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即兴舞在舞蹈编创中的重要性表现在五个方面:灵敏的思维有助于创造鲜明的舞蹈形象;肢体的开发有助于打造新颖的动作;乐感的加强有助于想象力的提高;尽情的舞蹈有助于启发瞬间的灵感;舞出自我有助于增强舞蹈编创的自信心。通过即兴舞的训练可以提高舞蹈者的综合素质,使其了解舞蹈编导技法,增强编舞的自信心,创作出更多、更新、更好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2.
舞蹈编创课程是培养学生舞蹈编创能力而设置的重要专业课程。师范类大学的舞蹈编创课程群包括舞蹈编创理论课程、编创技法课程和舞蹈实践课程等3类课程,每类课程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以利于从理论基础、舞蹈技法和艺术实践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舞蹈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舞蹈是一门试听艺术,音乐是为舞蹈服务的,它能传情达意,给人以舞蹈的意境。要创造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除了要有好的编舞技法、好的舞蹈演员外,还要有好的音乐。正确认识和理解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关系及作用,对每一位从事舞蹈创作的艺术工作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满族舞蹈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种类,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与独特的艺术价值。满族舞蹈的源头,记录的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渔猎生活中的成长印记和生动的身体语言表达方式。随着民族的发展,它也蕴含着从山野民族到中原统治民族的角色转换所带来的民族文化的转变。然而在当代,满族舞蹈却并未像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舞蹈一样,逐渐形成较完善、系统的表演体系,它所蕴含的独特而生动的民族文化,并未将它推向艺术创造的高峰,而是伴随着这一民族复杂的历史进程而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因此,本文直面满族舞蹈历史发展的现实问题,借鉴都市民俗学的研究视角,观察当代满族舞蹈多种创作现象,探究当代满族舞蹈创作的规律特点。并依据与满族舞蹈创作相关的环境、人等因素的不同,进而提炼出"复排"式与"符号"式结构意向两个趋于类型化的创作方式,旨在客观的认识满族舞蹈创作的艺术个性,思考它的发展空间,并对满族舞蹈创作未来的发展做出一点展望。  相似文献   

5.
舞蹈的创作过程是舞蹈编导的一次心理历程。这个创作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舞蹈音乐的创作,二是舞蹈动作的创作。舞蹈动作的编排一方面是创作动作,它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外形上的"形象化";另一方面是到达"形象化"的内心劳动,而其中内心的劳动又是舞蹈作品的创作基石。  相似文献   

6.
群舞《太阳出来咯》根据土家族男儿的成长过程进行编创,将土家族的生产劳动及其民族文化的发展壮大完美地融合到一部舞蹈作品中。该作品借鉴了土家族摆手舞和茅古斯舞的表现手法,利用了当代舞的编舞技法,充分展现了土家族的舞蹈韵味。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达到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代舞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一些舞蹈创造作品.当代舞所表现的新旧事物都来源于中国最本土的人情世故,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文化气息.从舞蹈形式和动作语汇上来看,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等舞种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作用形成了当代舞蹈.当代舞与其它舞种比较并没有特定的动作语汇,它是通过集合其它舞种的不同动作语汇,来展现其自身特有的风格魅力的.当代舞是中国人自己的舞蹈,它的发展问题与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代舞作为一种刚刚起步的新生事物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当代舞应该有自己的训练体系、编导课程,为其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用理论的教学课程来武装自己.  相似文献   

8.
舞以宣情     
舞蹈虽然是动作的艺术,但动作的逻辑最终取决于情感的逻辑。情感的本质决定动态特征。所以舞蹈是人类情感的符号,灵魂的符号,唯其如此情感是舞蹈的本质因素,舞蹈创作意向是情感的意向。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代表的"学院派"作为整个中国舞蹈界难得保有的相对纯粹的学术与研究阵地,作为中国舞蹈教育与科研的重要场所,它代表了高层次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观,担负着承前启后的舞蹈艺术创造者和传播者的职责,分析"学院派"舞蹈创作的审美特征,旨在通过"学院派"自身创作所具有的文化含量与艺术品格去引导和提升非"学院派"舞蹈创作,以至带动中国舞蹈艺术创作的整体水平,提高中国舞蹈创作的总体文化含量和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版画技法教学逐渐脱离了版画的实用性和"真、善、美"的主旨,过分推崇形式和材料语言的"形而上"而忽视了一些经典和传统的技法教学,致使我国的版画创作呈现一种"视觉疲软",面貌单一。本文介绍具有经典和传统特色的俄罗斯铜版画技法教学,俄罗斯的版画技法教学虽不引领时代也不具有当代性,但其对经典和传统的敬意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