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某、李某是一对已婚多年的夫妻。多年来,由于诸多原因,李某一直没有生育。终于有一天,李某有了身孕,一直盼子心切的梁某大喜过望。谁知妻子李某出于对工作的危机感与责任心,没有与丈夫梁某商量,便毅然去某医院做掉胎儿。盼子心切的梁某得知此事后  相似文献   

2.
论好意施惠     
案例:甲系一货车主,某日雇司机从浙江运货于上海,后空车回浙江,同乡乙请求搭便车,甲许之。途中货车发生交通事故,与丙所驾驶之车相撞致乙受伤。交警队认定,甲与丙各负一半事故责任,乙无责任。乙起诉甲要求赔偿损失。法院认为,乙准甲搭便车,已形成好意同乘关系。于运输途中甲与他人不法侵  相似文献   

3.
论好意施惠     
案例:甲系一货车主,某日雇司机从浙江运货于上海,后空车回浙江,同乡乙请求搭便车,甲许之.途中货车发生交通事故,与丙所驾驶之车相撞致乙受伤.交警队认定,甲与丙各负一半事故责任,乙无责任.乙起诉甲要求赔偿损失.法院认为,乙准甲搭便车,已形成好意同乘关系.于运输途中甲与他人不法侵害乙致伤,应承担侵权责任.又乙系好意同乘者,明知货车不宜载人而搭乘之,亦有过错,得适当减轻甲之民事责任.故判决,甲承担70%损害赔偿责任,乙自行承担30%责任.  相似文献   

4.
我一个朋友买了1辆摩托车,已骑了一段时间。为了省钱,只上了牌照,一直未办理驾驶证。前不久,他办了本假驾驶证,以应付交警的检查,我告诉他这是违法行为,但朋友却说没有这么严重,大不了作无证驾驶处理。请问:无证驾驶和使用假证的处罚有何不同?读者顾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  相似文献   

5.
危险驾驶行为不仅包括醉酒驾车和飙车,还包括吸毒品后和无驾驶技术驾车等具有高度危险的驾驶行为。严重的“危险驾驶”行为被定性为犯罪,而对于闯红灯、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由行政管理手段进行调控。醉酒驾驶、飙车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引起社会各界对此类恶性交通事故定罪量刑的争论。对此类行为是定此罪还是彼罪,应结合具体案情,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理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6.
案情回顾 2006年8月17日,李某来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并将已过期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交付审验.公安机关以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已过期为由,除收取20元工本费外,还责令李某缴纳50元罚款.收取罚款时公安机关并未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当李某问起为何要罚款时,工作人员回答这是市公安局的统一规定.10月20日,李某领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后,愈觉50元罚款出得冤枉,向律师咨询后,遂于10月25日向当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公安机关撤销口头行政处罚,退还罚款.法院以公安机关违反法定程序、滥用职权为由支持了李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7.
案情回顾 2006年8月17日,李某来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并将已过期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交付审验.公安机关以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已过期为由,除收取20元工本费外,还责令李某缴纳50元罚款.收取罚款时公安机关并未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当李某问起为何要罚款时,工作人员回答这是市公安局的统一规定.10月20日,李某领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后,愈觉50元罚款出得冤枉,向律师咨询后,遂于10月25日向当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公安机关撤销口头行政处罚,退还罚款.法院以公安机关违反法定程序、滥用职权为由支持了李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8.
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因交通事故诉至法院的损害赔偿案件逐年增多,但是对交通事故责任的性质,理论界和实践中都认识不一。文章从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发展入手,对我国2004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所确立的归责体系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兵兵 《江淮论坛》2023,(1):146-155
自动驾驶事故中出现的过失竞合问题,由于涉及多方主体,必须在厘清自动驾驶分级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判断责任的归属。自动驾驶系统本身无法成为独立的刑事责任承担主体,当自动驾驶系统故障成为交通事故重要原因之时只能追究其背后生产商的责任。但从我国当前的单位犯罪立法模式来看,虽然能够在理论上认定生产商具有刑法上的过失,但却没有可以适用的相应罪名,只能追究其产品责任。生产商内部的具体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过失责任,这需要结合具体责任人的地位进行实质判断。在涉及人数过多的情形,为避免过失犯处罚的无限扩张,应积极运用信赖原则、因果关系、实行行为等理论限制处罚范围。  相似文献   

