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禹生石纽是四川岷江上游羌人的神话传说,它是古代羌人崇拜民族祖先大禹的产物.岷江上游羌人是辽徙定居的族群,他们需要以大禹神灵来建构族群认同.历史上禹生石纽的汶川、北川之争,反映的是岷江上游羌族部落的历史记忆.羌人对华夏大禹神话的羌族化改造与诠释,显示出秦汉时期大禹崇拜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 四川省西北部的茂汶羌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也是岷江上游多年以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华阳国志》谓:杜宇(蜀王)“以汶山为畜牧”,即指现今以茂汶县为中心的岷江上游一带地方。秦国于岷江上游置湔氐道,其他包括今茂汶在内。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以氐、羌人为主的冉、(马龙)部落归附而置的汶山郡,  相似文献   

3.
羌族     
羌族羌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共有人口102,768人。茂汶羌族自治县是羌族最大的聚居区。羌族的历史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古羌人。古羌人中的一支约在春秋、战国时从甘肃、青海地区迁到岷江上游一带生息繁衍,逐步形成了今天的羌族。羌语属汉藏...  相似文献   

4.
岷江上游羌族宗教信仰是多元混杂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因素,又有现实的因素.历史的因素可追溯到古羌人时代,从那里我们可寻羌族宗教信仰之渊源的一些踪迹;现实的因素可从羌族地处藏彝走廊,受汉藏文化影响的现状中去采撷一些实际的表现.本文拟就羌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藏文化因子,羌族天神信仰与藏族民间宗教信仰的渊源,羌族和藏族有关人类起源传说的相似与区分,羌族原始宗教信仰与佛教文化的糅合等方面对羌族宗教信仰与藏文化的关系作一较为深入的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5.
羌族舞蹈:古老而优雅的肢体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壮 《中国民族》2008,(1):60-61
羌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自称“日玛”、“日麦”、“尔玛”或“尔麦”,其意为“本地人”。羌族在古代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现在大都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羌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先自东向西、后自西向东的迁移过程,最后落脚在岷江上游一带,形成相对闭塞的聚居区。  相似文献   

6.
羌族进行宗教活动时唱的诵词,叫“释比”,其部数因地而异,有的地方多达90余部,而有的地方则只有15部。由于羌族有语言无文字,经典全凭口传心记。这些经典全为韵文,一般四音为一句,两句为一段,音韵优美。《必格纽》,叙说羌人从西北迁徙到岷江上游  相似文献   

7.
羌笛悠悠     
我们羌族是祖国大家庭里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上部落众多、人口繁盛,分布地域广,对华夏及其文化的缔造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唐代以后,古羌人中的不少部落与汉族或其他民族融合。现今,羌族人口10.2万多人,分布在四川西部岷江上游地带的茂汶、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以及北川县等。早在3000年前的殷代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古羌人的记载。古代的传说中,我国农业始祖“神农氏”炎帝就是姜姓羌人。姜姓部落与黄帝部落交往频繁,关系密切,共同构成了  相似文献   

8.
易庆  陈康 《中国民族》2007,(7):57-57
美丽而神秘的岷江上游两岸,生活着一个十分悠久古老的民族——羌族。他们主要聚居在汶川、茂县、理县的高山峡谷之中。勤劳勇敢的古羌人,不仅以其独特精湛的建筑技艺闻名于民族之林,而且以其精美的挑花刺绣与能歌善舞著称。在众多的舞蹈中,“羊皮鼓舞”的历史最为悠久。  相似文献   

9.
“邛笼”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川西、北地区的许多村寨、大、小金川以及雅砻江两岸,特别是岷江上游及茂汶羌族自治县一带的羌寨,保留了一些似塔非塔,远看去像现代化工厂的烟囱一样,直刺青天,矗立在河岸、山坡或村落中,这就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少数民族的建筑——“邛笼”。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东部的岷江流域一带,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一九五八年七月,在这里建立了茂汶羌族自治县。岷江从自治县境内由北向南穿流而过。两岸峰峦重迭,林木茂密,资源丰富。全县海拔在一千五百米到两千米左右,雨量适度,气候温和,宜农宜牧,具备着发展林业及其他多种经济的良好条件。但是,居住在这里的羌族和汉、回、藏族人民,在解放前却经历了漫长的黑暗痛苦生活。反动统治阶级残酷地压迫剥削各民族劳动人民,森林被掠夺性的砍伐破坏了,一半左右的  相似文献   

