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家以艺术形式经验图式去把握艺术信息,创造出艺术形式。在创造形式历程中,艺术家或者以艺术形式经验图式去同化艺术信息,逐渐修正形式经验图式,在依附于原艺术形式经验创造中凝定出与其类同的艺术形式;或者以艺术形式经验图式去顺应艺术信息,不断调整艺术形式经验团式,在超越原艺术形式经验创造中凝定出与其类异的新艺术风格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从遵循到超越———毕淑敏小说创作的艺术手法嬗变●王爱玲现实主义是一个开放的艺术理论体系,而非固定模式,只要反映现实社会、反映人生的创作都应归属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不排斥一切新方法、新技巧,相反,现实主义需要吸纳新方法、新技巧。我国新时期文学创...  相似文献   

3.
领导结合艺术理论的新突破──评《现代领导结合艺术》王培智吴伯民主编的《现代领导结合艺术》一书,系统地探讨了有关现代领导结合艺术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各级领导者均有参考启发意义。领导结合艺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  相似文献   

4.
论新中国女作家军旅小说的艺术特色曾小瑛在我国军旅小说创作中,活跃着一支女小说家队伍。她们以各自独具风格的作品显露了非凡的才情,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艺术的画廊。她们中不论是老作家还是新作者,不论是描绘已逝去的战争风云,还是反映现今的和平军营生活,她们的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建构———评曾簇林著《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纲要》庄锡华进入新时斯以来,学术界始终保持了对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浓厚的研究兴趣,著述汗牛充栋。曾簇林的《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纲要》(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版,下简称《纲要》)可谓是这...  相似文献   

6.
汉代赋家成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多假使之词、缀为俪语自铸新词、夸饰、艳词动魂识,体现了艺术的自觉。  相似文献   

7.
陈才生 《殷都学刊》2008,29(2):97-100
“心性”之学是中国当代新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将“心”的文化与“心”的艺术之间的障壁打通却是徐复观的独创。其要点有二:一、虚、静、明之心乃是精神自由的关键,亦是艺术价值的根源;二、“不为物役”不仅是庄子人生中“美地观照”的关键,也是艺术创造的关键。徐复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现代化因子的方法实乃当代新儒学内圣而外王理路在艺术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佛教传入西域新说吴焯在其所著的《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一书中,利用丝路丰富的考古材料并结合历史文献,提出了公元二世纪中期佛教传入西域的新说。作者还根据丝路南北二道佛教艺术遗存的不同类型,应用图像比较的方法,具体勾画出佛教入西域的路线。南道,亦即塔里...  相似文献   

9.
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阐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艺术精神的阐释,是徐复观新儒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所作阐释的要点在于:中国艺术精神可以概括为以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而只有庄子的艺术精神才是彻底的纯艺术的性格。庄子的艺术精神导出了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在画论及绘画方面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促使中国古代绘画由人物画转向山水画。在庄子的艺术精神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画,在现时代中仍有其重要的意义,是一支对“现代文化的病痛”具有很好疗效的“镇痛剂”。  相似文献   

10.
深度与表现──90年代中国美术描述(之一)王林表现主义是自19世纪末现代艺术产生以来唯一从未中断过的艺术倾向,在当代世界艺术潮流中,由于意大利“三C”和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出现而东山再起,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对中国当代美术而言,表现主义创作一直堪称劲旅...  相似文献   

11.
浅论“新写实小说”产生的渊源李香枫80年代末,小说创作中引人注目的新趋向,莫过于"新写实主义"浪潮。最先是理论批评界开始注意到某些属于现实主义艺术形态的小说创作的新变化,并在阐述和评论这些新变化的过程中,提出了关于"新写实小说"的种种特征和看法。嗣后...  相似文献   

12.
论中日新感觉派的艺术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24年10月,日本作家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片冈铁兵等14人创办了《文艺时代》杂志,著名文艺评论家千叶龟雄针对《文艺时代》同人,于同年11月发表专文《新感觉派的诞生》,日本新感觉派由此得名。1928年9月,中国作家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半月刊,最早尝试日本新感觉派的艺术追求。不久,穆时英、施蛰存等纷纷效法,形成了中国新感觉派。中日新感觉派都以主观地把握外部现实为基础,意图创造出由主观印象所构成的新的现实。诚然,中日新感觉派把握主观印象中的现实生活由于国别之差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内涵,然而,在艺术追…  相似文献   

