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走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残酷的就业形势导致有些毕业生心态失衡,校园中出现恶性竞争、道德滑坡现象。严峻的形势暴露了高校德育工作在学生就业教育方面的困境:理想与实际的矛盾、传统与现实的冲突、说教与实践的脱节等等。因此,高校德育应从丰富德育内容,强化就业教育主题;改进德育方法,重视职业心理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就业教育责任感等方面入手,走出困境,发挥强有力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扩张过度导致多种个人与社会问题,使学生个人与家庭、政府与社会陷入多重两难困境。从国情出发,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标准,借鉴美国高教扩张过度问题解决的理论和实践,我国大力发展中等后高等前教育等初中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建构适合我国国情和科学发展观的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和谐发展机制是我们必然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发展过程中,综合性大学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力量,但也面临职能定位模糊、内涵发展措施不力、体制和管理机制运行不畅等困境。作为与师范院校并驾齐驱的力量,综合性大学要发挥综合优势,建构一套适应于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理念、模式与机制:以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教师教育学科发展;以建设教师教育专业集群促进专业间开放共享;以建构综合化课程体系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以跨学科教学方式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发展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型大学都将教学改革作为加强精英教育与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经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研究资源,体现研究型大学培养目标的精英性与学术活动的创新性。根据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实际,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建立研究性的教学模式,推进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定位与教学改革方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发展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型大学都将教学改革作为加强精英教育与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经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研究资源,体现研究型大学培养目标的精英性与学术活动的创新性.根据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实际,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建立研究性的教学模式,推进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动研究是一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融教育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其实践性、合作性、开放性、及时反馈性和兼容性特点决定了它较适合于没有接受过严格教育实验训练的我国中小学教师使用 ;符合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战略 ;有利于改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形象 ,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对于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行动研究主旨不在于建构教育理论体系 ,但是它在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 ,仍将建构教育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 ,行动研究为走入困境中的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7.
从精英教育的词源入手,对精英教育的含义进行辨析,发现精英教育一词存在三种语境下的三种意蕴:一是从教育理念的角度理解精英教育,即指重视英才教育的观念;二是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角度理解精英教育,特指马丁·特罗所概括的高等教育精英阶段;三是从培养模式的角度理解精英教育,是强调精英培养的方式、途径、体系、模式等。厘清精英教育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精英教育的本质,指导并引领精英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在于真实和理性,它不是自然科学的专属特征,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必然属性。科学精神缺失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需要涵养科学精神,建构以求真和创造为价值追求、以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为辩证立场、以问题建构与解答聚焦为过程机制、以逻辑自洽与经验证实相结合为方法论法则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术图景。  相似文献   

9.
正"校长是行走的符号"。从事教育从来都需要一些理想化的色彩,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近日再次捧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给我的收获决不仅在于享用了多少回的教育盛宴,更在于它带给我的启迪与滋养、思考与碰撞、激情与理想。在静下心来读书、反思之后,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实践,重新建构对教育、教学以及师生发展的理解与认识,我发现,自己的教育信念正在走出经验式的、无意识的朦胧,获得教育智慧和理想的支撑,使我更加  相似文献   

10.
阮籍的理想人格建构本质上是个体理想价值在精神领域内的展开 ;也是个体在特殊历史条件下自我选择的必然结果。阮籍理想人格建构的意义在于 ,它以一种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魏晋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