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玮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2):120-123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形式。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表明,加工贸易通过技术引进、转移与溢出,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出口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但是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仍较为有限,只有在提高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同时,通过调整政策,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资本、技术密集领域,加强中外企业的联合开发和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加工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实质上是参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体现,因而要素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交易成本的节约对于加工贸易的区位选择具有特殊的意义。未来,为更好地促进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东部沿海省市应积极培育动态比较优势,以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而中西部省区则应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更好地发挥要素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的加工贸易倾向与产业升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国际化分工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加工贸易得以快速发展。本文以实证分析为主,描述、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加工贸易倾向及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为技术进步提供了一条缩短差距的捷径,为产业升级增添了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鼓励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加工贸易技术转移和外溢,最终目标在于产业技术的自主成长和民族产业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4.
出口贸易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出口贸易发展正面临着增速下滑、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出口较大、服务贸易出口滞后、贸易摩擦加大、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低等问题,我国出口贸易已进入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我国要实现出口贸易发展的新突破,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面上参与国内外竞争,就必须从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积极应对贸易摩擦这四个方面着手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产品架构和产品模块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国家"模块化"产品和"一体化"产品的进出口状况,发现中国加工贸易在"一体化"产品方面具有升级空间,并且目前产品架构的变迁又为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因而提出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应当抓住此契机,提升"一体化"产品的加工装配能力,进行转型升级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造成了严重影响,再次凸显了加工贸易升级的迫切性.影响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上升级的主要因素有企业核心能力、要素禀赋条件、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政策因素及领导厂商的战略控制等.其中,企业核心能力为内部影响因素,其他为外部影响因素.要素禀赋条件、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等外部因素决定着加工贸易升级的可能性,而内部因素--企业核心能力状况影响着加工贸易升级的程度.研究表明,加工贸易升级不是线性的,路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出现停止和反向转换也是可能的.所以,企业核心能力需要不断巩固和加强才能持续推进升级进程.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正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保障未来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径,绿色、低碳也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低碳壁垒"的影响下,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服务型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和境外加工贸易将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先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具体表现、影响因素以及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通过分析广东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和对GDP的贡献率,定量说明和证实了目前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劳动力禀赋条件、技术进步以及利用外资等因素整体上对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推动力不足。其中,在1994~2006期间,劳动力禀赋条件对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作用最大,利用外资其次,而技术进步则为最末。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溢出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贵  钟坚 《江淮论坛》2010,(4):49-53,121
加工贸易具有明显的知识溢出效应。企业在从事代工生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从委托企业获得溢出的知识。知识溢出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知识来源。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和创新溢出的知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因此,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发挥和利用知识溢出效应。国家在引进外资时要着重引进知识溢出效应大的高新科技产业,加工贸易企业则要努力提升对溢出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提高了30%。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有弊。但是,对于以加工贸易为主要对外贸易形式的经济体来说则弊大于利。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在国家层面上,加强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制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长期规划; 在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实施差别化管理; 加强加工贸易政策调整; 加大财税政策改革; 加快双向转移升级。在省区层面上,勇于先行先试,保持领先优势,围绕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调整消化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现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 开展具有"自由贸易区"功能特征的特殊区域试点; 加大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的扶持力度; 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在企业层面上,主动作为、加快转型,企业应当转变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力争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调整市场经营策略,采用灵活的价格、结算策略,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 选择金融衍生产品规避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风险; 对实力雄厚的加工贸易企业要敢于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收购。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也有一定程度的背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初级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相对落后的国家会通过贸易保护来积极地实现产业结构转变和技术进步。在政策上 ,应该推动通用型技术进步 ;发展高技术产业 ;扩大一般贸易 ,对加工贸易实施升级战略 ,从而改变贸易条件 ,实现产业升级 ,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2~2008年化工产业出口的月度数据,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长短期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对产业出口结构与加工贸易、加工设备引进的相互关系按2002~2005年和2006~2008年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有:首先加工贸易的结构锁定效应并未在化工产业中出现,加工贸易对出口结构呈正向协整关系,但这一促进作用呈动态减弱的趋势;其次以加工贸易形式引进的设备,其技术含量有所提升,但所生产的产品仍不属于我国出口的高端产品.最后以加工贸易形式引进的设备在2006年后虽能促进出口结构升级,但作用力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3.
