情色彩、语言模因等方面,探讨"娘炮"一词的由来、风行的动力机制和应对态度,发现"娘炮"一词的流行动力是多元的,"娘炮"虽不高雅,但作为特定时期的流行语,有着特定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以往广播电视对于人们有着普遍的影响,但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其时空的自由性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产生了相应的网络语言,并得到了网民的迅速传播,使其成为一种风尚和社会文化,在其强势影响下,网络语言逐渐被应用到广播电视语言当中,并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分析,本文从提出了网络语言对广播电视语言的影响,旨在更加人们对于网络语言的认知,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语言中网络语言的规划运用。  相似文献   

8.
王娟 《现代交际》2015,(4):48+47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方言,属于一种语言变体,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网络语言的出现,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简洁方便,既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生活。文章重点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从而衍生出一种新型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在中国,网络语言已经不再局限于汉语环境下的使用范围,英语在网络交流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英、汉网络语言的特点、成因、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英语在网络环境下对汉语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从而衍生出一种新型语言形式,那就是网络语言.在中国,网络语言已经不再局限于汉语环境下的使用范围,英语在网络交流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英、汉网络语言的特点、成因、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英语在网络环境下对汉语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也因运而生。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的工具。文中论述了网络语言的产生和特点,认为应该用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逐步普及,网络语言走进大众媒体并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一个开放的符号系统,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使外来词进入其中并发挥作用。本文阐释网络语言、外来词的夹用,并剖析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路阳 《现代交际》2010,(11):74-74,73
интернет是20世纪对人关进步影响最大的科学贡献之一,它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革命,使人类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变革。根据语言和社会共变的原理,互联网在渗透俄罗斯人民生活各个角落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俄语的变化和发展。网络语言(интернет язык)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引起了俄罗斯社会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对俄罗斯网络语言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俄罗斯文化,最大限度地避免交流障碍。  相似文献   

14.
郝瑞杉  郝佳 《现代交际》2013,(11):29-30
商务用语中,中英文混杂语现象伴随着网络语言应运而生,随即超越网络语言范畴,进入到大众传媒及众多文体之中,其波及面广、发展趋势迅猛,势不可挡。本文通过例举中英文混杂语实例,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中英文混杂语现象进行分析,阐述其成因,指出了其对汉语造成的危害,提出了要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总结了唐诗中温度词的概念隐喻研究现状,用概念隐喻的理论分析唐诗中温度词在态度和信仰域、情感域、社会和经济地位域、状态域、疾病域五种不同目标域的映射中表达的内涵,举例说明唐诗中暖、炎、冷、寒等温度词概念隐喻的巧妙运用,为唐诗的赏析、流派之争及翻译等提供认知语言学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以原型范畴化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以"power"为例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认知阐释。通过对"power"一词的分析,发现在"power"原型的语义范畴中,包含基本义和其他边缘义项。这些义项以基本义为原型,其他边缘义项则是通过原型转化、原型分裂和次范畴化等途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网络已经深入到家家户户,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网络语言是一种非主流的文化,它的发展一直存在争议。网络语言简单快捷,不过它打破了传统文化的规范,是不符合常规的行为,现今网络语言的发展显示不它霸道的一面,不仅仅出现在网络中,在电视、报纸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多有出现,面对他的飞速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语言暴力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问题,基于人们对网络的广泛使用和对各种事件的关注而产生,本文从冲突论的视角分析了网民个体进行网络语言暴力的原因,并分析了网络语言暴力的功能,同时提出了建议及设想。  相似文献   

19.
姬小梅  杨阳 《职业》2013,(20):182-182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网络语言在生活中必不可少,本文浅析了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发展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并提出了以后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时尚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网络语言对青少年产生了最直接、最广泛的影响。网络语言有着其特有的优势,但同时对青年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