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伏尔泰到亨廷顿——西方“文化形态史学”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军 《唐都学刊》2007,23(6):93-96
"文化形态史学"是西方近代以来兴起的史学流派,习惯上人们认为"文化形态史学"兴起于斯宾格勒,汤因比是其集大成者。笔者认为首开世界文化形态研究之先河者当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尽管在他的著作里既没有出现"文化形态史观"的概念,也看不到对此进行的诠释,他只是不自觉地、"无意识"地运用"文化形态史观"进行历史学的撰述,他对于"文化形态史学"开创之功为其后的斯宾格勒、汤因比、亨廷顿诸家所继承。由于他们之间存在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以宏观的视角分析问题,都关注西方文明的前途,均注重对文化、文明的研究,并将之作为历史研究的基点。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期的俄国,不但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落后于西方,而且各种社会矛盾激进,这种现状催生了俄国思想界对国家未来发展道路问题的哲学思考。针对西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进步史观丹尼列夫斯基提出了"文化—历史类型"说,他吸收了斯拉夫派的思想精髓,以文明为出发点提出了各个"文化—历史类型"在不同时空维度内的共同发展的世界历史思想,继而为俄国选择走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道路提供理论支撑。丹尼列夫斯基的"文化—历史类型"说开创了从文明角度研究历史理论的先河,其理论价值不但伴随着斯宾格勒和汤因比对文明形态史理论的丰富而日益凸显,而且在亨廷顿和森格哈斯等文明冲突论思想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斯宾格勒文化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用文化形态学和文化有机体思想解读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非单线发展这一论断。但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斯宾格勒的文化危机理论上,而忽视了斯宾格勒关于前文化时期的阐释。实际上,斯宾格勒认为,前文化时期人类灵感第一次被开启,也最为活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源泉,只有对这个时期进行深入分析,才能真正解读人类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与尼采、斯宾格勒和海德格尔一样,维特根斯坦对于我们这个工业文明的时代在骨子里也是不胜厌烦的。卡尔纳普在他的自传中回忆说,在和维特根斯坦的接触中他有一种印象,维特根斯坦似乎不  相似文献   

5.
四、整体论观点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中,战后二十五年有三个运动支配着这个领域.(1)文化与个性在人类学中,有一门新的跨学科研究叫做"文化与个性".其基本的思想来自本涅迪克特的"文化的样式"(1934).本涅迪克特试图证明,每一种文化有其基本结构,人们可以用文化的整体性原则来描述各种文化.而这种思想又来自斯宾格勒的《西方的衰  相似文献   

6.
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史观主要包括:文明形态史的元问题,把文明等同于生命有机体,认为文明一般要经历产生、成长、衰落和解体的过程;文明形态史观的辨析,即对文明的整体性进行结构性的把握,对宗教与文明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对社会转型与文化心理变革进行分析;文明形态史观的理论地位,分析与其他哲学派别如思辨的历史哲学、分析的历史哲学、兰克学派相比,在某些方面都表征出超越性并对唯物史观作出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汤因比的文明忧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鹏 《唐都学刊》2002,18(3):51-55
斯宾格勒在历史哲学的发展过程中第一次敲响了西方文明的警钟。汤因比正是从对西方文明的忧患中展开其历史研究的。“挑战与应战”的原理是汤因比文明忧患论的积极发挥。晚年汤因比关注的范围由西方文明扩大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并付诸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级宗教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关于"树立大历史观, 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的论断, 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历史, 发挥以史鉴今的作用提供了指引.所谓大历史观, 就是从历史的长时段——几十年上百年几百年乃至更长的历史时段中、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广覆盖而不是单一视角中、从世界文明进步和制度竞争的宽视野中, 审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特定历史阶段, 既要弄清史实, 又要彰显历史的整全性与启迪后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东亚“儒家文化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后(新)儒学时代本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O.斯宾格勒所著《西方的没落》一书指出:欧洲以外存在着形形色色、甚至较欧洲更为绚丽的文化,这些文化终将繁荣兴盛给世界带来巨大影响。这一论断引起知识界的轩然大波。今天,当笼罩于西方世界的阴影益发幽暗之时,O.斯宾格勒的预言将否言中?东亚的“儒家文化区”在迈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是否近乎扮演主要角色呢?  相似文献   

