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广场文化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开创广场文化多样化模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特色鲜明且覆盖有序的广场文化体系,让城市在广场文化的滋润下精神丰厚,更具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广场过热发展的今天,唤醒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广场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一个城市文化最显著的物化标志,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针对当前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并提出有关个性化城市广场建设的五条基本原则,这对于我们在城市广场的规划和设计中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欧阳雪梅 《中华魂》2012,(24):10-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是群众性,不能把它束之高阁,应文而化之,育而教之,推而广之。因为社会主义文化作用的发挥最终要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和精神世界的健康丰富来实现,所以,让人民群众成为文化的建设者和享受者,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用的前提与基础。国家通过大力建设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4.
大力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的群众文化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文化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本方针,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发展方向,以公共文化设施为服务载体,以基层群众为服务对象和参与群体,以政府主导、多元投入为发展动力,包括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多种样式的文化形态。大力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的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对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的群众文化活动的认识和领导。应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特色文化为依托,以设施建设为突破,以队伍建设为重点,组织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文化活动质量。要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高质量、多品种、广受欢迎的群众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搞好科学文化普及工作,努力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让群众文化的服务体现全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利益。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文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精神灵魂,社会主义文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载体。社会主义文艺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现代化的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不但彰显了中国人民这一我国文化现代化的主体的力量,更丰富了我国文化现代化的多样性色彩。其突出表现在对于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与多样化文化需求的满足上。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还应该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比如需能更为及时地回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新课题。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文艺还需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如其提纯转化人民美学的能力、与时俱进中国精神的能力,特别是其融合现代新兴媒介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愈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让文化惠泽民生也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民生不仅是指物质层面的民生,而且包括文化层面的民生。文化民生是民生的丰富和发展,是更高层次的民生。这些文化民生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和中共领导人的著作和讲话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文化民生有着多方面内容,即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人民群众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的塑造,以及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在新时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构建良性的文化生态加以保障,并把文化生产力作为其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广场的兴建,广场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城市文化生活中最活跃的样式之一,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大众性、传承性、开放性和渗透性等特点。发挥城市广场的文化效应,必须重视其文化的展示功能、调节功能和凝聚功能。提升城市广场的文化效应,取决于城市所在党委和政府对广场文化的关注与重视,需要党委和政府提升对广场文化的认识和理念,创新广场文化的运行机制、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软实力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文化是软实力的基础和核心。当前国内外局势表明,中国软实力需要一种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然而美学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学科力量,却游离于这一任务之外。美学的研究现状出现两极化倾向:或仍对美学本体论争论不休,或关注二三级学科和流行趣尚。美学应担负起重振国民文化精神的责任。以《周易》代表的崇尚阳刚奋健的美学精神和近代至当代的中国文艺思想,为此提供了理论资源和现实经验。  相似文献   

9.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群众文化供需不平衡、群众文化活动式微等.为此,应创新群众文化管理机制,加大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推动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禅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它在今日仍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传承民族文化必须重视禅美学,而禅美学的利他、包容品格以及审美地对待生活的方式也使其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为世界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在当前人类精神问题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中,禅美学可为健康大众身心、促进社会和谐的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