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从外语教学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大连地区日资企业的行业特点,探讨民办高校满足日资企业各部门人才需要的职业课程群,提出民办院校日语专业应该适应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职业课程群"建设。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国际化进程加快,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外语教育的重要性。随之而来的外语教学理念的变迁对我国外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日语教育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一环,也必然肩负起这一重任。据了解目前大学日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套相对较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专业日语教学在变迁中应该何去何从,也成为近年日语教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旨在梳理新时期专业日语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变迁,以期对日语专业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日贸易的不断增加,近些年,在高校日语专业不断增设的同时,办学缺少因地制宜的自身特色已经成为国内教育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在这种新形势下地方性高校日语专业,应该何去何从则直接关系到其专业的去留问题。本文分析目前地方性高校日语专业在定位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作者所在高校湖北文理学院的实际,分析其日语专业在专业特色化建设上的相关举措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地方性高校特色化日语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妍  辛昕 《现代交际》2014,(11):229
日语写作,是以大学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为对象开设的一门举足轻重的课程,无论是日后对日语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还是找工作就业,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实际上在日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本文就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试分析日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寻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尝试着找出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民办高校日语教学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日语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针对当前民办高校日语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重点从专业结构设置、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模式变革以及小班制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日语教学改革中,民办高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进行日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高校日语专业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促进高校各项课程的完善;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培育相关的日语人才,为中日交流、了解日本提供纽带。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日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所需要的相关人才也越来越多。要满足社会的人才需要,就必须培养出更多的日语人才,这就需要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但就目前来看,高校日语专业的建设还有一些不够成熟的地方,这就需要推动相关的日语教学改革。本文中,笔者便主要对高校日语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日语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的改革,对高校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民办高校中的经管专业,要求其在发展中建立校企合作,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经过不断实践发现,校企合作的运行,促使经管专业学生能够很好地与社会相关职业接轨,给自身发展和学校改革带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面临新的变化、新的任务和新的使命,日语专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都是高职日语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值得探索的问题。通过分析高职教育的新背景、新要求,结合日语专业的发展和特点,从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提高日语语言能力与专业知识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建设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农业院校非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农业院校非日语专业的学习状况,探讨解决农业院校日语学习的有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结果表明,农业院校非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学习普遍存在日语水平偏低,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为此,日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强化策略和培训,保证学生日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贾婷婷 《现代妇女》2014,(10):170-170
专业选择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在录取时确定专业,由于对专业缺乏了解,很多学生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个人特长得不到发挥。本文主要对高校学生自主专业选择问题进行探讨,对如何构建民办高校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arental occupation on choice of college major, with special attention directed toward female and male differences. The study uses multinomial logit analysis and data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NCES) 1990 Survey of Beginning Postsecondary Students (BPS). Having a father in a professional or executive occupation has a larger effect on female students than does having a mother in a similar occupation. The opposite holds for males. Women from families with high socioeconomic status are less likely to major in business; the opposite holds for males. Students who believe that being very well off financially is very important are more likely to major in business than are other students.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的培养特色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当是"双师型"教师。建设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充分发挥学校的鼓励和协调作用,强化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也要健全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调动教师个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专业与区域产业具有一种互融共生的关系。高职院校专业对接产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培育专业特色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主要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探讨高职院校专业对接产业的基本依据,分析专业对接产业的主要内容,提出专业对接产业的机制保障,以期从行动策略的层面为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杜家元 《城市观察》2014,34(6):143-154
为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近年来广州市逐渐推进"村改居"工作。在"村改居"进程中,面临着农民对"转居"愿望不强、"农转居"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仍承担大量社会管理职责且负担较重、转制社区公共服务配套滞后、"农转居"人员再就业存在较多障碍、"城中村现象"仍然存在、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和"公司化"转型困难等问题。本文针对广州"村改居"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amine if and how career‐decision readiness relates to the origin of college major choice among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A total of 375 junior and senior college students (147 women, 228 men) responded to measures of college major choice, academic commitment,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career‐decision readines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academic commitment to a college major tend to increase when they choose their majors based on personal and career preferences. In sequence, high levels of academic commitment lead to high levels of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increased self‐efficacy augments the extent of career‐decision readiness that students manifest near the end of their college education. These findings hav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insofar as many Asian students choose a college major because of parents and other authority figures, and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career‐decision readiness may require incorporating the origin of college major choice and its academic effects into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17.
张兰 《职业时空》2012,(7):51-52,57
随着高尔夫运动的迅速发展,高尔夫从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国内很多大专院校相继开设了高尔夫专业。高尔夫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课程定位与建设也受到更多的关注。文章从目前高尔夫英语开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着手,通过对高职院校高尔夫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多年来从事高尔夫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探讨了适合高职院校的高尔夫英语课程建设思路以及教学改革实践,以期为高尔夫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of Japan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socioeconomic attainments of foreign-born Japanese male workers in 1979 and 1989. It demonstrates that working in wholesale trade, finance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hree major sectors of Japanese investment in America, provided foreign-born male Japanese workers with the highest likelihood of assuming managerial positions. Moreover, the managerial occupation in turn provided the Japanese workers with the highest earnings returns. This pattern is consistent over time and by length of residence. The results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Japan'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ince the 1970s in explaining the socioeconomic attainment patterns of foreign-born Japanese work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19.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但当前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认证标准模糊、引进专兼职教师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缺失、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滞后等问题。据此,应建立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完善“双师型”教师聘用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激励力度,以满足旅游专业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卜庆立 《现代交际》2014,(5):174-175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日语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当前,不少日语专业学生在词汇、文法、阅读等方面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然而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通过分析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的原因,探讨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