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试论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个多民族共处的环境中,每一个民族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意识.它是研究者用来衡量民族关系的重要变量以及民族关系研究的重要专题.本文以回族为研究重点,探讨民族意识之于民族关系的意义.以此为出发点,总结出城市少数民族民族意识的几种表现形式,即民族归属意识与民族认同意识、民族平等意识、民族群体意识以及民族帮扶意识等,并透过它们来探析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至民国时期,伴随世界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回族新知识群体的国家意识达到空前高度。以《月华》杂志为代表的一系列回族刊物充分表达了回族知识群体的"国家意识"内涵,体现出回族的追求自始至终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族对民族自身发展方向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对近代以来回族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国家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特定民族文化的反映 ,它同各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是各个民族生存的手段 ,也是各民族体力、心理锻炼的特殊方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促进人们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 ,培养人们的自强、竞争、健康意识及文化素养等整体价值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 ,体现民族的信仰和价值观 ,是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近现代(1840-1949)语言运动与民族意识相始终,但民族意识赋予语言的责任,首先不是"构建民族",而是如何启民于蒙昧,救国于倒悬.在清末,语文改革是在遭受列强凌辱之痛定思痛的背景下进行的,不论是从开启民智方面还是从增加凝聚力方面,他们都把语言改革的"终极意义"指向了一个心理或政治的共同体(中国).晚清文改人士心目中的"中国"仍是天朝王国"大清";而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民族意识,也是民族、种族概念的混杂.五四前后,国语运动中的民族国家意识得到了自觉的强化,现代白话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唤醒民族意识的有力工具.三、四十年代的大众语和拉丁化运动是在民族意识的热烈沸腾之中产生的,从而为民族复兴提供智力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建国之初的"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是近代百年语言运动与民族国家意识凝结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边疆民族心理是边疆社会稳定的深层因素。它在边疆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发展及其民族传统文化中形成,具有朴素性、互动性、感染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中民族意识、民族认知、民族心态和宗教心理是影响边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不断关注边疆民族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意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民族认知,培育各民族一家人的民族感情,建立民族心理的疏导机制,才能更好地维护边疆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文萃与信息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意识的复杂性 李淑琴在《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著文,论述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自我意识和族际意识的新变化。文章认为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意识具有如下复杂性:第一,社会主义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具有两重性,即以公有观念为基础的民族意识和以私有观念为基础的民族意识。第二,民族意识是一种历史意识,它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旧民族意识中有可继承的部分,也有需要抛弃的内容。第三,旧民族意识中的糟粕就是形形色色的私有观念,即一切只为自己的民族着想,只为自己民族争生存、争发展条件的意识。第四,旧民族意识的残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很值得我们警惕。文章说;总之,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意识是复杂的,但本质和主流是好的,而逆流只是个别和局部现象。我们必须对民族情况和问题作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我们一定要注意区别社会主义民族的民族意识和资产阶级及其他剥削阶级的民族主义,还应区别思想上的民族主义和行动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在当前,我们要十分注重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只有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才有祖国56个兄弟民族的共同繁荣可言。这一点,是时刻不能忘记的。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利益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各个民族成为不同的利益群体 ,这是一种客观存在 ,既不能回避 ,亦不能否定。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项经济、社会改革而引发的心理与行为冲突 ,也势所难免。从根本上说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神圣的发展权 ,少数民族人民关注自己民族发展的心情无可指责。重视少数民族利益问题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增强少数民族自信心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以及边境安宁、国防稳固。广义而言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利益与各个少数民族的群体利益是相统一的 ,在这样一种基础上 ,不妨碍各个少数民族的利益群体努力争取各自民族的不同利益。但这种努力 ,往往会反映到民族关系上来。党和政府负有保障少数民族群体利益的职责 ,维持社会公平要依赖体现国家意志的强制性手段。各个民族在争取各自合法利益的同时 ,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和充分挖掘各民族历史上的共同性要素并由此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是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和实践目标。