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长期被忽略或遮蔽在文学史视野之外的"白马湖文学现象",是发源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新文化实践,在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聚合形成,而后又在上海立达学园和开明书店得以承传和发展,而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与文学现象.平民启蒙主义构成了他们的文化内核,质朴动人则构成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白马湖文学现象”应该是发源于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 ,形成于浙江上虞白马湖畔春晖中学一个独特的文化与文学的现象。在白马湖畔 ,不仅开始了这群 (同人 )作家的集体聚合 ,而且在与风光旖旎的湖光山水的融合中 ,形成了他们基本的文化个性与艺术风格。所以立足于上海立达学园与开明书店的教育探索和与文化传播的“立达派”“开明派”都只是这一文化和文学现象的延展与流衍。  相似文献   

3.
试论“立达”派散文景秀明二、三十年代形成的“立达”散文流派,不是我们通常见到的有以文学社团、报刊、出版物为主要阵地,有共同的纲领和组织的流派,不过是所处的社会地位、政治立场、创作心态、爱好、情趣大致相同的作家群。这群作家大都来自上海立达学园的同事,围...  相似文献   

4.
在白马湖文学群体概念的表述中,主要有两种称谓:一谓“白马湖作家群”,二谓现代散文“白马湖派”。通过考察白马湖散文家群体之形成流派所显豁的共同美学追求与风格特征,讨论其认定流派的种种客观的学理依据,进而阐释现代散文“白马湖派”,作为一个体现流派特质的散文作家群体的存在,是无庸置疑的,其散文“白马湖派”的称谓是相宜的。  相似文献   

5.
在“五四”新文化大背景下 ,白马湖作家群聚集在白马湖畔 ,他们中有很多作家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 ,但他们没有响亮的口号 ,也没有鲜明的旗帜 ,他们创作的作品冲淡平和 ,有着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白马湖作家群是一个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成就卓著的作家群体。中国现代文学并不缺乏对这些作家的个案研究 ,却忽略了对他们进行群体性的研究。本文从“白马湖作家群”的形成和发展轨迹这一角度 ,对白马湖作家群作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的创作以群体推出的态势造成强势效应,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特别表现在其对"五四文学"的提升与超越、在乡土群体中的独特品位及对于丰富"浙江文学"的意义等方面.本文拟就其创作意义及其文学史价值略作申论.  相似文献   

7.
白马湖作家群以其显赫的文人群体组合和丰厚的创作实绩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标高格,尤其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历史时段和特定文体领域里,这一群体有着不容小视的重要价值。本文试从人生态度、写作立场、审美追求、精神品性等方面探讨其别样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8.
诞生于陕北延川的《山花》成就了一大批文学人才,产生了文学创作上具有代际关系的作家群体——"山花作家群"。路遥、史铁生、厚夫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们把陕北作为叙写环境并且重视传承陕北文化中的道德品质,都有积累学习与吸收前辈或他人经验的经历,作品中饱含着苦难意识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另一方面,后代在前代作家基础之上,在作品创作角度和创作主题上又有变化与革新。通过观察代际视野中"山花作家群"的承继与革新,来思考整个群体的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9.
著名美学家、西语系教授朱光潜于1986年逝世。为了纪念这位学者研究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学术成就,他的家乡——安徽省,安徽教育出版社继出版《朱光潜纪念集》(收集海内外报刊发表的朱光潜的亲友、同学、学生所撰的回忆、怀念文章)之后,决定出版大型的《朱光潜全集》。全集收他的全部著作、译文和书信,共二十卷。前三卷于今秋即可问世。第一卷收《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变态心理学派别》、《文艺心理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作者留学英国时所写,曾以“给一个中学生的十二封信”为题,分期发表在1926年11月至1928年3月的《一般》杂志上,1929年3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有附录两篇:《无言之美》曾在《民铎》杂志上发表,《悼夏孟刚》曾在《立达学园校刊》上发表。《变态心理学派别》,作者写于1929年,  相似文献   

10.
“昭通作家群”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昭通作家群"与"宁夏青年作家群"、"甘肃青年作家群"、"河南青年作家群"一起被写入大会的主题报告。昭通作家群是全国唯一一个被中国作协以市级地名来命名的作家群。一个地方的文学现象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应该说与昭通作家群的创作状态是有着密切关联的。  相似文献   

11.
开明书店在20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开明人"与"开明风"."开明人"学识渊博,朴质笃实,为人正派,思想开明,待人真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而"开明风"则更多地体现在开明对待作者、读者的态度中.  相似文献   

