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边城》叙述者性格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的叙述者以独特的叙述话语,构筑起一座神秘的现代神话庙宇,虔诚地供奉着“人性”这一偶像。他在符化人性理想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自我的塑造。《边城》中个性最为生动、最具感染力的,与其说是翠翠、老船夫等人物,不如说是这位神秘的叙述者。本文试图立足于文本,破析其丰富复杂的叙述者个性与叙述功能,以体悟其形式意味。一、可信的叙述者叙述者的可信与否,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与阐释,影响到叙述话语被接受的程度。那么,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响叙述者是否可信呢?这是一个与叙述效果直接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韩少功的小说《日夜书》存在两个相对固定的叙述者:“回忆者-陶小布”和“亲历者-陶小布”。这两个叙述者的不同视角使文本出现明显的叙事分层。通过变换叙述者和叙述视角,不同叙述层之间的相互跨越形成回旋跨层的叙事结构。在这一结构下,小说的叙述语言蕴含了多样化的叙述声音,呈现出复调式的美学意蕴。同时,小说的文本内容表现出对叙述者的“隐在型反讽”,其真实意图是对过往知青岁月的反思和审视。借助回旋跨层叙事,韩少功重构了对历史的深刻记忆,抒发了对知青岁月的缱绻情怀。  相似文献   

3.
《石头天使》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代表作。小说的叙述者是一位九十高龄的老妪在病榻上讲述她对过去的记忆。在回忆中她不断反思自我,终于参悟到过去那空洞无爱的一生是由于父权制观念所至,而人类的真正福祉则是人性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叙述者在一部叙述作品中的职能,按照热奈特的划分有叙述职能,组织管理职能,交流职能、证实或证明职能。思想职能。形式干预和评论干预也是叙述者的重要职能之一。形式干预多半是一些比较敏感、讽刺的作品。评论干预则通常会把叙述者的价值观表达出来,它能加深叙述作品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5.
在《变》中,德尔蒙是作者塑造的一个现代人形象,尽管不十分丰满,仍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倾向。由于采用第二人称叙述,叙述者可以深入地揭示主人公的潜意识活动,同时他的叙述又具有某种审判色彩。叙述者系统地采用主人公的视角,其描述从未超出主人公观察的范围。“您”又指向读者,改变了读者阅读时被动舒适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当代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愿你在此》以主人公杰克的弟弟汤姆在伊拉克战争中牺牲后遗体被遣送回国为背景展开叙述,讲述了战争和灾害给主人公杰克带来的心理创伤。本文用凯茜·卡鲁斯的创伤理论解读和分析了杰克的心路历程,阐释小说的内涵在于人们要敢于直面创伤,珍惜生活。须抚平过去的伤痕作为沉封的回忆,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王韬小说《三梦桥》中的梦在整个小说叙述中所起的作用、它与人物心理、情节发展、叙事时间的关系问题。从叙述者对梦的利用、调控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持男性立场、带男性偏见的、狡猾的叙述人,他通过几个梦的戏法,把男人的一次婚变叙述成一桩奇迹。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弗·斯格特·菲茨杰拉德在他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运用了两种 不同的戏剧化的叙述:一种是叙述者有明确的称谓,另一种叙述者没有明确 的称谓,称之为“非人格化的叙述者。”本文阐述了戏剧化的叙述方式的特点 ──情节的叙述获得了非常真实的效果;戏剧性叙述视角的可变性以及这种 叙述方式给作者提供了充分抒发情感的机会。另外,作者通过运用象征主义 的手法书写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历史,深刻地再现了“爵士时代”美国的社会风 貌。  相似文献   