共同的历史记忆、经济互补与共存、文化交流与共享等是各民族历史上的共同性要素的重要内容,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在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动员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采取各种有效手段,促使各民族不断强化身份层面、经济利益层面和心理层面的中华民族认同,这是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目标,也是新时代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进入急剧变迁的转型时期。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呈现增强趋势。作为综合反映民族生存、发展和其自身特征的社会意识,民族意识反映出很强的排他性、依赖性、多层次性、动态性、阶级性、社会遗传性和群体过程性等特征。适度的民族意识有利于民族的发展,过强的民族意识则不利于国家、社会与本民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区域,各民族自识心理较为明显,民族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从总体上讲是健康的,但是也有消极的一面。本文认为:民族意识的发展,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平等团结、民族进步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以兴办教育,倡导留学,设立社团,创建报刊为主要内容的近代回族文化运动。作者指出,民国时期回族文化运动,推动了回族伊斯兰学术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增强了回族人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在化解回汉隔阂,促进民族团结,培养造就一批回族人才和提高回族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回族研究,无论是论文的发表,著作的出版,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机构的建立和队伍的建设,都是前所未有的,可谓硕果累累.同时,文章也指出,要使回族研究不断创新,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还有不少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相似文献   

13.
畲族大多聚居于福建省东部的宁德市。开发畲族文化旅游资源将给宁德市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本文分析了畲族文化在宁德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宁德市的畲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开发宁德市畲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目标、原则及若干开发措施,为宁德市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瑶族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居住在我国南方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瑶族形成了内容全面、功能突出、影响深远的刑事处罚习惯法。瑶族刑事处罚习惯法包括处罚方式、处罚种类、处罚执行等内容,表现出瑶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民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学界的研究主要有历史论述、观念形成和政法凝聚三种视角。历史论述展示了作为历史事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形成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随之逐渐产生。而观念形成视角的研究从人们认识的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形成论述的补充,也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培育和加强。政法凝聚视角立基于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政治和法律的共同体,政法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有极大的塑造作用,而人民之平等法律地位和国民身份是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之共同体意识的政法基础。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国族意识和认同会有一定差异,因此从区域角度研究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将是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研究回族文化,最重要的就是研究清真寺,由于中国地理以及地方建筑的特色,使得南北、东西的清真寺风格各具特色。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有关清真寺的相关理论,本文从清真寺组织以及清真寺建筑艺术这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今后研究东北回族清真寺的建筑及其功能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纳西族文化中独特的殉情作品和殉情现象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和思考。纳西族殉情现象不是纳西族文化孤立的一面,它与其现实生活、民族心理性格、宗教信仰和世界观有着直接的或千丝万缕的关联,是民族文化中多种力量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明清易代,民族政权转移,面对突变,汉族士人生活和心理受到深刻影响,因选择道路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但他们的基本着眼点还是华夷之变的民族意识上,巨大的心理落差带来的痛苦造成了对清王朝产生的潜意识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小说创作的风貌,小说家多陷入对故国往事的追忆与反思之中,并通过借写历史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反映出当时人民的民族情绪和反抗意识,但也存有很大的偏狭性。  相似文献   

19.
试析土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探讨土族传统体育文化,首先要了解土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土族传统体育文化源于生产生活、军事战争、生活娱乐、宗教信仰,并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正是这诸多扎实的文化源头,积淀了土族体育文化的深厚底蕴,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颇富吸引力的独特的土族传统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地力山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杓哇土族乡的一个纯土族自然村。由于特定的历史、自然和社会原因,形成了以农为主牧业为辅的传统生计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兼事务工成为了传统生计方式的补充。在地力山土族家庭经济过程中,生计方式支配着资源要素的投入方向,而资源要素在不同方向上的配置最终构成其家庭经济的各个形态,形态之间以及具体形态内部存在的动态性,为其进一步调整提供了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