12.
白马湖作家群面对的三种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独特生命痕迹和文化影响的作家群体,白马湖作家群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格根基,将文学、教育、美术、宗教等进行了完美的融合。然而在这些融合中存在着一些微妙的裂隙,从而在日常生活与艺术化生活、艺术与宗教、文学与教育这三对矛盾内部形成了各自的张力。  相似文献   

13.
“白马湖派”是在现代散文诞生期创造的一种独具风格的文学样式,“白马湖派”散文体现流派特质的作家群体的存在,其审美风格清淡,追求真善美的人格类型,儒佛融通以至为文的佛禅运思方式等可与“语丝派”散文比肩。  相似文献   

14.
1922-1925年间,夏丐尊、朱自清、朱光潜、匡互生、刘薰宇、刘叔琴等人先后聚集在白马湖春晖中学,形成了可称之为“白马湖现象”的独特文化景观.解读这一现象可以发现,他们的聚集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有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意味;他们在教育改造、创建文学社团、文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等方面的探索,彰显了这一现象的丰富内涵;尽管这些探索最后均归于失败,但通过这些探索,他们为日后开明文化文学流派的形成和个人的一生事业奠定了第一块基石,由此,这一现象独具深远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如今,实体书店盈利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被迫倒闭的不计其数。然而,在这"寒冬"之际,英国水石书店却逆势而上,2016年盈利950万英镑,2017年上半年已经实现利润近600万英镑,创造了图书零售业的神话。书店总经理詹姆斯·当特道出了突围的秘诀:"我们卖书,卖的是体验。"水石书店由蒂姆·水石于1982年在伦敦创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拥有330家分店的英国最大连锁书店。但随着移动端阅读平台的井喷式发展和电子书商巨头的残酷竞争,水石书店开始亏损,最终不得不转手卖给俄罗斯商  相似文献   

16.
浙江民营企业家是个创新活跃的群体,但"低端锁定"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剖析导致浙江民营企业家创新"低端锁定"的心智、能力、制度等方面成因,有利于浙江民营企业更好地进行自主创新,提高创新绩效,延续"浙江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一、心灵的失重、焦虑和寻找作家群的年龄界限给他们的创作风格留下的印痕之鲜明,在新时期文学中是比较引人注目的。在这里,我想着重考察的是年青一代作家,严格说来,是指那些三十岁至四十岁之间的一个作家群体。他们是特殊的一代人,他们对梦幻追寻的热烈和执着,在当代文学史乃至中国整个文学史中,都是极少有先例的。  相似文献   

18.
“不懂几何者莫入”是刻在柏拉图学因门上的一句名言.自古以来,对该名言的解释是从学固教学的角度来进行的,即“不懂几何的人不能够进入学团学习或从事教学研究”.但从学园当时的社会教育环境来看,古希腊的基础教育无几何学的内容,希腊的年轻人没有掌握几何学的知识,很难进入学园学习.另外,柏拉图学园和其他学校如修辞学校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在招生方面,若是对几何学知识要求过高,学园无法吸纳学生,所以不能仅从教学的角度来解释“不懂几何者莫入”.如果从希腊语的词源学角度对“不懂几何者莫入”的希腊语原文进行分析,“不懂几何者莫入”应是“不能学习几何者莫入”,这种解读可从学因的教学情况得到佐证.再有,从柏拉图学园成立的社会政治背景来看,柏拉图由于其老师苏格拉底被害而离开雅典外出游历十多年,为实现政治理想回雅典办学,但雅典并没有一个自由的政治环境.为了应对当局的监控,柏拉图需要一种方式掩盖学园的教学目的和政治实践活动.柏拉图及其学园弟子活跃在希腊各地政坛上,为建立理想的国家谋划政变、制定法律、组建政权等,“不懂几何者莫入”成了柏拉图学园政治目的和行为的掩饰.  相似文献   

19.
“开明专制论”是梁启超渐进改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开明专制”,就是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为最终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创造必要的条件,梁启超对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艰巨复杂性的认识,是清醒而深刻的。然而,“开明专制论”又有浓厚的空想性和保守性。“开明专制论”虽未能给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但在思想理论上仍有值得后人深思之处。  相似文献   

20.
独立书店主要是基于文化市场人口细分和亚文化消费群体而独立存在的、经营某一特定领域文化产品的中小型民营实体书店,有连锁趋势,但"统一"有别;有产业趋势,但个性犹存。苏南地区文化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苏州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昌盛,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详细地阐述了苏州独立书店运营的优劣利弊,并通过"猫的天空之城"案例之空间布局、书种组合、复合经营和暖心服务的文化营销之道,描述了苏州独立书店多元化营销化解网络书店和数字阅读双重压力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