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悲剧艺术的伦理传统总的看呈弱化趋势而现代悲剧艺术由于受相对主义多元文化的影响,对善恶伦理的“超越”几乎到了取消善恶判断的地步,如此一来必然导致悲剧艺术的式微为了挽救悲剧这一传统艺术,应确立“审美价值直觉”这一美学概念,以实现美与善在悲剧审美的更高层次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2.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为成功的一部小说,从它问世以来,便引起诸多关注。许多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作品的审美特征,如参差对照的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的塑造、悲剧氛围的烘托等等,可谓见仁见智。而关于主人公曹七巧的悲剧成因这一问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运用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出的某些观点,分析“情欲”在曹七巧悲剧中起的作用,会进一步认识其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西方悲剧的主体特征是刚性的 ,中国悲剧的主体特征是柔性的 ;西方悲剧艺术张扬悲剧主人公恶劣的情欲、片面的人格 ,以及由致命倾向产生的悲剧精神 ,中国悲剧艺术肯定悲剧主人公善良的道德、完美的人格以及圆融的境界。曹禺悲剧艺术透射出西方悲剧艺术的文化精神 ,给中国悲剧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 ,显示出独特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艳 《理论界》2005,(12):185-185,F0003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生涯中,同喜剧、悲剧等艺术成就相比,他的历史剧常常被忽略。本文从分析莎士比亚历史剧创作的艺术成就入手,探索了莎翁对写作历史剧基本原则的新的创见。  相似文献   

5.
通过解读两位“幕后人物”的艺术典型———中国现代戏剧大师曹禺著名悲剧《日出》中的金八和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喜剧杰作《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父亲,领略“幕后人物”的风采神韵。  相似文献   

6.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为成功的一部小说,从它问世以来,便引起诸多关注.许多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作品的审美特征,如参差对照的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的塑造、悲剧氛围的烘托等等,可谓见仁见智.而关于主人公曹七巧的悲剧成因这一问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运用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出的某些观点,分析"情欲"在曹七巧悲剧中起的作用,会进一步认识其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对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悲剧《李尔王》进行分析,指出该剧无以伦比的悲剧性来源于莎士比亚高超的距离化手法,即通过时空背景、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和气氛五个方面的距离化,使《李尔王》与读者、观众之间形成了适当的“心理距离”,带给我们十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8.
鲁迅对悲剧艺术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小说作品,是中国无产阶级新文学的典范性的光辉杰作。从悲剧艺术角度来看,其小说创作的主体部分,又属于悲剧艺术。鲁迅以伟大思想家的胆识和杰出现实主义大师的艺术功力,把悲剧艺术推到了新的时代的高峰,对悲剧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彻底唯物主义的悲剧观 对作为审美对象的悲剧艺术,鲁迅有自已独特的理解。他的著名论断是:“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指出悲剧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现实中有价值的东西的被毁灭。他正视社会现实中的悲剧性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活、哲学、艺术、美学等多角度,对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死亡意义予以全面的阐述。认为悲剧中的死亡意义不仅是死亡本身的超脱,而且用以揭示人物的美和表现感情的极致,使观众得到感情舒缓静化之后,却对美好的人生更加强烈地渴望,增添了更为强烈的生的意志和力量,用死亡的美来达到永恒的生。这正是莎士比亚悲剧具有伟大艺术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悲剧是一种特别的艺术。”①悲剧所表现的是人的痛苦和不幸,其悲之甚,其惨之烈,都足以引起欣赏者巨大的痛感。然而,自古以来,悲剧一直是最吸引人、最具较力的艺术形式(本文讨论的“悲剧”是广义上的悲剧)。人们始终愿意以伤心落泪的期待去接受悲剧带给心灵的震颤,跟随着主人公一道经历痛苦磨难,在痛苦中体验欢乐,享受悲剧带给人的“甜蜜的痛苦一和“税人的忧伤”③。可见,悲剧除了给欣货者带来痛感外,还能给人以审美快感和愉悦.那么悲剧的审美痛感与快感是如何产生的,两者间的关系如何?它们在悲剧审美中有何意义?这些将是…  相似文献   

11.
文艺审美离不开生活的对象化。具有久远文化历史的民俗,因其反复呈现的惯制形态,即博大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最有审美价值的创作对象。尤其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人生礼仪和信仰民俗,更因其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寻,而成为文艺民俗审美的天然“原型”和“母题”。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生民俗的出现和“阴阳转换”观念的形成,实质上反映了人类对生命不死并万代传承的心理企盼。它表明了人类对生命悲剧的意识和超越此悲剧的世俗努力。正是在这一点上,民俗与艺术构成对人生悲剧的超越的同构契点,成为艺术家对人生民俗特质审美认知的导人…  相似文献   