中国OEM厂商的升级之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提高就业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世界和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目前以劳动密集型OEM为主的加工贸易前景堪忧。中国OEM厂商为了生存和发展务必要进行业务升级,逐步实现从OEM厂商到ODM厂商再到OBM厂商的转变。这种转型和升级,不但有理论上的可能性,而且也需要在分析我国代工企业目前升级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使OEM厂商选择不同的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6年中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及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加工贸易转型对企业劳动要素报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贸易转型能够提升企业平均工资水平,且在加工贸易转型的次年尤为明显;技术进步效应、绩效提升效应及资源配置效应是加工贸易转型推动劳动要素报酬改善的传导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东部沿海地区、受政策调整政策冲击较大的加工贸易企业转型,能带来更为明显的劳动要素报酬改善效果。此外,加工贸易转型程度越大、技术创新质量越高的转型企业,越有助于促进劳动者报酬的提升。着眼于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改善国内劳动要素报酬水平、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应适当调整国内财税政策,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融入国内生产循环;推动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促进行业内劳动要素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5.
加快山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克宁 《东岳论丛》2007,28(6):186-188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升级,尤其是国际国内竞争的加剧,使得山东传统的加工贸易面临诸多压力与困扰。因此,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成为山东摆脱困境,培育新的国际竞争力,谋求新的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迫切任务。山东加工贸易应从观念更新、产业选择、技术创新、优势培育、环境优化、境外输出、区域协调、以及软件外包承接和社会责任标准引入等九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大幅度提高 ,意味着外贸进出口特别是出口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增长。受亚洲地区许多国家货币贬值、国际需求减弱、地区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制约 ,我国出口贸易正面临严峻挑战。为保持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就必须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出口退税力度、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发展境外贸易、开拓新增长点等。  相似文献   

17.
外贸发展方式与贸易摩擦的形成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层出不穷,个中原因错综复杂,其中粗放型的外贸发展模式是最重要的根源。本文通过分析贸易摩擦与外贸发展方式的相互关系,指出为消除和缓解贸易摩擦,中国应积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贸易结构,推进加工贸易转型。  相似文献   

18.
金融深化通过利率市场化、资本自由流动以及竞争型资源配置,也影响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本文采用线性和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金融深化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间不同阶段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Granger线性因果检验和Jones非线性因果检验,证明了两者的因果关系,同时发现:基于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揭示出金融深化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间一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经济体进行战略转型和通过加工贸易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而不是进行全面的贸易自由化的原因;通过对东亚和拉美地区的对比分析,指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政策变革,适当的工资政策、物价政策和利用外资政策,决定了加工装配活动的成败,制定的促进后向联系和技术溢出的政策,对加工产业的升级有着重要影响。对中国大陆加工装配活动的分析表明,加工装配活动与进口替代战略没有必然联系,出口导向战略是开展该活动的必要条件,中国大陆开展的加工装配活动非常成功,但仍需解决加工产业的升级与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唐华 《理论界》2007,(7):85-86
加工贸易是为我国所鼓励的一种特殊的贸易方式,促进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为保证加工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海关法》及相应的行政法规、规章规定了加工贸易的担保制度。从最初的缴纳保证金担保发展到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本世纪初又出现了加工贸易银行保函制度,这些担保制度为减轻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负担提供了多种途径。但是对于新出现的加工贸易银行保函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其法律性质,尚无统一的认识。本文仅就加工贸易保函的法律性质和效力要求加以分析,以期在实践中对加工贸易银行保函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