11.
赵兵 《民族学刊》2015,6(3):68-71,123-124
岷江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其生态地位特别重要,本文分析了岷江上游地区面临的基本生态问题,提出了岷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体系建设的原则、依据与目标,根据岷江上游区域生态系统的空间特征、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该区域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区并确立了森林牧草、水域湿地、农田作物等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内容,切实有效维护该区域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曾在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作出了自己贡献的羌族人民,正以新的姿态,开始了新的长征。羌笛高奏前进曲。活跃在万山环绕、岷江之畔的羌族人民,在新时期总任务的召唤下,精神振奋,信心倍增。一些老红军战士表示:一九三五年红军长征路过这里播下的革命火种,照亮了羌族人民翻身解放的道路,使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同全国人民一  相似文献   

13.
<正>溯岷江北上,地势渐高,陡峭的山石把岷江挤得更瘦,水流也更湍急。这里山脉地质结构不稳,常有山崩垮塌及泥石流声震四野。由北及西即是现代羌族聚居的北川、汶川、理县、茂县、松潘诸地。释比,是这片土地上古老氐羌遗留至今的一大奇特原始的宗教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羌族的文化丰富深厚,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汶川大地震中羌族人生活的地区遭到较大破坏,也让社会提高了对羌族文化保护的重视。但建立文化保护区,提高旅游业只能对羌族的硬文化加以保护,却忽略了羌语、文化信仰等软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发展,这些文化面临着威胁。  相似文献   

15.
羌族的文化丰富深厚,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汶川大地震中羌族人生活的地区遭到较大破坏,也让社会提高了对羌族文化保护的重视.但建立文化保护区,提高旅游业只能对羌族的硬文化加以保护,却忽略了羌语、文化信仰等软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发展,这些文化面临着威胁.  相似文献   

16.
羌族多声部民歌有着独特的历史韵味,羌族民歌曲目众多、种类丰富、形态稳定、风格质朴,极具地域性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羌族多声部民歌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尤其是音乐工作者,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羌族多声部民歌特点的介绍,重点分析了羌族民歌的形态特征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羌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古老民族。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羌族在现如今偏居一隅,且人口不多。而且所处地区是中国的川西北等地理条件复杂且闭塞之地。但是早期羌族人的祖先是生活在古老的中国西北地区,以游牧为生,被称为"西域牧羊人也",自称"尔玛"。正因如此,羊在羌族人的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羊成为了羌族人民所崇拜的图腾。  相似文献   

18.
(一)我县地处山区,是一个民族杂居县,除羌族外,还有藏、回、汉等三个民族,共有十一万多人口,分居在十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境内有岷江和杂谷河贯穿南北,土地肥沃、矿藏丰富。解放前,由于国民党的残酷统治和压迫,这里遍种大烟,各族人民食不饱肚,衣不保暖;民族文化更遭到极大  相似文献   

19.
羌族造型艺术审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羌族造型艺术品来源于羌人的生活,作为记录其宗教信仰的主要媒介,它不仅是其宗教观念的体现,更是羌人智慧与审美文化的象征;对羌族造型艺术进行审美研究,是羌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及必要补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论嘉绒藏族的族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嘉绒藏族是藏族的一个分支 ,关于其族源的讨论历来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本文运用汉、唐时期的史料 ,结合岷江上游和大渡河沿岸出土的石棺葬的考古发掘材料 ,认为嘉绒藏族是汉代《史记》记载的夷民族的后裔 ,即以汉代的冉夷、隋代的嘉良夷为主体 ,在唐代吐蕃东进的压力下 ,融合当地羌人而成的一个族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