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卧底侦查概念的准确界定有利于明确卧底侦查行为性质,划定卧底侦查的边界,从而实现在惩罚犯罪的同时兼顾人权保障之诉讼目的。英美与大陆法系各国大都在广义与狭义分类的基础上界定卧底侦查概念。我国学者多认为卧底侦查宜采用狭义概念,但因其概念所强调要素的不同又区分为诸如"隐瞒程度要素"、"时间要素"、"潜入要素"、"审判证据要素"等不同的卧底侦查概念。在对国外卧底侦查概念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目的分析法,逐一分析我国卧底侦查的传统概念。传统概念吸收了过多的卧底侦查形式要素,遗漏了诸如欺骗、性质、规范目的等能够反映卧底侦查内涵的实质要素。从规范卧底侦查目的出发,卧底侦查概念宜包含启动原因、侦查属性及规范目的等要素。  相似文献   

2.
对卧底侦查概念的准确界定有利于明确卧底侦查行为性质,划定卧底侦查的边界,从而实现在惩罚犯罪的同时兼顾人权保障之诉讼目的.英美与大陆法系各国大都在广义与狭义分类的基础上界定卧底侦查概念.我国学者多认为卧底侦查宜采用狭义概念,但因其概念所强调要素的不同又区分为诸如“隐瞒程度要素”、“时间要素”、“潜入要素”、“审判证据要素”等不同的卧底侦查概念.在对国外卧底侦查概念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目的分析法,逐一分析我国卧底侦查的传统概念.传统概念吸收了过多的卧底侦查形式要素,遗漏了诸如欺骗、性质、规范目的等能够反映卧底侦查内涵的实质要素.从规范卧底侦查目的出发,卧底侦查概念宜包含启动原因、侦查属性及规范目的等要素.  相似文献   

3.
卧底侦查是侦破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等案件的有效手段,但与之的相关法律问题很少有人关注。针对卧底侦查的相关概念,卧底侦查存在的社会基础、法律基础等进行分析,并就卧底侦查的授权机关、实施主体、实施对象、实施程序、卧底人员之责任与保障等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卧底侦查手段的出现有着深厚的理论与社会依据。追求实体公正是运用卧底侦查的最初动因,而应对犯罪的复杂性、取证的困难性则是卧底侦查存在的辩证基础。诉讼权利的限制性与犯罪嫌疑人的义务忍受性成为卧底侦查发展的诉讼法基础。有组织犯罪的严重性与常规侦查手段的低效性成为卧底侦查存在的重要社会依据。  相似文献   

5.
域外各国立法与司法均承认卧底侦查所获证据的证据能力,其共同原因在于卧底侦查付出的昂贵代价与证据本身的高价值性。在保障人权与侦查利益之间,域外各国通过各自的途径做出了倾向于惩罚犯罪与维护侦查利益的选择。我国宜以立法的方式解决卧底侦查所获证据之证据能力的问题。具体说来,可以采纳卷宗记录主义,将卧底秘密侦查情形完全记录于侦查卷宗。借鉴吸收德国的"证据转化"方法,以"二次替代"的方式解决卧底警察出庭作证问题,同时配合"侦查三段论"改造,以侦查开启刑事诉讼程序,以保证卧底侦查所获证据被纳入到刑事诉讼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大陆法系国家卧底侦查实施主体表现出较强的统一性特点。英美法系国家卧底侦查实施主体则表现出明显的分散性与多样性特点。这与其立法模式与执法机构体制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国作为成文法系国家,执法机构具有统一性特点,宜采取综合式立法模式,以原则性规定为基础,结合列举说明的方式规定卧底侦查实施主体范围,同时在既有执法体制与现有法律基础之上构建体系性的卧底侦查实施主体,并规范卧底侦查具体实施者。  相似文献   

