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汉初年,一大批来自楚国故地的政治人物登上历史舞台,对西汉王朝早期的内政外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楚人功臣集团继承祖先"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谨慎处理与南越国的关系,为西汉初期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对西汉初年著名的经学教育家韩婴,历来学者不曾有过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着重评述了他那富于时代特色的教化论和德育论思想,兼及他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性论和养生论思想,并揭示其对传统儒学的继承、改造和创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西汉初年征召异地巫师进京,参与朝廷的祭祀,有着特定的政治背景。异地巫师来自晋、梁、荆三处,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均属要害之地。异地巫师所参与的祭祀,体现出鲜明的楚文化特色,有的是楚地原有神灵成为祭祀对象,有的祭祀乐曲用的是楚调,楚人尚巫的传统也得到继承。这些祭祀还使得社神得到格外的重视。所选择的祭祀对象及所用的歌词,有的起到为西汉朝廷歌功颂德的作用。在相当一部分祭祀中,巫师所出的地域、祭祀对象的性质,与地望星宿的既定配置形成对应关系,反映出祭祀设计者的博学多识和构建体系的匠心。  相似文献   

4.
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的一块瑰宝,西汉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贾谊继承了先秦的民本思想,并在总结秦亡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民本思想体系,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文章从民本思想的最初产生、儒家的民本思想以及法家的民本思想出发,全面地讨论贾谊对这些民本思想的继承;并从中看到贾谊对民本思想从概念、民本的内容以及对民本的利用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黄老思想与刘邦的治国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而治是黄老思想最根本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它在西汉初年走到了历史的前台。刘邦作为汉代的第一任皇帝,也是汉代黄老之学的首推者。黄老思想在其治国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地运用,并对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包含较多有关西汉初年二十等爵的史料。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二十等爵与西汉初年国家统治秩序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二十等爵与授田制结合,二十等爵国家治安制度结合,二十等爵与养老制度结合,二十等爵与国家赏赐制度结合。二十等爵贯穿于这些制度之中,对稳定西汉初年国家统治秩序,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女人国考     
(一)一个流传于世界各地的古老故事女人国的故事是人类最古老的故事之一。在古代巴比伦神话、希腊神话和我国古代传说中,都有关于女人国的故事,流传的范围至为广泛,世界各地都有关于这个故事的各种不同传说。我国古籍中关于女人国的记载很多。这些女人国大体上分为两类:在我国西方的称为“西女国”,在我国东方的称为“东女国”。远在纪元前二世纪至纪元前四世纪间,即在西汉初年以前,在我国出现的《山海经》中就记载着关于女人国的故事:女子国里没有一个男子。成了年的少女到黄池去洗澡,就会怀孕。若是生下男孩子,最多活三岁便死掉,只有女孩子才能长大成人。西汉《淮南子》在《地形训》中也曾有“女子民”  相似文献   

8.
黄老之学作为西汉初年颇为流行的学术思想,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屡屡被提到。然而黄老之学的根本性质如何、它与道家的关系怎样、它在西汉初年为何能够成为封建王朝的指导思想、对黄老之学应作何评价等问题,在史学界一直没有明确答案。本文不揣简陋,对上述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西汉初年散文的主题取向角度探讨了西汉平民政权的建立对此时士人心态和散文创作的影响.本文认为,在秦朝短命而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西汉平民政权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既促使了当时全社会对历史的反思,也极大地激发了士人的建设热情,从而使本时期散文在主题取向上表现出强烈的反思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西汉“文景之治”,历代史家赞不绝口。七百年后隋文帝在位时的开皇年间的政绩——“开皇之治”,同样值得人们称道。 西汉初年,经济凋蔽,人口剧减,“石米贵至五千余钱”,“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①为了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发展经济,对人民采取了较为宽舒的政策。经历了六、七十年的休养  相似文献   