13.
自1987年,方方发表《风景》而拉开了新写实主义的序幕,一批青年作家高举新写实主义的大旗,给寂寥的文坛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评论界也在一片赞扬声中,对这一新的创作方法进行了热烈而模糊不清的争论。新写实到底“新”在哪里?它与传统现实主义相比,究竟表现出那些新的写作法则或艺术特征?它标志和预示了当代文学史的哪些变动,并且创造了哪些新的艺术经验?我们只有回到历史中去,回到文学史变动的那些具体环境中去,才能解开这些理论的死结。一新时期文学曾经怀着那样高的历史热情和社会期望,在意识形态推…  相似文献   

14.
摄影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第一次正式联姻的产物。它是随着光学、化学、物理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艺术。可以说,摄影艺术的诞生,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时代的新型成果,是新时代艺术的序幕。继它之后,才相继出现了电影、电子音乐、电视等科学时代的新艺术。摄影艺术有自己的特性,亦有与其他艺术相互关联的共性。本文针对几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试图对摄影艺术的审美特性作些简略的探讨。一、纪实性摄影艺术最明显的特点,是它的科学手段所规定的纪实性。有人把摄影艺术称为科学艺术,也有人把它称为纪实艺术,不无道理。可以说…  相似文献   

15.
关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继承和创新的两个问题王惟恭面临世纪之交,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迎接着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群众性的事业,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于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实现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机结...  相似文献   

16.
元宇宙认知莫衷一是,似乎是一种观念创造的虚拟新世界,但印证观念言说创造某种现实追求的典型所在却凸显其聚合虚拟现实的魔力。科技进步、商业需求和人的梦幻创造推动其风靡一时,正视科技时代虚拟现实的真存在、防范商业逐利的真虚幻、实现艺术梦幻的真实现,需要哲学思维和艺术创造的探源助力。元宇宙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显学,但从艺术理论层面去研究艺术本真也是一种元宇宙构造实现。认识教育的新观念需要从这里去深入,艺术理论的新揭示才具有深入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楚辞、巴歌与新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辞、巴歌与新诗》一文,通过分析楚辞在音韵方面的艺术特色,从形式上将楚辞定义为虚字格;认为中国新诗80年之所以没有取得应该取得的成就,关键是脱离了中国诗歌的传统,冲破了平仄的约束之后,至今还没有建立新的艺术格局;认为新诗的格局在诗体的自由化方面应该向楚辞学习,在语言的白话化、音韵的现代化方面应该向巴歌学习。  相似文献   

18.
新写实、新状态、新体验“三新”小说是“后新时期”诸多“新潮”文学中,三种“新”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写作方式。本文分析了“三新”小说产生的文化语境;分析了“三新”小说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传统现实主义以及新时期文学中先锋、新潮小说所运用的具有西方现代派意味的,从叙述方式到写作内容完全“私人话语”的写作方式的异和同;分析了“三新”小说的“新与旧”的区别,指出了“三新”小说力图打破艺术与现实,精神与实际的分离感、隔膜感,表现出的很不相同的对世界、对自我主体的体验、认知方式、价值观念及审美观念。同时,也指出了小说作为一种精神提升的可能性展示,“三新”小说的艺术价值以及其艺术价值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19.
法国学者维利里奥的速度理论把速度视为现代生活世界和现代感性的根本性维度,不仅以之考察哲学、政治问题,也对速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建构,试图为艺术研究确立新的视域和范式。以速度为基本美学范畴重新审视现代艺术实践,以速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来理解当前新兴的艺术形态,是维利里奥艺术美学的两个重要内容。在前一方面,他认为对运动性、瞬间性、相对性等速度经验的审美表达是现代艺术形式探索的出发点,而速度技术带来的“竞速”价值取向则造就了现代艺术史的加速现象;在后一个方面,他通过对“马达艺术”和“光线艺术”的命名和分析,致力于确立一种能够把技术要素纳入新兴艺术的审美形态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20.
营造氛围陶冶情操培育新人——谈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功能●薛生辉面对未来世界激烈的科技经济文化竞争的挑战,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实施方案。从此,我国的学校艺术教育开始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