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条小船亲眼见证一个党的诞生,从此红船作为中国共产党前行道路的领航船,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中产生了伟大的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首源。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而在新时代学习弘扬红船精神,探索红船精神在党性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增强党性教育,永葆党的先进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1921年至2005年“红船精神”实现了初步的提炼与传播,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进行宣传,对其内涵的理解也需要进一步发展。“红船精神”内涵的全面阐释,标志着“红船精神”提炼的基本完成,也促使其广泛传播成为现实。新时代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继续弘扬“红船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1921年8月,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这次会议影响深远,意义非凡,诞生了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产生了一种精神,即"红船精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应该融入"红船精神",通过加强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价值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使其能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光荣历史,就是一部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孕育的,承载着党初创时的责任与担当。初心和使命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主义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昭示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永远忠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博大的世界情怀。  相似文献   

5.
范海涛 《中国扶贫》2017,(21):38-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0年来,河南省辉县市南李庄的变化,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一心为民服务的见证.  相似文献   

6.
姚一轲  姚兰英 《职业》2020,(13):23-24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开端。早在2005年,习近平就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将红船所代表的伟大精神概括为"红船精神",其内涵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把"红船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之中尤显重要。本文结合党建工作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对策研究,以期不断地完善和提升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红船精神"所蕴含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要充分挖掘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使其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激励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新时代"红船精神"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红船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红船精神"是当今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红船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才能开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征程,奋力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辉煌。在此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积极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统筹协调力,统筹安排部署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于民的能力。简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新时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谢璐 《公关世界》2023,(1):112-113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育人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以红船精神为引领,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劈波斩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回望百年征程,见证初心永恒,为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传承红色文化,发扬工匠精神,切实提高学院人才质量,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建设指南》要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结合专业特色,首次提出了“一船两翼三层四员”的综合育人举措。经过实践证明,该举措能够有效践行“三全育人”的理念,培育又红又专、德技并修的蓝色工匠,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欣 《公关世界》2022,(2):127-128
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支柱,作为中国革命精神源头的"红船精神",其内涵十分丰富,现在许多高校都在尝试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部分高校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指出其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应该将红船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渗透于校园文化生活之中,以及彰显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1.
郑维平  李正亭 《现代交际》2023,(4):1-11+121
“三个务必”蕴含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践观、矛盾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奋斗精神、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原则的充分把握,是对“两个务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践行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应有之义。深刻理解“三个务必”的深邃内涵和历史意义,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顺利完成使命任务、有效防范风险挑战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初心是一个人做某件事的初衷。共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通过修心,通过内省自悟将自我价值与党员身份相结合,坚定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就要开展长期而广泛的党性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永葆"崇严尚实"的作风,在实践中锤炼升华。  相似文献   

13.
2017年党的生日,我们回顾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深感讲话立意高远、观点鲜明、气势磅礴、激情飞扬,绽放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系统阐述和高度概括,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胆识、理论勇气和科学精神.贯穿讲话的灵魂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创建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山 《职业》2017,(25):102-103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园文化最主要的精神内核就是工匠精神的打造.本文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富有"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的构建,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十年行动纲领提出的打造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时代使命,是职教改革的迫切要求,是高职院校的精神内核建设的必然需求,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构建要以创新创业教育、打造技精德馨的职教队伍、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为载体,将工匠精神扎根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时,对百年党史的学习,是激励全党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期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需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起于危难之中,在进行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和奋勇斗争中,现在已然成为世界之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中国青年赓续初心使命并继续稳步向前的历史节点,为深入挖掘百年历程下中国青年的成长与发展,研究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发展之路,探析"十四五"期间我国青年发展趋势与规律,2021年5月,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举办了"新时代、新征程与中国青年发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建党百年与青年运动、"十四五"规划与青年发展、城市数字化转型与青年参与、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等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阐析和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我们老干部工作者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推动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一、以强烈的政治担当落实好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老干部工作者作为党的老干部工作政策的具体执行者,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理想信念,践行职责宗旨,把落实好老干部政策作为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型政党,自成立以来就勇担使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国情的不同,其具体使命又有不同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反帝反封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作为使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中国共产党全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使命。中国共产党接续完成伟大历史使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对当代使命的推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任景海 《中国扶贫》2017,(21):35-37
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十九大报告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陕西省旬阳县金寨镇务必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扎实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镇所有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  相似文献   

20.
孙大为 《职业时空》2012,(4):175-176
西柏坡精神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时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探索成果。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关键时刻,面对建设新中国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先进文化的政治诉求,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