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川羌民族地区依托丰富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发展了独特的羌民俗文化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交流,同时带来旅游区民俗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但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不仅给羌族文化带来沉重打击,依靠羌文化发展起来的民俗文化旅游也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让羌族的文化基因延续下去,羌文化旅游的开发不仅不该停止,更要通过可持续的开发模式来保护和传承原生态的羌文化。  相似文献   

2.
江苏沿海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沿海湿地资源丰富 ,区域特征显著 ,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成为重要的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江苏沿海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必须以生态旅游为特色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建设连云港山地海岛湿地自然风景区、盐城国家湿地公园、南通湿地民俗文化旅游区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唐山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背山面海,地方文化独特,尤其是经历过大地震洗礼之后,对广大游客更增添了极大的诱惑力。本文通过研究当地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探讨在其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订出有利于唐山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策略,给这座以工业而闻名的城市增添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在简要概述了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剖析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成为旅游产品所存在的局限性。结合怒江犬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所显现的问题以及该区域发展旅游的环境制约因素,将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确立为“前台开发”和“后台开发”两种模式。进而对这两种开发模式进行比较以明确其开发的重点和方向,认为“丽江模式”的成功之处是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用生态经济观点论旅游区的开发和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区的客观实体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具有生态与经济的统一性、区域性和不可替代性、可控性和多变性等特点.开发和建设旅游区要分析研究开发和建设旅游区的现状、旅游区旅游环境的容量、旅游区产业结构等,并据此采取适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商业业态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开发的重点内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商业业态开发应该提前全面规划,西安、宝鸡和天水等城市在经济区建设中的业态开发应“区别定位、错位发展”,建立各自相应的业态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扬州运河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运河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发展苏中旅游的新目标。其开发已具有较好的基础,开发优势渐趋显现,但是仍有一定的难度,当寻求对策,使之形成可与南京旅游区、苏锡旅游区抗衡的润扬旅游区。  相似文献   

8.
国际城市地铁商业开发借鉴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北京进入了城市地铁的高速建设期,地铁商业开发商机凸显.北京地铁商业开发应借鉴国际城市地铁商业开发的模式和经验,谋而后动,使地铁建设真正形成地铁经济、增值地铁产业,带来地铁效益.  相似文献   

9.
民俗文化的发展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离不开民俗文化的开发。旅游业竞争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竞争 ,尤其是民俗文化的竞争。新疆旅游业发展过程证明了民俗文化开发的重大意义 ,但新疆民俗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相似文献   

10.
结合皖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现状及分布特征,构建有序的旅游"点-轴"开发结构,是优化皖北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皖北旅游区应积极实施"二极三轴五圈"的空间布局战略。结合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和旅游区位商,蚌埠、阜阳宜作为带动皖北旅游区发展的增长极城市,应大力培育;建议采用点轴发展模式,构建淮河旅游发展轴、"两淮一蚌"旅游发展轴、亳州-阜阳-淮南旅游发展轴,形成蚌埠禹文化与明皇故里旅游圈、阜阳水域风光观光休闲旅游圈、亳州药都与秦汉历史文化旅游圈、淮南八公胜迹与古城观光旅游圈、淮宿矿迹战迹寻访观光旅游圈。  相似文献   

11.
土族文化艺术作为青海省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之一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正显示着其勃勃的生机和无限的魅力 ,游土乡风情、观土族民俗已成为青海旅游的一大景观。本文就土族文化艺术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开发内容、开发模式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疆石河子军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石河子是一座军垦名城,在开发军垦文化旅游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开发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该文经过分析提出,石河子在开发军垦文化旅游资源上要深层次挖掘军垦文化内涵;重视宣传促销,拓宽旅游市场;发挥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截至唐末,扬州在人们印象中就是一座繁华之城、享乐之城、风月之城,充满物质化、世俗化倾向.宋仁宗庆历年间,欧阳修于城郊蜀冈兴建平山堂,将疏离红尘闹市,亲近山水自然,清静、清淡、清雅的精神形态与生活趣味带到扬州,客观上倡导了中国传统的雅士文化,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有助于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为脂香粉腻、珠翠满目的扬州城市意象平添了几许高情雅致.这种超越世俗之趣的文人雅兴,思想的根基在于对生命无常本质的深切体认.欧阳修、苏轼的两首平山堂词,既是对平山堂所指向的生命意趣的最好注脚,亦是对迷失在扬州城内滚滚红尘与滔滔物欲中的人们一记当头棒喝.这些文化遗产,对今天的城市文化建设仍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景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有时化身为统治阶级的“助手”,不自觉地成为统治阶层教化民众,灌输其意志的思想工具。清代城市的景观更多地承载了帝国的教化功能,景观的修建大多是出于贯彻国家文化政策、维护某些社会文化价值的需要,如重建孔庙是为了强化礼制秩序、“崇儒重道”,武侯祠、关帝庙的重建与加强中央集权、倡导忠义的政治思想有关,青羊宫等道观的重建合乎当时休养生息的国策,而重建杜甫草堂则切合重建社会共同体的现实需要。在清代重建城市景观的过程中,越是前期修建的景观,如孔庙、武侯祠、杜甫草堂,其教化意义就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15.
"陇西敦煌人"的研究,涉及丝绸之路研究中敦煌佛教和陇西敦煌人迁移的重要问题。敦煌在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播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阳地区曾是北朝晚期北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佛教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域。安阳灵泉寺岚峰山第42号龛"陇西敦煌人"的碑刻题记,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佐证,也是研究中原与西北地区间人口迁移和文化交流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国时期拉卜楞寺的商业活动对于促成当地农牧土特产品与外界各种日用品的交换,促进安多藏区商贸经济的发展,扩大寺院规模以及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盐城陆公祠,位于盐城市亭湖区儒学街,是为纪念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陆秀夫而建。据盐城的县志记载,陆公祠始建于明代,数百年来经历了数次的修缮与重建。通过对盐城陆公祠修建渊源及修缮历史的考证,呼吁更多的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深圳作为一个文化的后发城市,迅速抓住文化产业的发展契机,使文化产业硕果累累。深圳要想成为国内一流、亚洲领先、全球知名的文化产业先锋城市,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新对策,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合肥的视角,在对区域规划调整后巢湖生态景观文化产业资源分析把握的基础上.探讨了巢湖城市定位、城市规模、空间职能、产业发展、以及环巢湖区域的开发思路等发展战略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产业升级与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20.
把握城市步行街的文化脉络,打造得胜沙步行街的历史文化品牌,是海口城市文化历史沉积和持续发展的结果。如何摆正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如何使得胜沙步行街文化资源发挥优势,是深挖海口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增强城市文化历史特征的重要环节,也是改善目前中小城市发展中“千城一面”现象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