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贾越 《浙江学刊》2001,(1):161-165
现代小说叙事普遍采用了一种"综合"的艺术态度,造型艺术的线条、色彩和光;音乐艺术的音响、旋律和节奏,电影艺术的蒙太奇等等各种艺术的语言手段都渗入到小说的叙事系统之中.小说叙事呈现出兼容、开放态势,"综合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已成为当今小说形象构成的特殊的语言方式.  相似文献   

2.
关于对卞之琳诗歌中"小说化"因素的认识,在以往研究中常常存在偏见,或者将其与戏剧化、戏剧性混同,或者将"叙事性"因素直接等同于叙事体诗。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小说化"所带来的表达方式上的变化,最终是落实到诗歌想像力结构的巨大张力、"客观性"经验的抒写、包容一切的综合力三个方面的变化上;这也是新诗现代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你不能拒绝巧克力,就像你不能拒绝爱情",三个介于天真女孩和熟女间的女郎,惊讶于她们的面孔在杂志的画面是那么精致,散发着神秘感。这次的"超级女友"选择了王睿、李婧、赵慧媛,2007广告之星前三甲,因为三个人站在一起,就是一幅画,眼底没有一丝阴郁,美得就像电影一样干净。"超级女友"新年新赛季年满18岁,常住中国的美女们快来报名吧!选手报名需提供生活照、艺术照各3张,发送E-mail至solifemag@163.com;也可写信报名,地址:青岛市南京110号《半岛新生活》杂志社。栏目热线:80889280。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画家,我用绘画去开采思想并赋予这些思想以形式、轮廓,而且就在这挥笔的动作间,赋予它们风格。食物是生命体的能量来源,构成人类本能的欲望,因其不可或缺而成为生命体的困扰,就像艺术有时候是关于生活的一种欲望,或者一种困扰。画家勾勒并投射出看见和感知的事物。画家生活在诱惑中,并且有能力挥洒出这些动作和画出这些线条。这些  相似文献   

5.
祝菊贤 《唐都学刊》2007,23(5):73-77
先秦儒家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性完善和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音乐以其节奏、旋律、秩序等和谐的形式影响人的心理结构,使人的感性生命节律化、秩序化,使人的情感快乐、真挚、丰富、超越;同时,音乐的结构还与政治异质而同构,社会政治的最高目标是达到"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的音乐境界;音乐的形式结构及其运动也象征着化育长养万物生命的宇宙之道。先秦儒家通过审美教育追求人的感性欲望与精神生命之间和谐、有度、中庸,追求社会政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音乐化境界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人的物质功利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对于政治、经济、科技、管理中以人为本,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提到家喻户晓的中国画家,齐白石绝对算一个。尤其是他画的虾,曾经出现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脸盆里、毛巾上、暖瓶上……以至于很多人都将"虾"作为齐白石的第一联想词。齐白石画的虾之所以那么出名,当然是因为画得好。究竟好在哪里?一般人的感觉就是"像"。而这份"像",  相似文献   

7.
药理学不仅是职业院校的重要学科,也是医学课程体系的重要课程.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信息化的发展,为药理学教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文主要围绕现阶段职业院校药理学课程"一体六化"的教学现状、"一体六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体六化"教学的具体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究,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生意场上每一次都是第一次。有个日本商人请一位犹太画家上馆子吃饭。坐定之后,画家便取出画笔和纸张,在等上菜之际,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女主人画起速写来。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画家递给日本商人看,果然不错,画得形神毕具。日本商人连声赞叹道:"太棒了,太棒了!"听到朋友的奉承,犹太画家便侧转身来,面对着他,又在纸上勾画起来,还不时向他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通常画家在估计各部位比例时,都用这种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草蛇灰线"与中国古代小说评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平 《求是学刊》2008,35(1):108-113
"草蛇灰线"这一术语意蕴较为复杂.本文立足于研究现状,从诗文批评以及小说评点史料出发.较为细致地梳理了"草蛇灰线"在实际批评中的多种指涉,主要包括结构线索、伏笔照应以及隐喻象征等方面.另外,对"草蛇灰线"在古代小说中出现的意义及成因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唐代精怪小说中的趣味化作品,是唐代小说家对小说娱乐功能的自然追求,也是对小说文体独立的积极响应.关于这个问题至今尚无专论,本文从精怪小说趣味化作品对传统文学观的疏离角度,论证这类作品实则承载了唐人的娱乐诉求,也可佐证文体意义的小说于唐代确立的论断.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丕承 《浙江学刊》2004,(6):139-143
网络语言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尤其突出地体现在词语方面.除技术方面的原因以外,社会文化的发展更是深层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简略化、图形化、符号化和时尚化"等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对网络语言产生了许多影响."简略化"对网络语言文字、词语和句子的简略都有影响;"图形化和符号化"的趋势对脸谱(emoticons)符号和数字符号在网络语言中的运用也有影响;"时尚化"对流行文化因素进入网络词语以及英语词语的较多使用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文人画者,多为古文人之画也;画文人者,当代画家向文人靠扰也,二者致学先后程序呈颠倒状矣。前者先成文人再作画,故古人云:画者文之极也;后者则先为画,再练书法,再补文学,充实文人之气耳。古文人画先成文人其因有三:一曰发奋,二曰科考,三曰有创造传统文化之时势天机。故江山多代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士,取诗对句七步  相似文献   

