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全国两会将"工匠精神"重点提出,高职院校今后的努力方向就是培养新时代的工匠型人才,使优秀技能型学生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社会有地位,大力弘扬培育精益求精的新时期工匠能手.2017年2月,辽政办[2017]32号文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跟进"中国制造2025"计划,并着力培养以辽宁大工匠为代表的专业工匠人才.基于上述,"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佳嘉 《职业》2017,(22):44-45
随着《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等节目的热播,"工匠精神"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事实上,"工匠精神"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在古代,"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必须具有的重要的核心素质.而现在,"工匠精神"已成为高职学生角色转变的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不言而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一定不能缺少"工匠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三教"改革是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突破口。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师、教材、教法层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用工匠精神引领高职"三教"改革,提出具体路径,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既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的培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高职院校整体教师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此,我们以"工匠精神"理念为引导,将其渗透到师资队伍培育过程当中,通过对高职院校目前"工匠型"教师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探究新时期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的具体培育策略,希望能够借助以下研究与探讨,来为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质量的全面提升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以此来推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工匠"之路。  相似文献   

5.
李文胜 《职业》2017,(23):57-59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入口和出口变化显著影响着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事实又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大规模需求中被掩盖,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迫在眉睫.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本文提出,职业院校应不忘初心,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指挥棒",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有效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以解决目前发展的瓶颈和困惑,有效发挥职业院校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的一个教育目的,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教育中还存在许多困境,通过校企协同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困境。因此,从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困境、校企协同培育工匠精神的优势,以及具体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其校园文化建设也服务于这个目标。大国工匠精神是服务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新概念,也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新内容。从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中重视大国工匠精神建设的必要性两方面对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中大国工匠精神的作用进行了解析,明确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中重视大国工匠精神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潘琳静 《职业》2017,(22):63-64
2017年"五一"期间,央视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不同岗位的劳动者用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李克强总理也将"工匠精神"放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表明,中国正需要大批的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提高我们的制造业水平.现如今,各行各业培育"工匠精神",企业求贤若渴,然而技校毕业生大军中却偏偏缺少应用技能型人才.只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不断产生,才能为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因此,提高技校学生的就业率,增强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是目前技校的紧迫任务,而职业指导在其中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丹 《公关世界》2023,(3):124-126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培育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责无旁贷。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还面临着认识、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高职院校要传承好、培育好工匠精神,必须完善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在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校企合作、优化技能大赛和1+X证书制度、建设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时期,我国制造业逐渐走向国际,为此要培养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型人才,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支持。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场所。从国家角度、社会角度和高职院校的角度,让更多高职学生具备工匠精神,推动我国制造业更好地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并探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韩德敏 《职业》2016,(31):47-49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今天,企业渴求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工人员,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门为企业培养技工的技工院校就要结合企业的用人需要,要高度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在课程体系中渗透基本职业素养的教育与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与办学特点,阐述了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朱文维 《职业》2023,(13):13-15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注重高职学生高质量培养,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求。黄炎培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创始人,他的职教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其融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也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本文主要阐述了黄炎培职教思想与工匠精神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了我国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探索了黄炎培职教思想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3.
孙浩 《职业》2023,(6):72-75
技工教育强调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五育并举、德技并修,以工学结合为原则,建立完善的育人机制。本文深入探究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技工院校工学结合,德技并修育人机制,以期培养高质量人才,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弘扬工匠精神,更好地将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衔接。  相似文献   

14.
王慧琰 《职业》2017,(14):95-97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和供给侧大幕的全面拉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而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进发,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育"中国工匠"的需求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工匠精神的培育,已成为必解的时代命题.本文提出,中职学校作为工匠的摇篮,必须担当起这一时代重任,创新德育载体,传承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5.
王欣欣 《职业》2017,(18):29-30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专注,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理念.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承担者,应该在工匠精神的内涵建设方面多加努力.本文以多媒体制作平面设计专业为例,在工匠精神的内涵、专业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的关系,以及具体实施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宋波 《职业》2016,(32)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是国家的需求,也是时代的呼唤.技工院校的教师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者,要成为践行工匠精神的模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品牌技能人才.本文对教师应如何发挥工匠精神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杨洁 《职业》2020,(3):47-48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以培养工匠精神为导向,深入探索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优秀工匠"的培养途径,为学生将来在职业岗位上成为能工巧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孔凡宝 《职业》2017,(13):46-47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各院校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有些院校忽视了职业精神的培养,而技能人才的职业精神主要就是工匠精神.技工院校要尽快转变只重技能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教育教学中.本文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代设计提倡主流思想,工匠精神作为主流思想中的重要分支,是促进人们发展和进步的主要精神内核。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文化,成为对企业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工匠精神就成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指导思想,重振工匠精神,从而促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人才资源,使企业制造走向企业创造。本文主要研究工匠精神的传承和意义,并分析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创建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山 《职业》2017,(25):102-103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园文化最主要的精神内核就是工匠精神的打造.本文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富有"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的构建,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十年行动纲领提出的打造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时代使命,是职教改革的迫切要求,是高职院校的精神内核建设的必然需求,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构建要以创新创业教育、打造技精德馨的职教队伍、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为载体,将工匠精神扎根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