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文章以1985年至2012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以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公共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公共教育投资具有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公共教育投资是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依据1984~2005年胶东半岛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和GDP时间序列数据,对FDI与胶东半岛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胶东半岛经济增长与FD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即FDI对胶东半岛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FDI产生的供给效应对胶东半岛的GDP的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胶东半岛的GDP增长也对FDI的流入产生极大的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依赖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娟 《兰州学刊》2008,(1):53-55
文章从国内生产总值对FDI依存度、FDI资本形成依存度、外贸依存度、科技依存度、税收依存度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得出了我国经济增长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度较高。为使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必须调整相关的引进外资政策、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统计数据和计量经济学原理,利用1985年-2004年的有关数据,建立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回归方程,定量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是解释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变量之一。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是国际投资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我国已成为世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外商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 ,不仅是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证检验问题。为此 ,本文在对变量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 ,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 ,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3~2009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广西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影响广西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人口规模、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城市化进程后,广西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广西的外贸依存度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虽然不直接影响经济增长,但是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提高,从而间接地促进广西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根据经过预处理的1985—2004中国有关年度经济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Johansen极大似然方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长期稳定关系,证实了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颖 《江淮论坛》2011,(5):56-60
文章选取江苏省1992-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FDI)、教育经费支出以及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江苏省FDI、教育经费支出以及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教育财政投入的增加也有相应的影响,同时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与教育财政投入的关系比较密切,两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技术扩散已成为影响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贸易是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路径。本文利用蓝黄两区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及进口贸易等技术扩散路径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增长关系及影响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溢出的国外研发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蓝两区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资本( K)、劳动力( L)、外商直接投资( FDI)作为投入变量,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GDP )作为产出变量,采用面板回归和 DEA 分析FDI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绩效。结果表明, 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呈正向相关,弹性系数明显小于资本与劳动力。我国的经济系统中,纯技术效率小于规模效率,总体技术效率不高。近年来FDI利用率越来越高,东中西部地区FDI利用率差异不显著。 FDI、资本、劳动力的利用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杨世君 《北方论丛》2003,(6):122-124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采用内生决定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来解释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理论启示我们,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教育,扩大技术和知识在农村的传播,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基才服务业增长理论的旅游业增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璜 《学术探索》2010,(1):30-33
20世纪末发达国家陆续步入“服务经济”,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公认的经济现实。经济学家对于服务业增长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停滞、服务需求增长和服务市场化三大因素。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旅游业的增长可以放到服务业增长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旅游业的劳动生产率最终将趋于停滞,劳动力将持续流向旅游业以满足需求的增长。中国旅游业的价格上涨仅略高于国民经济整体的价格上涨幅度,旅游业占经济比重的增长绝大部分来自“真实”的最终需求增长。服务市场化能从统计上拉高旅游业的比重,它既能够促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更多的服务,也能促进各种旅游资源的发展以吸引游客。  相似文献   

13.
增长模式、增长极限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以云南为案例,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低人口工业化率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资源资本化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相互关系和产业非生态化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揭示了传统增长模式对云南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影响,论证了传统增长方式的非持续性和云南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非典”疫情业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重新看待经济增长。应尽快用涵盖“第四产业”的经济净福利增长(NEW)取代与环境、生态恶化相伴随的畸形经济增长。即在实质上用NEW计量指标取代GNP(或GDP)。  相似文献   

15.
适当放缓经济增速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纲要》),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中国经济经过2003~2005年跃进式发展后,需要适当放缓增长速度,并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1.适当放  相似文献   

16.
企业成长为技术创新主体与经济的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精髓 ,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弱是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必须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 ;强化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意识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和公共组织在促进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埃及学的成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于19世纪20年代的埃及学,是一门研究古代埃及历史与文化的综合性学科。从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埃及学走过了从早期的野蛮发掘到有计划的科学勘察、抢救与保护文物的历程。经过几代埃及学家的不懈努力,埃及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已经完全确立起来,埃及学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增长的模式经历了单一经济增长模式、全面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更替过程.经济增长与制度正义是互生互发的关系,自生自发的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在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完善民主与法治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北京市经济增长周期、增长源泉和增长质量等问题。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北京市经济增长大致经历四个周期,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还分析了储蓄—投入转化、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支出和制度变化等因素的"典型事实"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荣盛 《社会科学》2007,(11):34-42
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方式都是现实环境下的产物,粗放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一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追求本位利益的个体"理性"集体无意识的选择,看起来不可思议,却有其存在的客观性。旧体制不清除,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转变。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政治体制障碍集中存在于政府职能难以转变,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经济体制障碍集中存在于要素市场。因此,必须加快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首要的是加快民主政治建设,把政府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以此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使生产要素真正市场化。在新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顺利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