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0,(35):30-31
8月15日,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发布了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江苏、山东、浙江分别以28个、27个和25个百强县(市)数量名列全国前三位。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组团”形式出现的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四个县级市已经连续4年并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一名。从2001年到2010年,10年的百强县(市)排名恰好反映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常红  倪力 《决策探索》2011,(19):22-23
近日发布的2011年“全国百强县”名单出现了几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身影,这份名单也因此倍受网友质疑。记者查询发现,国家扶贫办2001年发布的“新时期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国家级贫困县),与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历年发布的“全国百强县”名单相对照,的确有几个贫困县出现在百强县名单中。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1,(35):28-29
日前,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完成的2011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对外公布。榜单从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两方面衡量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和榜单一同披露的评价报告显示,本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同比提升:人口83.1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75.6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4亿元,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4,(46):28-28
正近日,北京中郡研究所发布2014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同时公布了第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在全国"百强县"榜单上,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并列第1名,江苏有25个县市榜上有名,成为全国上榜最多的省份。25个县市上榜,江苏县域经济百强县全国最多资料来源:《2014年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第十四届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观察     
《领导决策信息》2010,(34):23-23
县域经济的“辽宁现象”和“苏北速度” 备受关注的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近日对外发布.新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出炉,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四省的相关县(市)占据了百强县的前10位.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领导者》2009,(7):59-59
在刚刚公布的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山东26县(市)跻身其中,列江苏(27个)之后,与浙江并列第二。博兴县今年新进入百强县,山东省百强县分布呈现由胶东半岛向鲁中“西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08,(27):27-27
日前,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在广州增城市揭晓。报告指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格局出现一些动态变化特征: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数比例大,该省参加评价的58个县(市)中有26个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县域经济强县之间形成了苏南、苏中、  相似文献   

8.
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今年在恩施召开,吹响了我省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的冲锋号。全省列入考核的80个县(市、区)县域经济工作考核排名正式发榜,25个县(市、区)脱颖而出,受到表彰。这是省委、省政府今年初确定对全省县域经济工作实行新的考核办法后的首次排名和表彰。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2,(2):27-27
2011年12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等机构发布了《2011年度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研究报告》。北京、杭州、上海名列“2011年度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前三名。同时,首次发布的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发展研究报告中,四川峨眉山市、福建武夷山市等名列“2011年度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前十名。  相似文献   

10.
按照我省新的县域经济考核评价体系,经综合考核,丹江口名列2013年度全省县域经济Ⅲ类29个县(市)第3、全省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第1。十堰市6个县(市)中,丹江口率先进入全省县域经济Ⅲ类县(市)前5强。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三江明珠的合川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喜人,县域经济竞争实力逐年增强。在2003年11月公布的第三届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合川荣膺第四。为了更为系统地了解合川经济社会发展,记者专访了市委书记王义昭。  相似文献   

12.
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扩权强县、破解融资难、培育产业集群、完善建立科学评价考核体系,我省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在过去较好基础上有了新提升,各县(市)竞进提质、快速发展,2012年、2013年,我省大冶市连续两年蝉联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并且2013年比2012年又进3位。  相似文献   

13.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枝江因长江在此分支而得名,是宜昌市唯一的平原县市。十多年前,枝江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如今,枝江连续10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8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前十位,10次人选全国中部百强县(市)。枝江的巨变吸引了外界许多关注的目光:各大媒体记者及专家学者纷纷前往枝江,探寻枝江速度,分析枝江现象,总结枝江模式……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09,(24):23-23
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最近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08年安徽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情况。肥西县、郎溪县、绩溪县等20个县(市)首度荣膺“科学发燕尾服先进县”称号,宁国市、繁昌县、当涂县等10个县(市)荣获“综合十强县”称号。  相似文献   

15.
当阳,曾被称为湖北县域经济的“风向标”,连续7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行列,国际金融危机中创造了领跑全省县域经济的“当阳速度”。近年来,在加快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这个全省县域经济重要课题中,当阳再展雄风,在“加减乘除”上大做文章,以发展促转型,以转型谋发展,走出了经济快速发展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同步并进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徐浩程 《决策》2004,(7):18-19
自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县域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最好时机。江阴,昆山等百强县,给“长三角”带来了蓬勃的经济实力,而广东也开始正视县域“短板”。在此,中部县域经济该如何走?“要在中部率先崛起”的安徽县域经济又该如何走?2004年5月安徽省委党校举办“第二期市厅级干部‘安徽经济与社会发展’专题研讨班”,专题研讨安徽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并到各地考察调研,让我们得以一窥安徽强县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3,(34):24-25
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如今各县市都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在工作中突出富民强县、绿色发展、幸福发展,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本刊通过对七个“全国百强县”地区在2013年中的重要会议、活动、政策、文件等的监测,为读者呈现在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进程中,这些领先地区的书记、县长们都在忙什么。  相似文献   

18.
贺海峰 《决策》2009,(6):48-50
继全国“百强县”评选搁浅后,安徽省改变以往的考核评仁匕办法,对县域经济实行分类考核,首次遴选出20家“2008年度科学发展先进县”。  相似文献   

19.
苏州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矛盾和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基础,而且同乡镇和农村经济联系紧密,对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苏州的县域经济是苏州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具有鲜明特点的发展优势,不仅在推进苏州整个区域经济的工业化、国际化和市场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而且在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等多个方面引领江苏乃至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苏州的五个市(县)都进入了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的前十强,形成了影响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苏州现象”。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短腿”现象一直是困扰襄阳市经济发展的“篱笆”。2002年至2008年,襄阳市没有一个县(市)区进入全省20强。直到2009年,襄州在全省县域经济考评中,名列第19名,成功跻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成为襄阳市县域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和崛起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