7.
我国侦查程序的缺陷与重构——以刑事侦讯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刑事侦讯的角度来看,我国侦查程序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侦查程序本身的线性结构所产生的被追诉方地位的极度弱化,以及基本的程序性制约和交涉与互动机制的缺失;第二,现行侦查程序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侦查任务性和工具性的要求,没有体现侦查活动制约与控制的精神;第三,在侦查行为的定性、立法样式和相互协调性等方面存在缺陷.为此,可从以下方面考虑我国侦查程序的改革与完善:首先,侦查程序的构造应具有交涉与互动以及程序性抑制的基本特征;第二,将侦查法定原则、侦查比例原则和侦查的制约与控制原则作为侦查程序的基本原则;第三,在侦查程序的归类、侦查行为的方式以及侦查程序内容的顺序安排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侦查行为就其固有性质而言,不可避免的会对个人的人身自由或其他人权造成一定程度的侵害,法律必须对侦查行为的实施进行必要的规制。当前世界各国立法也普遍要求侦查机关在实施侦查行为时必须遵守一定的基本原则。本文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立法,指出侦查行为应坚持任意侦查原则、比例原则、合法原则、强制侦查法定原则和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诉讼观念的更新和诉讼模式的转变,卧底侦查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为大家所关注。然而,就其法律规制问题学界存在诸多争议,焦点集中在卧底侦查中卧底察的“侦查行为”性质评价方面,以及如何保障卧底警察自身的合法权益,而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有赖于具体的规制。  相似文献   

10.
卧底侦查行为并非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侦查行为,其规制涉及到对国家权力的合理限制。在卧底侦查活动中,侦查人员经常实施大量的具备犯罪构成形式要件的涉罪行为,理论界对这些涉罪行为的出罪理由存在诸多论争,但现有的各种理论只能对涉罪行为的出罪理由进行一种片面的解读。按照先客观后主观的考察路径,以利益衡量理论和期待可能性理论为基础的双层次评价标准,能够为卧底侦查中涉罪行为的罪与非罪划定合理的界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及刑事犯罪活动日趋复杂,诱惑侦查正在被广泛运用于走私、贩毒等案件的侦查。同时我国并未真正建立起有关诱惑侦查的法律制度,这一侦查手段的使用存在许多问题。我国有必要对诱惑侦查进行法律规制,充分将诱惑侦查这种危险性较大的特殊侦查行为法治化。  相似文献   

12.
制度规模的研究不仅可以体现法律的重视程度、考察体系的完备程度,还有利于把握历史发展态势,检验立法技术水平。就秘密侦查而言,美国联邦层面对乔装型秘密侦查主要通过判例和内部规范来实现规制目的;而对监控型秘密侦查则形成了包括成文法、判例和内部规范在内的较为全面的法律规制体系。我国对秘密侦查的规制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直到新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出台,才真正将秘密侦查纳入法治化轨道。但是与美国相比,我国对秘密侦查的制度规范在类型规模、规范数量、配套规模等方面有明显不同,立法者的立法技术还处于亟待提升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羁押替代性措施可以更好地实现诉讼保障和人权保障的双重作用,具有适用上的正当性和优先性。适用羁押替代性措施时,应当遵守无罪推定、程序法定、司法审查、比例性和程序参与的原则。从与羁押的关系而言,羁押替代性措施旨在通过非羁押措施来实现对羁押的有效控制,因而羁押替代性措施的原则,也就构成对羁押进行控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构建生态批评理论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本文结合中西理论家的观点,提出并论述了建构生态批评理论的三大原则:生态进步性原则、生态整体性原则和多样统一原则,以期为生态批评理论的建构提出规范。  相似文献   

15.
夫妻财产关系法是规范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研究夫妻财产关系法,必须研究夫妻财产关系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因为无论是在传统私法中还是现代私法中,基本原则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入探讨与研究夫妻财产关系法基本原则,尤其是夫妻财产法的基本原则,不仅有利于系统化认识婚姻家庭问题,而且还有助于认清现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发展趋势。需要对什么是夫妻财产关系法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以期探索并建立中国本土化的夫妻财产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影响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安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运行安全”是与“国家经济安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对国民经济运行安全的认识和界定不仅在理论上必要,在实践上也很有价值。国民经济运行要实现四个目标,如果出现使目标严重偏离的因素就会发生安全问题,影响国民经济运行安全的因素有两大类10种,维护国民经济运行安全要坚持三条原则。  相似文献   

17.
修辞原则是修辞学界讨论较多的话题,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修辞原则进行了阐述。本文从语言建设的角度来探讨,认为修辞与语言建设关系密切,修辞应该遵循规范原则和文明原则,要发挥修辞对语言建设的作用,推动修辞学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