11.
道家思想引领了汉初的过秦思潮,继而取代法家成为西汉初年主导的治国理念。其积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为汉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贡献,但也表现出与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和神化的诸多不相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贾谊(公元前200——168年),河南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的青年政论家、思想家。他探讨了秦王朝覆亡的教训,研究了西汉初期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并为巩固封建的中央政权画治安策,写出了一批有价值的政治论文,受到了历代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思想家的重视。西汉末大学者刘向说他“通达国体,虽伊(伊尹)、管(管仲)未  相似文献   

13.
西汉私营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西汉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但长期的北部边患和地方割据势力却未曾稍减。西汉武帝因应前朝政治,直面内忧外患,一反西汉初年奉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为扩充中央财政,北据匈奴,削弭地方豪富割据势力,断然推行系列化,制度化的抑商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适时转变,不但巩固了汉室中央集权,而且"重农抑商"为历代封建统治所争相效法,对后世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郭艺璇 《南都学坛》2013,33(3):120-121
<正>两汉时期,乐俑经历了一个由官方到民间逐渐普及到兴盛的过程。虽然都是陪葬乐俑,但是不同分期内乐俑之间有很多的区别,下面就结合它们中的典型例证来具体阐述三个不同时期内乐俑的特色。一、西汉前期这一时期,帝王和王公贵族,拥有一定的权势和财力,使用乐俑陪葬。(一)乐俑多发掘于大型墓葬西汉初年,皇帝曾分封了许多诸侯王和列侯,在西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梁园君臣赋体式与题材的分析 ,揭示了西汉初年尤其是文、景时期存在着一种以四言为主、杂用六言等句式、表达自由灵活的诗体赋 ,并曾出现过咏物赋创作高潮的事实 ,从而论证了梁孝王忘忧馆游士赋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肯定忘忧馆游士赋是真实可信之作 ,同时 ,也对西汉初年赋的发展情况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尝试从地缘性因素解读汉赋的兴起。西汉政权是楚人建立的,楚地的人文地理和风俗习惯在西汉得到很大程度的沿袭和发展。楚辞对汉赋的影响是直接的,没有楚辞就没有汉赋。汉文化大量继承了楚地文化传统。楚籍统治集团的偏爱与倡导进一步促进了汉赋的兴起与繁荣。汉赋以深深的楚地烙印为特色,在文学史上彪炳千古。  相似文献   

17.
陆贾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和思想家,他所著述的《新语》一书,为西汉统治者提供了一整套治国安民的理论,成为汉初制定各项政策的指导原则。本文试图对其做一些初步的探讨。据《史记》所载,陆贾是楚国人,在亡秦灭项的斗争中,曾为刘邦手下的一个谋士。汉朝建立以后,陆贾曾两次被派遣出使南越,劝说当地的割据者赵佗奉汉称藩,因而被拜为中大夫。刘邦死后,吕后当权。陆贾又帮助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谋划,除掉了外戚吕产、吕禄,迎立了文帝。陆贾在西汉王朝兴国安邦的事业中是有贡献的。但陆贾最大的贡献,还在于他根据汉初政治局势的要求,著述了《新语》一书,为西汉统治者提供了治国安民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8.
汉代黄老之学到老庄之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索了西汉初年崇尚黄老之学的社会原因以及其“因循”与“无为”的具体内容,指出将黄老之学作为政治观念转移到老庄之学作为人生观念的变化过程,强调了东汉时期“独行”与“逸民”的风气对魏晋崇尚老庄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孔臧其人及其作品,史书记载语焉不详,其事迹及作品今存于《孔丛子》中,其中的四赋二书当是可靠的。他的《鸮赋》是纯粹的四言诗体赋,确为西汉早期的作品。而四言诗体赋产生也较早,非起于扬雄。从西汉初年到扬雄、刘歆,四言诗体赋呈现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西汉初年,被推翻的奴隶主阶级残余势力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仍然十分激烈。这种斗争的具体表现,就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和分裂割据的诸侯王国的尖锐对立。在文帝、景帝时期,围绕着是坚持前进,实行适应封建统一要求的郡县制,还是复辟倒退,实行有利于割据分裂的分封制这个根本问题,“尊法”的西汉中央政权和“崇儒”的地方割据势力展开了长期、复杂、曲折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