10.
问:近日,我驾驶货车到县城为师某运输化肥,师某随车同行,并坐在我右边座位上。在行驶途中,因遭蔡某大货车的撞击而致师某左腿断裂,我的车也被撞坏。交警部门经勘查现场和调查取证认定蔡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我和师某无责任。蔡某在付给师某4500元医疗费后拒绝继续付款。师某认为他与我形成运输合同关系,我作为承运人应当对其因腿伤所受损失负赔偿责任。请问我是否该向师某赔偿? 江建中  相似文献   

11.
唐世峰 《家庭科技》2006,(11):49-49
李某于2001年1~4月多次向陈先生借款计25000元,后因无力还款,李某将一套房以3万元的价格卖给陈先生,双方签订了协议,并且进行了公证。之后,陈先生又给了李某5000元,但是双方始终未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转让变更手续。法院在执行李某借贷纠纷案时,将该房查封。陈先生以该套房子已卖给他为由,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2.
李某于2001年1~4月多次向陈先生借款计25000元,后因无力还款,李某将一套房以3万元的价格卖给陈先生,双方签订了协议,并且进行了公证.之后,陈先生又给了李某5000元,但是双方始终未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转让变更手续.法院在执行李某借贷纠纷案时,将该房查封.陈先生以该套房子已卖给他为由,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和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确认当事人责任大小的单方行为。按照《办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具有以下作用:其一,是公安机关对造成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自动驾驶汽车立法有借鉴作用。美国联邦的道路交通安全局(NHTSA)逐年更新的政策既界定了联邦和州政府各自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管理权限,也指导和帮助了州的立法实践,而州的法律又具体规范了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执行。但美国的经验仅可作为一种参考,思考我国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规则的制定,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我国在自动驾驶汽车立法时,应确立安全的核心价值,有效平衡法律规范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构建较为全面的权责体系,以及确立交通事故责任分配和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前不久,我骑摩托车靠右中速行驶外出办事途中,适逢李某唤狗回家,狗突然横穿公路,我避让不及,将狗撞死,自己也被摔成重伤,用去医疗费8000元。当我要求李某赔偿时,李某表示狗是没有人性的,与他无关,不但不愿赔偿我,反而要我赔偿撞死狗的损失。李某的看法对吗? 王芳  相似文献   

16.
曹林 《家庭科技》2006,(1):50-50
前不久,王某外出办事搭乘我的出租车,车行至一 路口拐弯时突然撞上一辆小客车发生交通事故,王某 头部及右眼部因碰撞而受伤。交警对现场勘验、检查后 认定,小客车司机对事故负全责,而我无责任。事后,王 某要求我赔偿他因受伤而造成的各种损失,并赔偿其 精神损失费5000元。我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不 应承担赔偿责任。现在王某正准备起诉我。请问,他要 求我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失的诉讼请求能成立吗?  相似文献   

17.
丛日禹 《理论界》2013,(11):74-76
《刑法》第133条之1醉酒型危险驾驶罪是过失的抽象危险犯,适用该条的醉酒驾驶行为仅仅是这样一种情况,即当行为人过错醉酒之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行为人应当预见会发生交通事故,但是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到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实施对解决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切实保护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利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这一制度。本文仅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中的赔偿责任进行探讨,主要针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赔偿原则、赔偿范围及没有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情形下的赔偿规则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事故侵权归责原则,是指确认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归属所必须依据的法律准则,即依据何种标准来确定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民事责任。一、国外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概述美国从过错责任到无过错责任的演变。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大多数州的判决还对交通事故的加害人采取过错责任原则。虽然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以制定法明文规定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彻底放弃过错责任,而直接采用无过错责任制度,但是,以保险制度为一种中间步骤,美国侵权法在道路交通事故领域的发展趋势正在逐渐向无过错责任制度演变。德国率先确立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20.
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所作的责任认定,其性质、地位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对责任认定能否提起行政诉讼、责任认定能否在损害赔偿诉讼中直接采用的问题.对此,在理论上争议较大.公安机关的责任认定行为是一种可诉行政行为,即行政确认行为.它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仅是一种普通证据材料,相当于专家的证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