10.
高度发达的理性文明所培育的普遍主义理论范式,以及与之如影随形的强势文化的傲慢与偏见,导致了人类精神世界普遍的历史遗忘,编织出斯宾格勒所批判的那种类似“绦虫一类的东西”的线性的、普遍化的世界历史图景。结果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多样化的文化创造和历史体验都被冷漠地剪裁掉,导致人类长河中很多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教训如烟消散。我们发现,最典型的历史遗忘之一,便是中东欧思想文化很少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加以考量和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1.
文章概括地总结了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对文学性质的认识,认为这些认识不能完全科学地阐明历史学的任务和性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由于后人的某些曲解而变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被奉为唯一的真理。作者认为,用文化模式来概括一个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历史面貌,用文化形态的差异来区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社会异质性,用文化变异来表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之用这种物质、政治、精神不可分割的文化史观来考察历史,审视现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的史学观点是新课程的灵魂,同时也是高考命题者的指导思想.因此,高三历史复习中要使学生领会教材所体现的新的史观和理念,并运用它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本文将就如何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指导下有效进行高三历史教学、优化高三复习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民生"指的是百姓的生存.同时,《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这些都是对民生最本质的诠释,即人民生产、生活资料.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社会的进步,民生在现代社会中与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结合当代中国国情,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维度下的民生,笔者认为主要从社会层面上着眼.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城市中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相似文献   

14.
将社会发展观置于生态哲学视域中加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在发展观念上,它经历了从经济发展观到生态发展观的转变;在文明形态上,经历了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范式转换".从生态哲学视域来考察社会发展,不仅要求我们将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状况作为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领域的"生态学转向",而且要求实现人类财富观以及财富尺度与价值取向的"人本学转向".  相似文献   

15.
回顾战后历史,伴随战败重建的完成,保守的、右倾的、右翼的史观,是与各类日本文化论相伴登场的。文明生态文化论、照叶树林文化论和文化防卫论,在完成其文化主张阐释的同时,以若有似无、若无似有的主观,担负起了为不同层面的历史认识做辩护的责任。面对来自各国的批评,日本政要采取不与之正面应对,却间或突发冷箭的"策略"。围绕日本历史认识史观,相关各方形成的严重对立正在酝酿令人不安的气氛。蛰伏的日本文化论,构成为日本历史认识史观的根部土壤。  相似文献   

16.
放在我案头的这本小书,乍看上去,在如今大得离谱、厚得出奇、包装得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外表精美的书籍中,显得是那样的低调、收敛,甚至有些"寒酸".然而,当我读完之后再重新审视它时,却产生了这样一种新的思绪:无论是书的封面那黄色作底(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黄土"作为一种象征)、铺有部分深蓝色图案的设计(有的学者认为,西方文化是用"蓝色"代表着"海洋文明",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还是封底具有欧洲铁艺风格的造型与内文版式上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鲤鱼图案.  相似文献   

17.
"伦理"-"道德"的历史哲学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伦理"和"道德"的概念辨析,不是出于思辨哲学的形上偏好,而是因为它们标志着道德文明和道德哲学发展的诸历史哲学形态.孔子开辟的道德强势话语下伦理优先的"中国传统",亚里士多德开创的"理智的德性"高于"伦理的德性"的"西方传统",都经历了历史哲学的三期辩证发展,它们在现代都遭遇到伦理与道德的深刻矛盾.与西方伦理认同与道德自由的矛盾不同,伦理-道德悖论、伦理-道德二元对峙,是这一矛盾的中国形态.它表明,中国道德哲学与道德文明已走到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关头,其历史哲学前景既不是传统性的"合",也不是现代性的"分",而是伦理-道德生态的辩证建构.伦理-道德生态,是其历史哲学的现代中国形态.  相似文献   

18.
严宗泽 《创新》2013,(3):34-38
考察现代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发现既有人与自然解决方式的社会历史根源,也有工业文明时代的文化实践根源。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出发,可透过对人类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作出总体性的价值审视和观念把握,达成人类的文化自觉。当代文化哲学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在场"体现在现代人的生态文化意识的形成",出场"则反映在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文化自觉。真正赋予社会发展以一种目的性的关怀,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自觉及理论表达。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更多地表现为艺术生产的形态,民间文艺是其典型的形态.用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不平衡规律"并结合中国当今的现实,分析其发展轨迹,探寻其保护的良好路径,这是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表现.与打工一族相比,传承民族之根的民间艺人更是底层之底层,文学家应该用文学大旗"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艺思想史上复古意识极为浓烈,文艺上的退化史观极为盛行.在许多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看来,朴散、法立的文化历史是一部诗性精神日渐凋落、艺术灵性益发枯萎的历史.后世复古诗学所描述的晋、宋以来"真朴渐漓"、"淳朴愈散"这一诗歌淳朴浑融境界日渐散失的诗史现,就是老子"朴散则为器"的"历史哲学"在诗学中的移植.而严羽、七子派所崇尚的"气象混沌",亦更多的沿袭了道家浑一不分、混沌未凿的元古精神.老庄所称道的"朴"、"混芒"、"浑沌"、"大",就是其复古诗学所称"气象混沌"的文化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