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混凝土碳化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混凝土的碳化机理,碳化影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指出了当前混凝土碳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继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得到不同养护方式下可确保混凝土碳化耐久性的粉煤灰临界掺量,在CO2体积分数(20±3)%、温度(20±2)℃、相对湿度(70±5)%环境中研究了标准养护28、56、90 d、干养护3 a(分别记为A、B、C、D养护条件),水胶比0.37、0.45、0.53,粉煤灰掺量等质量替代水泥0、30%、45%、60%以及水胶比0.61的纯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建立了不同养护条件下确保混凝土碳化耐久性的粉煤灰掺量与水胶比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0.37和0.45时,水胶比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较小;对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较低的水胶比和适当延长的早期养护时间(一般不超过56 d)可使得其抗碳化性能得以保证;得到不同养护方式下水胶比与临界粉煤灰掺量的数学关系。在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养护条件确定粉煤灰的临界掺量,进而指导拌合站的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进行事前控制。  相似文献   

3.
从混凝土碳化、氯离子侵蚀、钢筋锈蚀过程和钢筋砼结构使用寿命等方面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砼耐久性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目前砼耐久性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混凝土碳化,氯离子侵蚀,钢筋锈蚀过程和钢筋砼结构使用寿命等叫结归纳了国内外砼耐入性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目前砼耐久性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混凝土是集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工作性等于一体的新型绿色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抗碳化及抗碱-骨反应。本文对提高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对策进行了研究,指出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有效途径是:科学选择原材料及辅料,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把好混凝土质量验收关。  相似文献   

6.
以攀钢现场含钛高炉渣为原料,进行含钛高炉渣高温碳化制备TiC实验研究。在了解含钛高炉渣矿物相组成及高炉渣高温碳化的热力学原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高炉渣粒度、渣煤配比、碳化温度等因素对TiO_2碳化反应的影响,并得到高炉渣高温碳化提钛的优选操作部分参数。结果表明:高炉渣中TiO_2碳化率随着高炉渣粒度减小、渣煤配比降低、温度升高而增大。含钛高炉渣高温碳化提钛最佳操作参数为:高炉渣200目以下,煤粉和高炉渣比值0.6,碳化反应温度1 450℃。  相似文献   

7.
借助于液相碳化法制备了不同结构的纳米碳酸钙颗粒,利用TEM和XRD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分子结构糖类添加剂对碳酸钙颗粒形态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直链结构糖类影响纳米碳酸钙的成核,碳化生成立方结构的纳米碳酸钙颗粒;环状结构多糖对纳米碳酸钙的成核和生长均产生影响,碳化生成球状、片状、针状、纺锤状、立方形等多种不同结构的纳米碳酸钙颗粒。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呈逐年增长态势,突发性溢油事故以及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发展有效且廉价的石油吸附剂成为了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碳化玉米秸秆是一种天然的具有中空结构的石油吸附材料.它不仅可以回收利用,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玉米秸秆在不同温度下碳化,可以制成碳化玉米秸秆.此种碳化玉米秸秆对氯仿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35 g/g,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N型Si衬底上异质外延生长3C-SiC薄膜,研究和分析了不同碳化工艺和生长工艺对3C-SiC外延层的影响;探讨了Si衬底3C-SiC异质外延应力的消除机理。通过台阶仪和XRD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外延层质量进行分析,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的碳化温度为1 000℃,碳化时间为5 min,生长温度为1 200℃,生长速度为4μm/h。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外延层的台阶仪分析表明外延层弯曲度仅为5μm/45 mm;而外延层的XRD和AFM分析表明,3μm厚度外延层SiC(111)半高宽为0.15°,表面粗糙度为15.4nm,表明外延层结晶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0.
对近年来高强混凝土高温性能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包括热工性、高温下和高温后力学性能以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爆裂性能。其中,高强混凝土热工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且研究结果离散性较大;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变形性能、弹性模量、泊松比、应力 应变关系等,而对高强混凝土结构、构件高温力学性能和温度场分析方面的研究较少;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爆裂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爆裂规律和爆裂抑制措施,对爆裂机理和微观结构的研究较少。本文分别从3个方面指出了高强混凝土高温性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深入研究高强混凝土的高温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耐磨性等方面,分别研究了石灰石粉对道路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质量分数为10%的石灰石粉时,道路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和后期强度;石灰石粉的掺入可提高混凝土的早期耐磨性;双掺石灰石粉和粉煤灰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一种将钢纤维分层撒布在素混凝土内进行增强的新型钢纤维混凝土 .试验研究了钢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层布位置、层布数及层布厚度对这种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 ,当钢纤维撒布在混凝土底层和表层形成一种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时 ,其抗折强度比整体式钢纤维混凝土略低 ,比素混凝土提高 35 %以上 .  相似文献   

13.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最基本的力学性能指标.影响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很多,文章研究了陶粒的最大粒径和级配对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陶粒粒径越大,混凝土抗压强度也越低.最大粒径相同,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相接近,连续级配的混凝土比单粒径和间断粒径配置的混凝土强度稍高.在级配相同的情况下,骨料的强度越高,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能从总体上把握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特性,本文选取典型钢管混凝土构件-圆钢管混凝土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构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对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该典型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机理、应力分布情况和破坏形态.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钢管混凝土的基本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北边跨混凝土梁段,基于ABAQUS软件,采用桁架单元T3D2模拟预应力筋,实体单元C3D10模拟混凝土,建立了混凝土标准梁段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制定了预应力整体张拉和局部张拉两种方案,并对这两种方案下混凝土梁段的受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箱梁的预应力张拉工序直接影响梁段在吊装和存梁阶段的整体受力。当采用局部张拉方案时,预应力混凝土梁段受力状况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泵送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特别是与减水剂复合使用时,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了粉煤灰高强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细度、掺量对混凝土流动性、可泵性及强度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煤灰在高强混凝土中的最优掺量,可为工程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钢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现状;从开裂理论、有限元计算和修复等方面论述了对裂缝问题的研究,指出了特种混凝土抗裂性能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掺量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的抗压、抗弯和初裂性能。试验证明,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网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脆性,提高混凝土的抗弯、初裂和破坏强度。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一种将钢纤维分层撒布在素混凝土内进行增强的新型钢纤维混凝土,试验研究了钢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层布位置、层布数及层布厚度对这种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钢纤维撒布在混凝土底层和表层形成一种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时,其抗折强度比整体式钢纤维混凝土略低,比素混凝土提高35%以上。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两阶段的试验研究了自密实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第一阶段试验为10组混凝土与钢筋的拉拔试验,分析了各个试件的破坏形式并将自密实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锚固性能与同等强度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第二阶段试验为自密实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了桥墩试件的破坏模式和滞回环,以及漂移比、位移延性、等效粘滞阻尼比、等效刚度和残余变形等5项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相比,钢筋与自密实混凝土试件间的粘结性能偏弱,但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两者的差异逐渐减小;2个拟静力试验桥墩试件破坏形式均表现为弯曲破坏,与自密实混凝土桥墩试件相比,普通混凝土桥墩试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具有相对饱满的滞回环和较缓的强度退化;自密实混凝土桥墩试件表现出相对较弱的延性能力和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