13.
路英浩 《社会》2006,26(6):19-19
关于"社会学中国化"这个问题,笔者想从与会学者提及的中国有没有"化"的话题说起."化"之为汉字,古已有之.《管子》"七法"篇有"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而表达由内外因素影响所引起变化生成之义的"化"字在《易经》、《道德经》和《庄子》等文献中也可见到.按笔者的理解,一些学者提出中国有没有"化"这一话题的本意,是想说如"本土化"等词所对应的外语词根"-ation"的"化"义,中国究竟有没有?这不失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严复译的《天演论》,原文标题中有"evolution"一词,但严复并未直接将其译作"进化"而是解作"天演",但《天演论》下卷"能实"篇中还是有"伏变化之机"、"极变化之致"、"合而言之天演也"之句;下卷"教源"等篇也多有涉及"化"的字句.尽管严复的译作对当时整个思想界的影响巨大,然而与其所译"群学"等概念一样,他对"化"的译法乃至总体上的译式,毕竟没有成为此后学界主流的译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题画诗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瑰宝,是一种以画为题而作的诗.其内容或就画赞人,或由画言理,或借画抒怀,或托画刺时,因都是缘画而作,所以统称题画诗.题画诗又有狭义广义之别和自题他题之分.自题画诗,是指画家写于自己画卷上的诗,如现存最早画面有题诗的北宋赵佶的<蜡梅山禽图>和明代唐寅的<李端端落籍图>.  相似文献   

15.
甲午夏日,经我牵线,王义胜老师邀褚少研先生为其洽印. 褚先生来到王义胜老师画室,两位先生相见恨晚,交谈甚欢.一位是学养深厚的资深报人,现任辽宁日报社副总编辑,业余时间治印经年,颇有邓散木之风;一位是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桃李满天下,且为人谦逊,治学严谨,声名远扬.褚先生看到王义胜老师扔在画室地上的一堆废画,很是吃惊,眼前的情景显然超出了他的想象.在他的阅历中,像王义胜这样级别的大画家,一定是画一张成一张,随手画出的一幅画都是可以投入市场的.但是,王义胜老师却不是这样,一直对自己的绘画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总是反复推敲、探索、重画.王义胜老师笑称:“我也是废画三千啊,总感觉没有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三十年代,在那被日伪反动当局严密禁锢的黑沉沉的东北文坛上,曾经有一颗耀眼的明星.用他那永不熄灭的生命之光,照亮了广大爱国读者的心。这颗闪光的明星就是东北革命文艺的开拓者、英勇无畏的抗日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金剑啸同志。 剑啸多才多艺,才华过人。他是个画家,能画素描、国画、油画、水粉,还会木刻;他又是个作家和诗人,能写小说、诗歌、散文、杂文、论文;他是个戏剧家,能写剧本,当导演和演员;他还懂得音乐,能作曲和演奏。但作为一个革命文艺工作者,最值得称颂的是他对日本侵略者的勇猛的战斗。他短暂奋战的一生,正象他为…  相似文献   

17.
圣维克多山     
正保罗·塞尚(1839-1906),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对色彩运用、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圣维克多山是塞尚家乡埃克斯附近的风景。围绕这一主题,画家孜孜不倦地探索了近20年,留下了许多同一题材的变体画。这幅作品是塞尚晚年的杰作,也是他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画中的景物飘浮在色彩之中,景物的远近关系、空间关系完全被几何形体所替代。如同一曲层次丰富而和谐的交响诗。在画的中部,有~棵高大的冷杉树,把画分成了两半,但这棵树并不是笔直的,而是微微向右倾斜,使它看起来像是在随风摇摆一般,这样画面才不至于太过呆板。在画的中部,有一条高架桥,从左至右,向下微微倾斜。为了平衡画面,塞尚在左边画了另一组冷杉树,笔直的线条,像一根楔  相似文献   

18.
画牛随想     
从前,有两位画家,画技相差无几。一次,一个人给两位画家出了一道题:在相同的时间内,分别在一张纸上画牛,看谁画的最多。一位拿到纸后,迅速地画起来,一头、一头、又一头……;另一位则并不急于动笔,沉思着,在最后时刻,迅捷地挥笔……。  相似文献   

19.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勤于变换写作手法的先锋性实验派作家,她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有出人意料之笔.萧红从由鲁迅作序、胡风写读后,发表<生死场>以来,她的结构一直是有争议的.20世纪30年代就有"结构不坚实"的微词,而她却逆势创作了短篇小说<手>、<家族以外的人>、<小城三月>,结构完美地无可挑剔.40年代,茅盾掩饰不住对<呼兰河传>的溢美之情,称其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新时期,杨义则进一步将她的小说定位为"诗之小说",称其为中国"30年代的文学洛神".  相似文献   

20.
正坊间很多人知道,戴顺智先生有个"追牛教授"的雅号。一个"追"字,形象生动。画家以画牛名世,画架上,画案上,墙壁上,都有栩栩如生的水牛图。田间野外,常有画家画牛的身影。就这样,十几年时间,戴顺智围着牛追着牛画,无意之中,给自己的作品贴上了鲜明的标识:那可是戴先生的水牛图!对牛,想必没有人不喜欢。牛,勤劳有耐力,倔强又温顺,与人的关系,尤其在农耕文明时代,是极为亲近密切的。戴顺智笔下的牛确是戴家的。江岸袅娜的垂柳下,或桃花嫣红里,几头牛,或俯或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