9.
由于康拉德特殊的出身和多元文化背景,他一直自称为"双重人",因而"双重性"也成为其小说创作的一大特色.在小说<在西方的眼睛下>中,"双重性"这一特征随处可见,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其叙述手法的双重性,其表现为:故事中有故事、有内外两个叙述者、叙述者与作者声音的重叠.这一独特的叙述手法源自康拉德对小说主题深切的矛盾感,也是他自身双重性格和政治态度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0.
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运用了类似于中国套盒式的三层叙述框架:叙述者纳博科夫、约翰.雷博士和亨伯特.亨伯特分别处于故事外叙述层、故事内叙述层和元故事叙述层,但使用的目的和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套盒的结构现实主义。纳博科夫利用三位叙述者使自己远离小说的中心人物和中心故事,但同时又在每个叙述层上设置有类似特征的叙述者并把他们同作家自己混同起来,以增加阅读、理解和阐释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不可靠叙述理论首次呈现于布斯的《小说修辞学》,后经众人沿袭与发展,主要呈现为探讨虚构类文体中叙述者可靠与否的理论。戏剧隶属于虚构类文体,因此,学者在研究戏剧不可靠叙述时总将小说不可靠叙述模式嵌入到戏剧不可靠叙述的研究中,而忽视了戏剧文中叙述者的隐身对叙述交流过程产生的影响。戏剧不可靠叙述研究要着力于第二文本中叙述者的脚印和人物叙述者的声音。剧中人物叙述者的不可靠根据参照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第二文本参照性不可靠性和叙述间不可靠。同时,考虑到戏剧固有的超/主/次叙述层叙述可靠性不同,又增加了异叙述层叙述者不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消费话语处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文本构成的重要位置。作品消费叙事的“故事”功能在于发动、引导农村土改运动,这一政治功能经由叙述距离、叙述投影和叙述语态等叙述策略得以体现。叙述距离方面,“讲述”主要集中于人物消费条件、处境和消费能力、水平的叙述,“展示”主要是以争夺、守护、占取和享拥消费资料(及与此相关的生产资料)为叙述对象的叙述。叙述投影方面,消费事件被分别置于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的观照、把握之下。叙述语态方面,消费话语的叙述者主要有作为隐含作者的故事外叙述者,作为故事旁观者的叙述者,直接出面的故事内叙述者(故事人物),隐含故事内叙述者。作品调动叙述距离、叙述投影和叙述语态等叙述策略对关联于土改运动的消费现象进行艺术表现,也在较大程度上暗合了文学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田纳西.威廉斯对氛围的营造是构成其戏剧抒情性的关键。怀旧氛围是其剧作中营造的主要氛围之一。威廉斯通过剧作中叙述者和人物的独白和回忆叙述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剧作家还充分利用舞台资源,通过与过去密切相关的乐曲,或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象征物品再现过去,从而营造了怀旧的氛围。威廉斯对旧南方的情感及其时间观是其在剧作中营造怀旧氛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李渔 《十二楼》的叙述干预, 表现出他对白话小说的叙述格局中叙述者的控制地位的着迷与自信。他对白话小说的叙述方式的大胆探索与突破, 虚幻地满足了他作为文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他在自己虚构的时空中麈尾清淡, 名士自我得到了张扬, 《十二楼》的叙述干预,是晚明士风在清初的空中楼阁中的余响。不“尚拘执”①的叙述干预, 标志着文人白话小说家已经从史家意识的压迫中走出来, 小说创作心态得到了解放, 小说创作艺术也就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有学者对戏剧进行了形式主义的研究,其方法论借鉴于叙述学。叙述学是通过对小说的分析而总结出来的文学理论。在分析戏剧的叙述形式时,直接套用叙述学的相关理论是不恰当的,其应用时需要经过一定的转换。在小说文体中,存在两类最重要的叙述者类型:第一人称叙述者和第三人称叙述者。其中,第三人称叙述者只存在于直接引语中,此时的全知叙述者沉默或者隐蔽,将叙述者的功能转让给了他(她)。同样的,在戏剧文体中,第二文本中的叙述者可以对应于小说中的全知叙述者。第二文本的叙述者作为戏剧故事之外的叙述者,叙述戏剧人物的外貌或心理状态等情况。在大部分戏剧文本中,第二文本中的叙述者是沉默的,而戏剧中的人物作为第三人称叙述者承担了叙述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威廉·福克纳的韵律长诗《玉石神像》是他早年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生涯的代表作,承接了人在自然中梦想的浪漫主义修辞。神像叙述者的经验自我见证了老南方自然的复魅,叙述自我则透视了现实南方的自然祛魅,由此产生了过去与现在的双重叙事。神像在叙事双重性中的追忆欲望和叙述困境凸显了南方人的怀旧心理。怀旧的归附和内省的双模式表达了南方知识分子在其话语体系建构中的记忆策略,生态书写因而融入了政治话语表达,从而彰显出了南方知识分子的生态话语立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叙述模式、叙述者角色定位两个角度探讨了毕飞宇长篇小说<平原>的叙事策略一是探讨作品在叙事视角转换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灵动的叙事风格,二是从隐含作者、现实作者和叙述者三者的相互关系中阐释作者对叙述者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8.
电影《原罪》的鲜明叙述技巧构成了影片的双重叙述机制。第一层面是明现叙述者的多种叙述策略;另一层面是大叙述者的多处叙述标示,而这种双重叙述机制的分析对于影片的叙述意图和故事内涵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意在揭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叙述者之真实身份,并探讨其叙述视角。笔者认为,小说第一人称复数叙述者我们的真实身份是与艾米丽同时代的一群男性居民,而且应该就是曾追求过她的一群人。小说使用了第一人称回顾性双重视角,评论者通常所说的全知全能叙述者叙述,都统一在第一人称叙述下。正是借助双重视角这种技巧,叙述者对艾米丽前后矛盾的态度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相似文献   

20.
知情叙述者,是对叙述者与叙述对象的关系进行考察而提出的概念,“他”与叙述对象有着某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由此决定了他的知情身份,并区别于全知叙述者、隐含或显露叙述者,表现出自己特有的性质和叙事作用。知情叙述者叙事,实际上是一种跨界叙事,不仅融合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事长处,而且在叙述的可靠性及人称转换的便利性上表现出特有的叙事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