12.
中西悲剧价值存在很大差异,西方悲剧价值在于由恐惧与怜悯而引起的净化心灵的崇高审美,中国的悲剧价值则在于由于合乎情理、伦理而得到的道德感化——一种高台教化的“善”的审美。两者的差异是由不同的文化渊源、艺术观念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神经症心理和莎士比亚悲剧的审美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现代性是现代性重要的组成部分 ,体现了对人自身主体与人类理性的肯定。从捍卫主体性来说 ,审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认同力量 ,而从以生命感性价值来反抗社会理性的角度来说 ,审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异己力量。因此 ,审美现代性包含着价值设定上的不可调和的对立。莎士比亚通过具有神经症心理倾向的主人公形象 ,深刻地表达了上述两种现代性对立所形成的危机感和虚无感。对主体现代性和理性现代性两难选择和迷惘 ,构成了莎士比亚悲剧超越时代的审美现代性内涵。  相似文献   

14.
节日剧场艺术──尼采艺术观三题乔延军尼采观照艺术的角度是独特的。他受启于“节日”,陶醉于“剧场”,进而把人带入“艺术”审美的人生。一、实现了人的“在场”尼采在“节日”和“剧场”中,重新让人找回了他的“本真存在”,从而使“悲剧的再生”成为“人的再生”。...  相似文献   

15.
诸葛亮无论是作为历史真实的存在 ,还是作为经过艺术加工锤炼之后的文学典型 ,他身上所散射出来的人格魅力 ,体现了中华民族一直所崇尚的传统美德。从审美角度看 ,许多学者提出了“命运悲剧”之说 ;然而笔者认为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作为一种典型 ,还有着从儒学角度生发出来的“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16.
西方的理论家认为,“悲剧几乎全是西方世界的现象”中国的理论家亦认为,“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观念”,“中国文学无悲剧”以一个有无悲剧艺术尚存疑问的国度同悲剧作为其自身“特产”的西方进行比较是相当冒险的,所幸笔者并非始作俑者。一、悲剧的特质与观照视点悲剧艺术发展至今与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作为对悲剧艺术实践反思的悲剧理论几乎与之齐头并进,同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人们还在争论着悲剧是什么,悲剧不是什么这样古老的命题。我认为,对悲剧特质认识的歧异正是中西悲剧艺术比较的首要困窘,不同的悲剧本质规定必然严重影响对中西悲剧的感悟和体认。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英国莎士比亚专家布拉德雷曾经说过:在亚里斯多德以后,“唯一以既独到又深入的方式探讨悲剧的哲学家就是黑格尔”。布拉德雷高度评价了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但同时也发展了黑格尔的唯心论,把悲剧冲突说成是一种“精神的自我分裂和自我损耗”,这显然是错误的。因此,对待黑格尔的悲剧论,我们有必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它进行具体的分析,扬弃它的谬误,吸取它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8.
李艳丰 《船山学刊》2009,(1):179-181
文章从悲观主义的理论视点出发,分三个层面追溯了悲观主义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意义踪迹:一是分析从“境界”概念向“意境”概念滑动过程中的意义变化;二是分析王国维在文本中表现的“忧生”意识:三是分析王国维在文学形式分析中寄寓的审美主义情结。文章认为,王国维带着对叔本华悲观主义的理论前见,由“生命之思”进入“审美之诗”,表达了王国维以审美精神超越生命悲剧意识的艺术匠心。  相似文献   

19.
希腊悲剧因凸显的“行动性”,被亚里士多德定义为“对一个行动的摹仿”.从发生学的角度,通过对希腊悲剧“行动性”的还原解读,发现希腊悲剧的“行动性”源于对酒神祭仪中行动/动作元素的自律承袭,“行动性”不仅饱存于希腊悲剧的肌体里,而且衍化在悲剧艺术的建构之中,同时,“行动性”还隐含着希腊悲剧的重要属性——童性艺术.  相似文献   

20.
悲剧的历险——论曹禺悲剧艺术的发展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邃的悲剧意识铸就了曹禺悲剧艺术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这种独特性和丰富性同样表现在曹禺悲剧文本的艺术范式与美学风格上。曹禺“人样生活”理想追求使其确立了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两种主视角 ,其悲剧艺术发展表现为 :从内在冲突向外在冲突转化 ,从“高调悲剧”走向“低调悲剧” ,从悲剧向喜剧偏移 ;从灵魂的戏剧走向生活的戏剧 ,由激越走向哀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